探究当代影像艺术中有关身体图像的演变

来源 :鲁迅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vim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字技术、虚拟技术等新兴科技与影像联系日渐密切的今天,当代影像艺术实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虚拟人、数字人等“非物质”身体图像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以往对于身体影像创作的思考,作为身体在影像中的再现,身体图像已经逐渐与物质身体脱离了联系,转向非物质。因此,对于身体图像演变过程的整理与归纳,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物质身体,更对研究当下关于数字化身体图像的影像创作有着巨大的帮助。本文在当代影像艺术语境下,结合其中有关身体的影像创作,运用图像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分类比较法、跨学科研究法、以当代影像艺术中有关身体图像的演变为研究主题,来研究身体图像作为表现的对象与媒介具有怎样的现实价值和视觉意义,身体图像发展到当下的创作方向以及对当下影像艺术发展的影响。本文一共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述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后四部分为论文主体,首先从最开始的见证角度阐述了身体图像,作为一种媒介,怎样进行信息的传递。作为身体在影像中的再现,无论是在社交、消费还是在辨识身份的过程中,身体图像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见证作用。其次,论述了身体图像在发展到艺术化的多元表现阶段后,艺术家通过身体图像对性别、身体、身份等社会议题进行多维度的探讨,并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与整理,总结相关特征。再次,论述了当下数字化技术介入后,艺术家们从对于真实身体的捕捉,转向通过数字技术,创作具有实验性的数字身体图像的创作阶段。此时的身体图像已经彻底脱离了物质阶段,成为“非物质”的存在——模糊界限、打破框架、拓展出无限的创作可能。最后通过对于整个演变阶段的梳理,总结出身体图像从私密化到公共化、从摄影再现到数字建构的演变特点,同时也推断出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呈现出“照相”——“造相”——“虚相”的演变逻辑。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阶段的身体图像进行归纳整理,得出了身体图像的外在演变规律与内在的表现逻辑,并引发出对当下有关数字身体图像的思考,为其他艺术家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不仅可为人类提供优质的食用植物油,而且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料蛋白。通过育种不断提高油菜产量是满足世界对植物油和优质蛋白质需求的首要途径。千粒重作为甘蓝型油菜产量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是遗传改良的重要目标。621R是本实验室甘蓝型油菜核心骨干亲本材料,其配合力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特别是抗倒能力强,但其千粒重较小。本研究主要探索通过建立一套高通量的甘蓝型油
学位
面对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中国传统刺绣艺术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工业文明的进步使传统刺绣艺术面临着日益缩小的生存空间,这种单一的平面化表现方式,无论在工艺上还是形式上都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传统刺绣艺术视觉效果正逐渐从平整、素洁的状态向更多元化的形式发展。现代刺绣艺术创作应保留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从平面到多维空间延展工艺技术,顺应时代潮流拓展创作思维。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
学位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z)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木薯属(Manihot)灌木状多年生植物,属于重要的粮饲兼用型作物和能源作物,具有耐旱和耐贫瘠的优良特性。世界木薯主栽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木薯适应了温暖气候,对低温敏感。随着人们对木薯产品需求增加,木薯产业飞速发展,促进木薯栽培向北移植,扩大木薯种植面积,是达到缓解木薯产
学位
航天器电源系统作为在轨航天器唯一的能量来源,一旦发生故障将造成严重后果,蓄电池充电调节器(Battery Charge Regulator,BCR)输入端与电源系统母线相连接,构成蓄电池的充电通路,如果说航天器电源系统誉为航天器的“心脏”,BCR则可以称作为心脏供血的“血管”。Superbuck电路具备输入电流连续的特点,可以减小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对母线的影响,所以常被用作蓄电池充电调节器,考虑到在
学位
本文尝试以1949年以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探究1949年以来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晚清至民国(1840-1919)知识分子形象。论文的正文部分共四章。本文首先按照1949年以来高中历史教科书发展阶段,分三章论述1949-1966年、1978-2003年以及2004年至今这三个时期教科书中晚清至民国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最后一章,本文首先透过1949年以来教科书的外在书写探
学位
本文通过“外在所视”“内在所式”两个层面研究比较当代纤维艺术形式的共性,在多种展现形态中,理性分析出形式的几种基本共性,通过形式共性的观念建立,目的形成对形式语言敏锐的感受性,把握多元的基本形式语法,通过观念的建立与形式的构建去表现个人作品。本文中参考了跨越多个专业的100多万字的文献资料引用了50多位当代纤维艺术家100余件当代纤维艺术作品,在尽可能打大的范围广度和深度上,去研究当代纤维艺术作品
学位
在后疫情时代下,公共卫生健康已经成为大众极为重视的社会问题,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是新冠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通过手部接触的传播是主要途径之一。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户对产品的体验感也越来越重要,产品已经不能仅仅满足功能上的使用要求。因此,在开展产品设计工作时,有必要从服务设计思维出发,以用户为中心,在产品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用户的体验感。选题主要基于服务设计思维的系统分析方法,挖掘有效的问题与
学位
现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蓬勃发展,人们对各种新兴事物的接受度与认知度也在不同程度提高、变化。审美观念逐渐自由化,促使人们对于新奇事物变得更加开放包容,随着社交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元素重新组合排列结合在一起,在“旧有”和“新生”碰撞下逐渐融合。当今服装设计已从以往单纯对外形的追求转变为对廓形和面料上的整体考量。设计师们发现新兴的非纺织材料对服装造型有更大的变化空间和发挥余地,所以现今的服装设
学位
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系列因人口与资源不匹配所导致的“都市病症”不断滋生,尤以交通拥堵问题最为严峻。都市核心路段如学校、医院、车站、商场的交通拥堵问题严重滞缓了城市空间的服务效能,从而阻碍了城市品质的提升。在中国,大型综合性医院特别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责任重大,向外不仅辐射着周边省域的重要疾病统筹,向内也肩负着市民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因此,各省大型综合性医院及其周边配套的公共设施,共同建构起捍
学位
新冠疫情背景下,负责核酸样本采集的医务人员(以下简称:医务人员)经常工作在非常规的医疗环境下,核酸样本采集相关用品的储存和携带有诸多不便,设计一款便携式核酸样本采集箱,以改善核酸样本采集工作现状,势在必行。同时,也对医疗卫生产品的设计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课题首先梳理了新冠疫情背景下的核酸检测途径、样本采集方式以及核酸样本采集箱的现状,明确当前核酸样本采集箱存在的不足。其次,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