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化视角的科技园区平台管理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uty85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佛大学杰佛里·萨克斯教授(Jeffrey Sachs)强调:过去50年、100年、200年中,收入增长的主要源泉并不是资本的积累,而是技术的进步。21世纪开始以来,科学技术发展更是呈现跨国界、跨学科、跨时空的集成性特征,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科学地分析和判断未来发展的走向,对于中国科技园区健康发展是重要的战略问题。   全球化时代科技进步的特点在于:首先,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比重明显上升;其次,创新活动分布由分散转向全球一体化;创新范式由传统的对研发组织的控制向开放创新范式转换,大型的组织不再具有垄断创新理念的能力。开放创新范式强调组织自有技术和外部技术的有机融合,在已有的技术和市场之外产生新的技术和产品;再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既有的不平衡状态趋于加重--科技与智力资源密集的城市进一步拉大与农村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可能危及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平稳运行。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其具体标准包括: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要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要显著增强,并要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1。2007年胡锦涛同志所做的十七大报告2,也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此外十七大报告和2008年3月温家宝同志所作《政府工作报告》3均明确提出“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   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市在2007年制定的《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4中提到: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三农”问题制约北京发展是科技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这意味着要走好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应继续努力找到技术领先和平衡发展的结合点。   科技园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和排头兵。自1988年中国第一个科技园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以来,先后有54个国家级园区正式运作。它们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顺应国家改革发展的历史要求、加强自主创新、实现“二次创业”、推动国家均衡稳健地科学发展是十分急迫而现实的课题。   平台管理是当今科技园区管理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以2007年为例,科技部和财政部资助的科技型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管理类项目共有258项,其中项目名称中含“平台”一词的就有200项,属服务型的有128项,公司型的72项。从国际化视角认识科技园区平台管理的新特点、新对策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社科项目--科技园区自主创新战略集成管理平台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6BaJG0044)的组成部分,本文命题的提出基于如下原因:   1.科技全球化条件下中国致力推进自主创新国家战略。中国推进自主创新战略之时,正值科技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创新资源配置不再囿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地理范围的转型时期。江小涓(2004)总结其表现形式是:技术和研发能力大规模地跨国界转移,科技发展相关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科技能力愈来愈多的部分跨越国界成为全球性的系统。在此背景下,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获取先进技术的可能性增加,某种程度上企业可通过购买国外而不是自己开发的技术获得成功。跨国公司在海外研发机构人力资本流动具有外溢效应,成为重要的技术载体。然而一些关系经济和军事安全的重要技术无法通过引进解决,只有通过推进自主创新才能获得。   2.中国成为知识经济第三波新盟主的前景。历经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中国经济给世界带来了何种改变,未来又会充当何种角色,正在引起广泛的关注。2004年10月18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国际领导高峰会(The InternationalLeadership Summit)上,未来学大师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大胆地预言:知识经济第三波的盟主,不是美国,不是欧洲,可能由中国率先抢得优势。在他看来,第一波的基础是农业,第二波的特征是规模化的量产,第三波特征是知识经济。中国可能赶超的原因在于,它在自身仍处于第一波和第二波的时候,就着眼于第三波。“低成本+高科技”的“双轨齐下”策略,使得中国有可能超过其他国家,率先获得“第三波”的优势。   3.中关村管委会提出的“全球新兴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呼唤新的管理模式。2008年正值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20周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全面总结中关村20年的经验,制定中关村后20年的发展规划”。经过20年来的发展,中关村坚持创新驱动,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形成了以软件、集成电路、网络通信、计算机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创新中心。管委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20年成为全球新兴创新中心的规划。落实这一全新理念,不仅有赖于稳固原有的信息经济优势,还须进一步把生物学和信息技术融合起来,提升科技园区的管理水平。   4.科技园区转型中面临“二次创业”压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2007)提出:“以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通过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培养产业的创新集群,深入实施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战略,把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核心基地、区域和城市科技创新的辐射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这是政府战略规划中首次提出要建设全局性、系统性的创新平台。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充分认识和开发平台的系统性、集成性和高效性特征,使之服务于科技园区自主创新推进战略,已成为紧迫的时代主题。   本文按照为什么(why)、是什么(what)、怎么做(how)的逻辑顺序展开研究。主体部分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以及世界范围内国际化科技园区平台管理典型比较,提出国际化科技园区平台管理“三化合一”理论模型,即以国际化为先导,市场化、法制化“三化”集成、互动,共同推动“一个”目标,即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以及全球新兴创新中心形成。并且分别讨论了该模型得以成立的理论基础,包括耗散结构理论、集成管理理论以及机制设计理论;模型的系统特征,以及模型与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大成智慧学三层结构相比较得出的一些认识。然后通过实证问卷调查、现场访谈获得的一手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国际化数据,运用主流统计分析软件,分析验证“三化合一”模型各个子系统在较为微观的科技企业创新中的互动情况,并对结果进行了深入讨论。由此为后来的科技园区平台管理提供了实践的支撑。   本文逻辑框架可如图1所示。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包括:   1.科技园区平台管理国际化现状阻碍了创新发展。主要方面包括:   ①创新文化方面国际化意识薄弱。相当部分园区企业,未能树立全球市场观念,满足于国内一流的地位,不愿冒风险进行国际竞争,影响了园区整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绩效。   ②创新资源方面缺乏必要的整合安排。在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部门利益和条块分割导致有限的资源无法发挥整合效应,削弱了国际竞争力。   ③创新制度建设滞后。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求科技园区具有以人为本的创新制度安排,提升效率。但目前在相当多的领域里各种制度安排仍然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政策体系。   ④科技成果产业化困局。在国际科技创新竞争中,企业应成为创新主体,而科技园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服务体系相当重要。但目前作为企业主体的中小企业还未得到有效的扶持,导致科技创新活动与产业化严重脱节。   ⑤国际化、市场化和法制化集成度不高。目前的科技园平台管理主要方式是以任务为导向,而非通盘考虑、整体规划、系统推进的集成管理,导致科技园区创新活动很难沿着一条制度化的轨道可持续发展。   2.国际化科技园区平台管理对策。针对模型检验中获得的结论,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基础层--提升国际化绩效的“双引擎”战略机制;目标层--国际化无边界中介平台强化自主创新可持续良性循环;方法层之市场化领域--国际企业技术研发联盟的引入和拓展;方法层之法制化领域--园区与国家法制化支持平台无缝对接等对策。   3.国际化科技园区平台管理优化对策。根据系统理论结构优化促进功能优化原则,本文进一步从市场化、法制化以及国际化三个视角论述“三化合一”模型的优化执行对策。在对北京高创天成国际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进行的实证调查中,得到科技部和财政部创新基金资助的“国际创新资源互动平台”课题为本文对策建议提供了生动的参照。通过分析相关单位的实际做法,可以了解到:国际化的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取得突出进展,但为应对信息经济与生物经济趋向融合的新趋势,需要创造性整合、集成中关村的优势创新资源,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   4.国际化科技园区平台管理的中国特色对策研究。本文关键的对策建议在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科技园区平台管理“中关村”新解。顾名思义,“中”是要突出中国特色;“关”是取其关卡之意,意味着打破国内与国际的藩篱;“村”是要引进整合现代新农村科技与先进管理经验。综合起来,中关村新解就是要发挥中关村的科技、人才和渠道优势,因应生物经济的趋势,提升原有的信息经济管理应用水平,协助经济和科技基础薄弱的农村地区分享技术创新带来的正外部性。文章提出了“中关村”新解提出的背景、具体对策以及典型的案例。   本文主要的可能创新之处在于:   1.对国际化从一个新视角做出了阐释。   传统意义的国际化一个是从企业走向跨国经营来认识;另一个是从技术创新角度来讨论。本文讨论的国际化借鉴国际学者提出的创新系统国际化度量指标:跨国企业的研发(R&D)、国际技术联盟、国际技术转让、生产资料国际贸易、科技人员的国际间流动等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更具体的知识产权和创新文化因素,对中国科技园区的考察更具适应性。   2.提出“三化合一”理论模型及其相应执行对策。   “三化合一”理论模型的主要模块--国际化、市场化和法制化,最早见于政府文件、科技园区管理者工作建议等,但均未从系统相关理论高度进行论证,也未对后继的适用对策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将特定的三种具有高度内在相关性的方向性方法进行了集成应用研究,梳理提炼出内含的理论关系、系统特征。还提出了相对应的基础层、方法层和目标层子系统执行对策。   3.中国特色的国际化科技园区平台管理对策--“中关村”新解的提出。   “中关村”新解的核心在于通过科技园区平台管理,运用知识经济第三波的信息化优势,整合国内外农业科技相关的资源以及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农业的管理知识,建设生态经济,促进“三农”问题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一举数得。既能提高创新能力,又可以减小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   本文局限性在于:   1.科技园区国际化的具体量化标准尚未进行广泛的检验,其效度还需后续研究深入探索。   2.国际化科技园区平台管理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功能涵盖范围广,动态演进无边界性,因而可能造成各个系统功能模块之间既有优势,由于没有明确职能界定,反而绩效下降。增进协调性的具体对策有待进一步探索。   3.实证调查中相当部分的受访对象由于样本数量和代表性局限以及自身发展阶段特征,无法提供精准的答案,造成研究结论可能的失准。  
其他文献
自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在大中型企业得到了全面部署,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就已经走向了成熟,从电子邮件的往来到穿梭于ERP的企业数据,企业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都在依赖着信息技术。
1月6日梁实秋诞辰100周年暨《雅舍小品》讨论会在渝举行由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市作家协会、北碚区人民政府和西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纪念梁实秋先生诞辰100周年暨《雅舍小品
利用纳豆菌(Bacillus natto)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以金枪鱼下脚料作为主要基质,通过双菌发酵单因素试验研究基质水分含量、初始pH值、接种量、双菌接种量比、
目的 调查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人群遗传代谢病的发病情况和基因突变特征.方法 借助海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出生的新生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但国有企业的效率、效益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存在问题颇多。就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问题而言,激励强度
私募基金是相对于公募的共同基金而言的一种基金类型,这种基金属于一种合伙人制的小型私人投资公司,主要投资于公开交易的证券和衍生金融产品,是一种高风线的投机基金。随着
新人教版教材把整本书阅读提到了一个新高度,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中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本书阅读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策略指导,要让学生在策略指导下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对重选法的新进展进行了评述。重点介绍了Batac型跳汰机在煤矿和金属矿选矿中的应用 ;Kelsey离心跳汰机在锆英石选矿中的应用 ;Floatex密度分选机与螺旋选矿机的联合应用 ;重
高速公路是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出现的为汽车运输提供特别服务的交通基础设施,是20世纪新技术成果在交通运输基础领域的重大突破和具体应用。国内外经验表明,高速公路
通过改革支护方式 ,采用松动爆破法等措施 ,在开采 10 Ⅱ 层煤的同时对 10 Ⅰ 层进行了开采回收 Through the reform of support methods, the use of loose blasting and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