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D-Scan Ⅲ评估CTR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MFIOL居中性与倾斜度及视觉质量的影响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ouc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使用OPD-Scan Ⅲ观察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对多焦点人工晶体术后居中性与倾斜度的影响,并观察其对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自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48例(48眼),依据患者是否在白内障术中联合植入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将纳入实验的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患者22例(22眼)为实验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张力环植入术,B组患者26例(26眼)为对照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3个月及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5m),术后矫正远视力(5m),以OPD-Scan Ⅲ测量患者瞳孔直径4mm及6mm情况下的多焦点人工晶体术后偏心量来反映人工晶体的居中性,并测量倾斜度及相应瞳孔直径下的眼内总高阶像差、球差、慧差及三叶草差。术后6个月使用IND-VFQ-CN-33视功能量表对患者术后视觉相关生存质量进行评估。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术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术后人工晶体居中性:A组患者术后3个月与6个月人工晶体的偏心量分别为0.16±0.02 mm、0.22±0.04 mm。B组患者术后3个月与6个月人工晶体的偏心量分别为0.21±0.03 mm、0.27±0.04 mm。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次随访时间点人工晶体偏心量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偏心位移均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P<0.001)。2.术后人工晶体倾斜情况:A组患者术后3个月与6个月人工晶体的倾斜分别为0.57±0.06μm、0.75±0.06μm。B组患者术后3个月与6个月人工晶体的倾斜分别为0.71±0.11μm、0.93±0.05μm。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次随访时间点人工晶体倾斜情况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人工晶体倾斜情况与眼轴长短没有发现相关性(P>0.05)。3.术前与术后视力:A组患者术前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t visual acuity,UDVA)为0.87±0.29,术后3个月和6个月UDVA分别为0.06±0.11、0.12±0.12。A组患者术前矫正远视力(corrected distant visual acuity,CDVA)为0.85±0.28,术后3个月和6个月CDVA分别为-0.01±0.10、-0.01±0.10。B组患者术前UDVA为0.85±0.30,术后3个月和6个月UDVA分别为0.01±0.10、0.06±0.14。B组患者术前CDVA为0.82±0.31,术后3个月和6个月CDVA分别为-0.01±0.11、-0.02±0.11。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患者术后UDVA和CDVA均明显优于术前(P<0.001),且两组患者术后两随访时间点UDVA和CDVA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4.术后高阶像差:A组与B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在瞳孔直径6mm条件下的眼内总高阶像差、球差、慧差、三叶草差均高于瞳孔直径4mm条件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瞳孔直径4mm及6mm条件下,两组患者的眼内总高阶像差、球差、慧差、三叶草差无显著性差异(P>0.05)。5.术后患者IND-VFQ-CN-33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时进行IND-VFQ-CN-33量表评估。A、B两组患者随访时间点量表总分分别为38.136±2.997、39.654±3.7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人工晶体的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术后人工晶体的居中性与眼轴相关。2.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能获得良好视力。且术中联合植入囊袋张力环能有助于术后人工晶体保持居中性及减少倾斜。
其他文献
目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在静息状态下睁眼(eyes-open,EO)和闭眼(eyes-closed,EC)的大脑静态活动存在显著差异。然而,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大脑内在活动的动态改变是否与眼睛状态有明显的联系。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动态低频振幅方法(dynamic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d ALFF)来探讨人体在睁眼和闭眼两种状
学位
学位
目的:观察螺内酯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检查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
学位
研究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和微视野计,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覆盖术对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治疗的23例23眼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所有患者术前都已完成了最佳矫正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微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等检查。所有患者手术方式均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覆盖术,并且分别在手术后1
学位
目的:应用光学相关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探讨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双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retinal thickness,RT)及浅层血流密度(superficial vascular density,SVD)的变化特点,以及眼部参数与黄斑区微循环参数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1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
学位
学位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基于V1种子点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技术研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ormal tension glaucoma,NTG)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脑部功能连接变化,旨在探究NTG患者的神经病理生理机制及早期诊断方法。
学位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评估玻璃体腔内注射植入性地塞米松缓释剂(Ozurdex)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短期疗效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44例44眼经眼底荧光造影(FFA)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的DME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治疗方案为玻璃体腔内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随访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3月、6月的最佳矫正
学位
学位
目的:比较角膜缘松解切开术(LRIs)与陡峭轴透明角膜切口(CCI)在白内障合并中低度数角膜散光患者中矫正角膜散光的效果以及对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4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顺利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并且合并术前角膜散光在1.0 D~2.0 D的患者47例(54眼)。根据术中对角膜散光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观察组A组采用LRIs手术方式矫正角膜散光,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