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疣梭子蟹和中国对虾是我国重要的渔业资源,也是目前甲壳类增殖放流的主要对象。本研究利用线粒体DNA控制区标记,分析了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亲蟹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并对回捕三疣梭子蟹中的非放流个体进行了初步筛除;对放流海域中国对虾的移动和生长进行了研究,并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分析了中国对虾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讨论了控制区分子标记在对虾放流效果研究中的有效性;旨在为增殖放流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和放流活动的科学开展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亲蟹群体遗传学研究利用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对三疣梭子蟹10个增殖放流亲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均处于较高水平,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两两群体间的Fst值均较小且多为不显著,NJ系统树中未检测到明显的谱系结构,表明各群体间基因交流广泛,未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和中性检验结果显示渤海南部和黄海北部的三疣梭子蟹历史上曾经历过群体扩张事件。2、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标记的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效果评价通过亲蟹与回捕个体的控制区单倍型比对分析,对采自莱州湾和乳山、海阳外海的回捕三疣梭子蟹进行了非放流个体的初步筛选。结果显示,将所有群体视作一个组群进行单倍型比对时,880只回捕个体中共有433只未在亲蟹群体中找到对应单倍型,为非放流个体,占样品总数的49.20%;将亲蟹群体和回捕群体根据放流和回捕海域的不同划分为莱州湾组群和乳山海阳组群时,基于线粒体控制区标记得到的非放流个体比例分别为50.15%和75.76%。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控制区标记能有效识别非放流个体,适用于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的初步研究。3、莱州湾中国对虾的移动和生长通过回捕跟踪调查,对莱州湾海域中国对虾放流后的移动和生长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中国对虾的不断生长,对虾群体逐渐由河道向莱州湾近岸浅水区、莱州湾内部深水区和湾外移动;各回捕群体的体长频率分布多为单峰类型,通过体长差异无法区分大、小两种规格的放流苗种;体长(L)-体重(W)关系式为W=8.0×10-6L3.0611;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Lt=201.57×[1e-0.016(t-38.48)]和Wt=90.61×[1e-0.016(t-38.48)]3.0611;体长生长无拐点,体重生长拐点出现在放流后三个月左右(108d日龄,8月15日)。4、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标记的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效果初步研究对1个增殖放流亲虾群体和4个中国对虾回捕群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虾拥有高单倍型多样度和低核苷酸多样度的遗传多样性模式,其遗传多样性相较于早期研究明显降低;不同群体间遗传差异较小,仅存在低水平的遗传分化;曾经历过群体扩张事件,扩张时间约为1.9万年~3.5万年前。亲虾与回捕对虾的单倍型比对结果显示,933尾回捕对虾中,共有890尾与亲虾单倍型相同,识别出的非放流个体仅占样品总数的4.61%。日照群体不含本研究放流个体,但其与亲虾单倍型相同的比例高达95.00%,表明线粒体控制区标记会把部分样品错判为放流个体。建议在本研究基础上,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进一步开展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