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知青文学”论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jzg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文革”这一特殊时代的产物,知青文学经由20世纪80年代集团性生产的兴盛和辉煌,在90年代渐趋式微,不知不觉中陷入一个自己怎么也跳不出的圈子。然而,由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本身所涵括的历史深度和社会意义,使知青文学永远处于不断被“重写”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无主潮、无定向、无共名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思想观念大解放、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反知青文学”应运而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对传统知青文学的颠覆和反叛。本论文写作意图旨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新历史主义、叙事学等相关理论,通过“反知青文学”的表现形态和创作特征,透视知青历史中那些曾经被忽视的层面,揭示“反知青文学”的独特价值。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反知青文学”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多元共生的时代背景。上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对宽松自由的社会文化环境,知识分子的地位呈现边缘化趋势,这时“反知青文学”悄然出现。其出现的时代背景是:人们对知青文学新的评价和期待,“无名”文化状态的形成,知青文学的话语权之争。第二部分:独异另类的文学创作。这一部分拟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对“反知青文学”的创作进行阐释,同时,通过与传统的知青文学相比较,总结出“反知青文学”最主要的创作特征:无名状态下话语权的转移、农民视角的浮现、截然不同的另类知青及农民形象。与传统知青文学文本相比,反知青文学作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创作特点,知青文学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并具有了新的审美视点。第三部分:知青文学的深化发展。“反知青文学”不管在内容还是观念等方面都截然相反于传统意义上的知青文学,在对传统知青文学进行解构的同时,又对知青文学进行了重写。“反知青文学”无疑是时代、社会和文化共同作用和召唤的产物,是传统知青文学的发展、衍化、延伸和变异的结果。“反知青文学”以其独特的视角拓展了知青文学原有的题材范围、开启了新的审美意蕴和叙事风格,使知青文学在整体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视野里的知青生活,给知青文学带来一种别样的感觉。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知青题材的“重写”,做到了努力去还原历史和个体的双重真实。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反知青文学”又因视角的片面,话语的偏激,多少带有一点以偏概全的反叛冲动和狭隘意识,“主题先行”的痕迹过于明显,因此,也就缺少了一些深度的挖掘和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是“反知青文学"不可避免的局限。
其他文献
正确的用人导向,是对干部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用好一个人就能激励一大片。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着眼调动和保护干部队伍积极性,增加了“大力选拔敢于负责
报纸
企业文化是企业适应特定环境的产物,特定的文化与特定环境相关联,而企业价值观(亦或价值取向)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表达,是企业适应特定环境的经验的集中表达。相对于企业所处的
本文把“托尔斯泰主义”理解为一个文学家以终极价值为参照,对人生意义所作的宗教思考的结果。它是一种直观的人生把握方式,因而具有对人生社会所作的超越把握的合理内涵,即在人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O4(FOXO4)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在星型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星型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发生发展的的机制,进而寻找可能的药物治疗靶点。方
本文从企业负债经营的概念与特征出发,分析了企业负债经营存在的风险,对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防范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以期为发挥企业负债经营的积极作用,控制其对企业发展可
东汉末,宦官专权,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豪强混战。读书人多不为官,甘居贫穷,以避祸乱。作为正直文人的荀悦也托疾隐居。荀悦因长期处于在野的状态,对许多社会下情、民众愿
近期,在北京、河北、苏州、上海等地,一家名为聚智堂的培训机构预收学费数亿元后老板跑路。万余名家长受"存学费,送超长免费课时,返本金"等广告欺骗,进行预付消费,最终血本无归
在宋代词人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宗室词人群体。他们作为一个血缘上的特殊分支和政治集团,在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词就是其中之一。关于宋代宗室的考察,大多停
《青瑣高議》之研究中國古典文獻專業研究生:吳豔麗指導老師:劉文刚《青瑣高議》是由生活在北宋仁宗至哲宗時期的劉斧所編的一部重要的小說集。由於资料的缺乏再加上本書中所記
组织光学成像一直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这是因为生物组织对光(特别是近红外光)通常表现为高散射、低吸收的特性,光子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可以携带出组织的生理信息,同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