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合奇大蒜系列产品制备工艺的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ana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合奇大蒜(Allium sativum)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及功能,相比于普通大蒜,氨基酸和大蒜素含量更高,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但由于阿合奇大蒜中的水分含量高,贮存过程中容易发芽和腐败,导致其保质期缩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大蒜进行深加工已成为提升大蒜附加值最有效的方式。本研究以阿合奇大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加工制备蒜片、腊八蒜及黑蒜,研究制备条件对大蒜产品质量的影响,优化大蒜产品的制备工艺,结果如下:1.蒜片的制备工艺采用热风干燥法制备蒜片,检测大蒜素、复水比、色泽、抗氧化活性、感官评分等指标,通过对比检测指标的变化,研究蒜片厚度、水分含量、干燥温度参数变化对蒜片质量的影响,从而优化热风干燥制备蒜片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蒜片厚度对蒜片质量有显著影响,随着蒜片厚度的增加,大蒜素含量逐渐减少;抗氧化活性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蒜片厚度为3 mm时抗氧化性能最佳。随着蒜片中水分含量的增加,大蒜素含量及复水比逐渐增加,当水分含量为6%时,抗氧化性能最佳。干燥温度对蒜片质量影响显著,50℃时大蒜素含量最高,60℃下复水比、色泽、抗氧化性能及感官评分更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热风干燥条件下,当蒜片厚度为3 mm,在55℃下干燥至水分含量为7%时,蒜片质量最优。2.腊八蒜的制备工艺利用醋酸通过熏蒸法和浸泡法制备腊八蒜,通过检测呼吸强度、质构、色泽、抗氧化活性、感官评分等指标,研究制备腊八蒜时醋酸浓度对腊八蒜品质的影响,优化腊八蒜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醋酸处理显著抑制腊八蒜呼吸强度,醋酸浓度为70%时呼吸强度显著高于其它浓度处理组;醋酸浓度为60%、70%处理组硬度和脆度最佳;在60%和70%醋酸中制备的腊八蒜b值显著低于其它浓度处理组;抗氧化活性随醋酸浓度的增加而降低,DPPH自由基清除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在醋酸浓度为70%时最高。在相同醋酸浓度下,熏蒸腊八蒜更佳青翠诱人,品质及口感均优于浸泡腊八蒜。综合以上因素,70%醋酸熏蒸得到的腊八蒜品质更佳。3.黑蒜的制备工艺利用非发酵法制备黑蒜,通过检测总酚含量、大蒜素含量、含水率、抗氧化活性及感官评分等指标,研究蒸制温度、蒸制时间、烘制温度、烘制时间对黑蒜品质的影响,进一步优化黑蒜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因素条件下蒸制温度为125℃、蒸制时间为60 min、烘制温度为65℃、烘制时间为24 h为最佳。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蒸制温度127℃、蒸制时间为65 min、烘制温度为65℃、烘制时间22 h。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2019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开始在部分省份使用。因此对于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中核心素养的渗透情况,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新教材落实核心素养成为生物学课程改革所关注的焦点。本文以2019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分子与细胞》模块为例,对教材作业系统中所渗透
人民教育出版社、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普通生物教科书生物学》(2019年版)系列教材将于2019年9月投入使用。教材的更新换代是对教师的一大考验,尤其以核心素养为宗旨进行编写的新教材启用后,通过教材习题研究,可以帮助高中生物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后习题,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应用习题进行教学,以达到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目的。本研究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浙江科技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普通高中生物教材《分子与细胞
寒区水工隧洞往往存在着复杂的围岩多场耦合和衬砌冻胀问题。为解决寒区水工隧洞在低温作用下孔隙水相变引起的围岩和衬砌冻胀问题,依托新疆某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结合现场监测、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基于现场温度监测结果,分别建立低温水热力耦合模型和水-冰相变条件下的围岩-衬砌冻胀模型,分析水-冰相变对耦合作用的影响和相变条件下的围岩冻胀特性,研究不同工况条件下衬砌物理场的变化规律,最后针对寒区隧洞存在的冻害现
在当今这样瞬息万变的时代中,培养出一种能够在未知情境中调动自身的知识、能力和心理资源从容应对并解决未知问题的核心素养人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教育目标。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在2016年正式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自此,中国教育正式迈入核心素养的时代。2018年1月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并于2020年进行修订,提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
我国高中生物学的课程改革已进入新的阶段,最新颁布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提到,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生学习及创新实践能力”。然而,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契合却并不容易。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高中阶段的学习时间紧迫,学习科目多,学业任务
在读图时代的到来、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构建、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面世的背景之下,读图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关键能力之一。本论文研究目的是调查当下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现状,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读图能力培养策略。一方面提升部分高中生物学教师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认识以优化教学实践,另一方面深化生物学读图能力培养策略方面的研究,推动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发展。本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许多研究者都致力于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生物学趣味实验是以兴趣驱动学习动机,在传统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增添趣味性元素,体现为形式上的趣味性和内容上的趣味性,将自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所导致的急性、高度传染性和严重致死性的肠道系统疾病。自英国于上世纪70年代首次发现PED以来,该病广泛蔓延于世界各地,对全球养殖业和农牧民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追溯到本世纪初期,在PEDV疫苗的成功开发及广泛应用下,该病防治效果显著。2010年PED在我国多地风暴流行,基于经典毒株CV777和DR13制备的疫苗无法对仔猪起到有效的免疫保护作
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属于一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所造成的急性、热性传染病。BVDV进入机体能够导致持续性感染以及免疫抑制的后果,且其持续对牛进行感染,会造成牛一直携带此病毒,同时还能够进行排出此种病毒,从而变为传染源,导致BVD的诊断以及防治存在较大的问题。随着近年来的发展,BVDV在我国
库尔勒香梨是新疆的特色果品,因其甘甜爽口、品质优良备受消费者青睐。目前香梨贮藏保鲜技术趋于成熟,但其耐贮性本质尚未得到深入的研究。为阐明库尔勒香梨表皮蜡质在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果实耐贮性的相关性,本研究以新疆特色果品库尔勒香梨为研究对象,测定香梨在常温(25℃,相对湿度40-45%、60-65%和80-85%)和冷藏(0±1℃,相对湿度50-55%、70-75%和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