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海棠开花进程中花香物质测定及转录组分析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chl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花香除了能提升植物的观赏价值,还在吸引昆虫传粉、防御天敌,以及香精香料生产与医疗保健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一直有“海棠无香”的说法,大多数海棠品种香气清淡,关于其花香的研究更鲜有报道,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本试验以浓香型八棱海棠实生后代(称为香海棠)为试材,以淡香型八棱海棠实生后代(称为B-1海棠)及八棱海棠为对照,对不同开花阶段及香海棠主要释香时期花器官不同部位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并对其小气球期、开放初期、开放后期花朵进行转录组测序,旨在探究香海棠的主要释香时期及特征香气物质,揭示香海棠形成浓郁香气的分子机理,为海棠花香改良及新品种培育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了项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了香海棠、B-1海棠及八棱海棠四个开花阶段(小气球期、大气球期、开放初期、开放后期)花朵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并计算香气值。结果表明:开放初期为3种海棠主要释香时期,其中香海棠在该时期的挥发性物质含量最高,为5293.68ng/g,分别是同时期B-1海棠香气的2.7倍,八棱海棠的3.0倍;在主要释香时期,香海棠中的苯甲酸甲酯、芳樟醇、乙酸叶醇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共4种化合物的香气值大于1,为香海棠的主要香气成分物质。
  2.采用HS-SPME结合GC-MS技术,对香海棠开放初期花朵的花瓣、雄蕊、雌蕊、花萼+花托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测定及分析,共检测出26种化合物,其中苯内烷/苯环型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别为77.07%,80.59%,96.01%和76.58%,为主要的挥发性化合物类型。苯甲醇、邻氨基苯甲酸甲酯、苯甲酸甲酯3种物质在各部位均有检测到,且苯甲醇、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相对含量位于各部位含量中的前两位。雌蕊中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及苯甲酸甲酯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26.80%和6.01%;雄蕊中芳樟醇相对含量最高为4.58%;而乙酸叶醇酯在花瓣中含量最高为11.84%。
  3.利用RNA-Seq技术测定并分析了3种海棠花朵在开放过程中(小气球期、开放初期、开放后期)转录组变化。27个转录组共得到209.51G的clean bases。其中,香海棠与B-1海棠相比,共有10324个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小气球期、开放初期、开放后期分别有2456、2016、1096个基因上调表达,1907、1797、1052个基因下调表达;香海棠与八棱海棠相比,共有36047个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小气球期、开放初期、开放后期分别有7367、6135和5653个基因上凋表达,5850、5548和5493个基因下调表达;对差异基因进行GO注释,其中在各时期注释的差异基因数量从大到小均为MF>CC>BP,最终湿著富集到核糖体、核糖核酸蛋白复合体、启动子的选择因子活性、丝氨酸类羧肽酶活性、DNA整合等24个GO功能注释上;对差异基因进行KEGG注释,差异基因被注释到113条代谢通路中,其中显著富集到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降解(Valine,leucine and isoleucine degradation),核糖体(Ribosome)植物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plant),β-内氨酸代谢(beta-Alanine metabolism),硫代谢(Sulfur metabolism),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Ascorbate and aldarate metabolism)7条代谢通路上。
  4.在所有差异基因富集到的代谢通路中,与乙酸叶醇酯合成相关的通路为α-亚麻酸代谢(alpha-Linolenic acid metabolism),涉及凋控磷脂酶、脂氧合酶、氧过氧化物裂解酶、乙醇脱氢酶等酶合成的14个相关的差异基因上下调表达;与苯甲酸甲酯合成相关的通路为苯丙烷代谢(Phenylalanine metabolism),涉及调控天冬氨酸转氨酶、酪氨酸转氨酶等酶合成的7个相关的差异基因上下调表达;与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合成相关的通路为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Phenylalanine,tyrosine and tryptophan biosynthesis),氨基酸的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of amino acids),涉及调控莽草酸激酶、邻氨基苯甲酸合成酶等酶合成的7个相关的差异基因上下调表达;与芳樟醇合成相关的通路为萜类骨干生物合成(Terpenoid backbone biosynthesis),涉及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2-甲基-D-赤藓糖-4-磷酸胱氨酰转移酶等酶合成的12个相关的差异基因上下调表达。
  5.将四种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及变化趋势与代谢通路中差异基因的上下调情况进行关联分析,选定脂氧合酶相关基因HF16930、HF18003、HF10743,乙醇脱氢酶基因HF31864;双功能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谷氨酸/天冬氨酸-预苯酸转氨酶相关基因HF35423,天冬氨酸转氨酶相关基因HF32183;邻氨基苯甲酸合成酶相关的基因HF43372;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基因HF41298为香海棠形成浓郁香气的候选基因。
其他文献
长根菇(Oudemansiella raphanipes),商品名黑皮鸡枞,是近年来我国刚实现商品化栽培的一种珍稀食用菌,其口感细腻,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降血压、抗菌等功效,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极其广阔。但是,目前国内外对长根菇营养生理方面缺乏系统研究,尤其有关栽培阶段碳氮营养方面及环腺苷酸(cAMP)调控子实体生长发育的研究少有报道,cAMP是一种重要的细胞信号传导
学位
黄伞(Pholiota adiposa)粘滑爽口,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及多种保健药用成分,是一种药膳同功的珍稀食药用菌。本试验搜集各地黄伞菌株进行品种鉴定,排除同物异名菌株,结合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及营养品质等对各个品种进行栽培比较试验,选出最优品种便于黄伞推广,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筛选适于黄伞的栽培料配方、液体菌种配方,力争提高黄伞栽培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培养成本,为黄伞的推广栽培
学位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在世界多地广泛栽培,中国是茄子第一大生产与消费国。茄子黄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严重威胁着茄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筛选茄子抗黄萎病关键基因,培育茄子抗黄萎病品种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感病材料‘11-435’和抗病材料‘11-587’为亲本构建远缘杂交F2∶3群体(249个单株,44个家系),通过苗期浸根接种鉴定群体单株黄萎病抗感
学位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为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多年生草本植物,温带地区一年生草本植物,染色体数为2n=2x=24,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文献数据表明,茄子杂交种在产量,抗病性和抗逆性等方面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在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利用雄性不育系作母本生产杂种一代,可免去人工去雄过程,节省人力、物力,降低_牛产成本,提高杂交种的质量。  本实验室基于黑圆
学位
氨气是大气中的碱性气体,其与大气中酸性气体反应形成的硫酸铵、硝酸铵等铵盐是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产是大气中氨气主要来源,其中种植业排放的氨气约占农业源排放的50%。过量施肥是种植业土壤氨挥发增加的主要原因。设施蔬菜施肥过量现象普遍存在,过量施肥不仅增加了土壤氨气的挥发,也会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影响设施蔬菜的产量及品质。本文以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生产中常规施肥方案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化肥施肥方案
学位
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人体的生命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食品中的硒是人体摄取硒的主要来源,食用菌具有较高的富硒能力。目前,有关灰树花富硒栽培基础研究薄弱,不同施硒方式对灰树花施硒效果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采用几种不同的施硒方式对灰树花施硒栽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菌丝及子实体硒含量、产量、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进行比较,为确定灰树花的最佳施硒方式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依据。
学位
羊肚菌(Morchella spp.)是世界公认的珍稀食药兼用型真菌,其肉质脆嫩,风味独特,味美宜人,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我国羊肚菌产业发展迅速,为广大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其高温适应性较差抗病能力不强,在我国北方设施栽培春季出菇阶段病害尤为严重,导致品质下降、减产甚至绝收现象屡有发生,严重制约着羊肚菌种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羊肚菌主栽品种单一,因此选育适于我国北方设施栽培的耐高温
学位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蔬菜之一,也是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番茄容易感染由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病原体引起的200多种疾病,设施栽培封闭、弱光、高湿的环境为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对病害进行化学防治成本高昂且往往效果不佳,农药残留对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威胁日益凸显。因此,研究番茄对病害的响应及防御机制,培育有效的抗病品种是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学位
FLOWERING LOCUST(FT)基因被认为是成花素基因,是植物成花过程中的核心调控因子。果树的花芽分化是较为复杂的生命过程,也是长期以来研究的热点之一。生产实践证明,梨较其它果树容易成花。本研究以梨树为试材,通过对FT的基因功能和表达模式的研究,揭示了梨FT基因在成花诱导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调控梨FT基因表达的因素,并通过对梨树成花诱导阶段叶片转录组测序分析,进一步挖掘成花诱导相关基因,为揭示
学位
梨树在不同生长期其需水量也不同,通过分析梨树在不同生长期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可以为不同生长阶段合理灌溉提供理论依据。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后,本研究在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创新试验园旱棚内以四年生‘新梨7号’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在不同生长期分析了梨生产过程中的耗水规律、光合特性、叶片营养元素对土壤不同水分含量的响应。设置四个生长期,即:萌芽开花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