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短尾蝮基因库中筛选出8个不同重复类型(二碱基和四碱基)的多态性微卫星位点。这8个位点是从浙江萧山的12个个体而来,各位点等位基因数在7-16之间,观测杂合度0.667-1.000,平均值为0.854,期望杂合度0.822-0.960,平均值为0.917。经连续的Boneferroni校正,结果表明,所有位点都没有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并且各位点之间没有出现连锁不平衡。这些高水平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短尾蝮的基因流动、种群结构及进化史。用9/8个微卫星位点对15/12窝舟山眼镜蛇和短尾蝮后代进行父权鉴定,研究这两种毒蛇的单窝多父本格局与雌性繁殖成功率和幼体适合度的关联性。结果显示舟山眼镜蛇15窝卵中6窝(40%)存在多父本现象,短尾蝮12窝卵中10窝(83.3%)存在多父本现象。不同繁殖策略(多夫制或单夫制)的雌体的体长、产后体重、窝卵(仔)数、平均卵(仔)重和窝卵(仔)重均无显著差异。眼镜蛇单窝父本数量为3-5,平均值3.8;性别和繁殖策略均影响幼体大小和形态特征,但其相互作用影响不显著;去除卵重影响,雌性幼体的体长大于雄性幼体,但其他形态特征无明显两性差异;多夫制和单夫制雌体所产后代的多数表型特征不存在差异,仅多夫制雌体的后代体重和头长略大,但是这种差异的作用是很轻微的;不同繁殖策略雌体的后代存活率也无明显差异。短尾蝮单窝父本数量为2-5,平均值2.6;繁殖策略对后代大小和形态特征影响显著,但性别、以及性别和繁殖策略的相互作用对后代大小和形态特征影响不显著;多夫制雌体的后代具有较大的体重、体长、头长和头宽。本研究结果支持“卵胎生蛇应具有高于卵生蛇的单窝多父本比例”这一假设,但是这一结论的普遍性还须将来用更多种类的蛇来验证。此外,本研究结果否定了遗传上一夫一妻制为眼镜蛇科的普遍特征这一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