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与改良的相遇:传教士话语中的共产主义及其中国实践(1927-1936)——以The Chinese Recorder为中心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bao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是以中国大陆过往研究中利用较少的the Chinese Recorder (教务杂志)为基本的资料依据,考察来华的新教传教士是怎么看待共产主义及其中国实践的?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停留在甚为模糊的认识上。 在过往的研究中,人们往往落入基督教与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对立、传教士敌视中共的简单化。实际上,传教士对中共的态度远非“反对”二字所能表达,这种简单化模糊了其中的复杂性。在本文基本的解释视野中,我们既看到基督教与共产主义全球竞争、自由民主主义与共产主义分立的外围背景,又正视到中国革命与改良冲突的本土语境,同时将其拉入宗教内外多元竞争的繁杂视域而避免意识形态的简单化。在这多重视野的窥视中,描画出的传教士眼中的中共应该更为完整。 文章主体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述传教士认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背景。传教士对共产主义理论的看法,是其认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前提,影响并制约其对后者的认识与态度。 第二部分考察传教士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现实背景。在1927-1936年传教士对中共的认识中,受传教士对苏联共产主义实践印象的制约较大。同时,传教士对国民政府的认同、国民党对中共的打压与负面描画、传教士对1927年共产主义在中国的观察也影响着传教士对此期中国共产党的印象,另外,传教士的西方身份、其依赖于西方知识界的前设认知也在参与表达。 第三部分是本文考量的重心,主要探讨传教士是怎么看待中国共产党的。传教士以基督教及英美自由民主主义为标准,评说中国共产党,分析它的“优点”和“弱点”。并以中国共产党为参照,反思自身的不足,完善自我,以寻求在他们看来比共产主义更恰当的变革中国的方式。其中劳工、乡村、青年是传教士和中国共产党交叉关注的重点领域,因而相关的讨论占据着其言说的中心。 本文最终的结论是:传教士是执著于改良的,共产主义那种暴力革命的方式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他们要以爱的和渐进的“基督教革命”取代……革命与改良在中国在传教士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实现了一次真实的相遇。但是,传教士并没有因此片面否定甚或谩骂中国共产党,传教士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还是相对客观的,其态度也相当复杂与多元,肯定与责难并行,竞争与互动同在,甚至有合作的愿望,而反思与超越则为其归宿。
其他文献
与德国结盟,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外交的重要内容。本文对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这一时期的日德结盟的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并探讨日德结盟的原因
元老院曾是罗马共和国的国家权力中心,也是共和制的核心机构。但在共和末期元老院成员发生了变化,愈来愈腐败,从而失去在民众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奥古斯都时期,元首地位确立,元老院
介绍了VoIP网络电话特点和应用现状,研究了Trixbox开源软件的结构、组成特点。设计了网络电话的系统结构,从服务器系统配置出发,重点讨论了VoIP网络电话系统图形化配置方案。
化肥若施用不当则会发生毒副作用,既浪费肥料,又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生产实践证明,蔬菜施化肥应做到“六忌”: 一忌叶类蔬菜施硝铵小白菜、大白菜、苋菜、空心菜、芹菜、菠菜
清代雍正时期对西北边疆的经营,是当时的重要政策之一,也是雍正实施对西部治边战略的过程。雍正时期,青海、西藏和新疆准噶尔问题是互相联系的复杂的边疆问题。在解决这一系
呼叫中心是将通信、计算机网和信息技术紧密融合的基于CTI技术的系统。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小型企业服务的标准化、客户化和定制化成为了市场
为了在复杂的地面场景中实现准确的自动目标检测,分析了地面场景图像经二维加窗的伪Wigner-Ville分布(PWVD)后,归一化的Rényi熵与其出现概率间存在的基于e指数的统计特性,以及人造目标的出现引起的地面场景中Rényi熵的统计特性变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Rényi熵的显著图生成和目标探测方法。对Renyi熵图像进行了均值滤波,然后滤波前后的图像相减得到熵残余图像,并经过高斯滤波获得显著图
世界博览会不但是经济文化事件,而且也是社会历史事件。从历史的视角来看,世界博览会,特别是那些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世界博览会,对举办城市乃至举办国而言,无疑是一次具有巨大持续
回图贸易,也称回易或回图等,是由官府或军队经营的赢利性商业行为。回易的制度化始于隋朝。唐末五代时期,由于地方割据势力的坐大,军队回易出现了扩大化的趋势。北宋建国之后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