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力报》文艺副刊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gertretfdhghd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时期,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紧逼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阻拦,各地报刊行业和文学创作艰难生存,桂林却在此时出现了文人大量涌入,创作出版繁荣的景象,成为了抗战时期的文化城,桂林《力报》就诞生于这样特殊的时期。《力报》最初创办于1936年9月15日,地点在湖南长沙,一场大火之后,搬迁至湖南邵阳,邵阳《力报》是长沙《力报》的延续。随后由于人员内部分化,邵阳《力报》一分为三,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三家力报前前后后几经变迁,最后在原址停刊。桂林《力报》是《力报》史中一个小的部分,它创刊于1940年3月,于1945年在桂林沦陷时停刊,时间虽短,内蕴颇丰。桂林《力报》副刊众多,从文学到时事政治,包罗甚广,其中五个文艺副刊,更是从不同角度呈现出当时的文学生态,既有紧随抗战建国的时代脉搏而着力书写抗战,揭露社会,也有强烈抒情,抒发对自然,人生等的慨叹,更有对广西桂林地方特色的凸显……研究这样一份期刊,所触及的虽说只是冰山一角,但多少有助于把握当时的文坛风貌。现有的研究资料主要集中于湖南《力报》,对桂林《力报》的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也多是从史料出发,对其副刊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则是以桂林《力报》五个文艺副刊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等,力求回到历史情境中去探知桂林《力报》文艺副刊的特色,把握时代脉搏,考察桂林《力报》的价值与意义。对《力报》创刊始末进行回顾,以及对桂林《力报》副刊《新垦地》的始末进行梳理是文章开篇的任务。这一章重新追溯了《力报》是如何由一家独立变成三足鼎立,几经辗转之后又在原址停刊的历程,其间既有战火的外在原因,也有内部人事变动的因素。接着是对桂林《力报》副刊《新垦地》创刊始末进行梳理,以主编人为依据,分为聂绀弩时期,邵荃麟、葛琴时期,聂绀弩再度回归时期,王西彦时期,孟超时期。文章第二部分是对副刊《新垦地》的研究,本章即从文艺之思、创作之论、译介之谈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研究。第三部分则是对其它文艺副刊《半月文艺》《半月新诗》《蜜蜂》《独秀峰》的研究,着重探究每个副刊各自的特点,以及与《新垦地》之间的差异。总之从桂林《力报》的性质到五个副刊的倾向性,都始终保持着抗战建国、激进敢言的进步立场和精神,给中国报业发展注入了一份活力,给抗战建国尽了一份责任,同时也坚持着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南文化的发展。
其他文献
针对协同决策理论现状与军事指控系统的发展需求矛盾突出的问题,分析了国外C2协同决策理论和舰艇编队协同防空的研究现状,对比研究了舰艇编队协同结构对协同防空作战效果的影
<正>·背景·前不久,成都市龙泉驿区高一、高二物理教师在龙泉中学开展教学研究,商讨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执教者采用"导学讲评式教学"
雷平阳是中国当代诗坛的一位重要诗人,2009年凭借诗集《云南记》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后,学界对他的关注与日俱增,研究成果数量颇丰,但现有研究的关注点多集中于雷
马一浮因对儒家传统诗教的强调而卓然有别于其他现代新儒家。在哲学层面上,马一浮通过“援佛入儒”以继承和改造传统儒家诗教,在实践层面上,马一浮重视从诗歌创作实践上升到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5月1日-2012年4月30日医院静脉配置中心的中药输液处方5946张进行分类汇总与统计分析。结
<正> 今天人类为什么而教育?为让每个人能识字与算数?为了替国家培训合乎规格的种种人才?为了受教育者个人获得成功与幸福?或者兼有这一切且还拥有更为隐秘的目的?
建立了锥型溢流阀的溢流流量模型,建立了包含瞬态液动力和稳态液动力的溢流阀动态特性模型。基于此,利用Routh-Hurmitz方法推导出了锥阀系统的溢流稳定条件。通过实验对比研
<正>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大学生就业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而高校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质量的好坏,对于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决定着学校的专
南京是有诗意的城市,具有穿透历史的力量,抒发着南京特有的意韵与情致。因其故都地位成了很多诗人、作家吟咏的对象,写作的客体,这不仅塑造了一座文学意蕴深厚的城市,也为我
目的:探讨TIMP3及MMP-9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研究TIMP3及MMP-9与结肠癌侵袭及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手术切除后结肠癌标本60例,标本行免疫组化SP染色,将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