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及其意义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duohui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其发生发展的“启动和制控点”受病毒(如病毒基因型、病毒变异、病毒复制等)和宿主(如生物遗传特征、免疫损伤机制、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等)两方面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其中病毒复制是重症化发生发展的必需条件和主要原因所在,宿主的免疫损伤机制是重症化的主要环节。目前重型肝炎发病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探明,然而肝内的过激免疫炎性反应被认为是疾病重症化的重要机制之一;近期的研究表明:在疾病进展过程中,CD40/CD40L的相互作用,通过增加抗原递呈和促进B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来激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可能是重型肝炎中免疫炎性反应的关键启动因素之一。本研究拟观察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在HBV相关性慢性肝病不同阶段的水平,及在重型肝炎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旨在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CD40L水平对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诊断和预测价值。   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1.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及石家庄市五院门诊及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8例(其中轻中度20例、重度1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1例;男性43例,女性56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4.21±9.58岁。选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5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留取新鲜外周静脉血,采用ELASA方法检测血清sCD40L水平,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生化指标(ALT、AST、TB、ALB、Cr),采用贝克曼库尔特ACL-TOP全自动血凝仪检测PT、PTA及INR,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定量PCR分析仪检测血清HBVDNA水平。   结果:   1.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血清sCD40L水平:随病情的加重血清sCD40L水平逐渐升高,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血清sCD40L水平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组,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比较,死亡组血清sCD40L水平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中期患者与晚期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比较,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中期患者血清sCD40L水平较晚期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血清sCD40L水平与生化学及病毒学指标的关系:血清sCD40L水平与ALT、AST、TB、INR、PTA、Cr及HBVDNA载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   5.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MELD评分的关系:血清sCD40L水平与MELD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1.血清sCD40L水平随HBV相关性肝病患者病情加重呈上升趋势,并在重型肝炎组表达最高,提示sCD40L在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ALT、AST、INR、TB、HBVDNA水平及MELD评分无明显相关,死亡患者血清sCD40L水平较存活组高,提示多种因素可导致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情加重,sCD40L可能是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之一。   3.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中期患者血清sCD40L水平较晚期患者血清sCD40L水平高,提示sCD40L可以作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早期预测指标。
其他文献
肺动脉高压的主要特点是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肺血管重构,导致患者最終因右心衰竭而死。右房在此过程中发生结构与功能的改变,这对调节右室充盈和维持整体心输出量具有举足
目的:   观察吸入七氟烷对不同性别成年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和对海马神经元p-CREB1蛋白及其介导转录的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七氟烷对成年大鼠学习记忆损害的可能机制。 
目的:50年代俄罗斯西伯利亚西部库尔干市的伊利扎诺夫(Ilizarov)教授,经过15年的研究,创造性地设计了环形外固定器及微侵袭技术用于矫形和创伤的治疗。这一技术的问世解决了
新生儿听力损失是较常见的出生缺陷。我国听力残疾人约有2057万,每年出生1950万的新生儿,其中约有0.1368%患有致残性听力损失,每年约新增2-3万个听障儿童。90年代以来新生儿听
目的:研究RNAi技术敲低结肠癌SW620细胞c-Met基因后对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c-Met很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新生物靶点,针对c-Met的靶向治疗联合传统放、化疗对结直肠癌的治
目的:研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碳酸酐酶Ⅸ(CAIX)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上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比较板层角膜移植术中,分别采用板层及全厚角膜植片,在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散光度数、角膜地形图形态及角膜UBM和植片透明度的变化,探讨降低板层角膜
本研究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新生儿屈光状态的研究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新生儿出生6天内屈光状态分布情况。研究中国新生儿出生6天内屈光状态分布与其健康状况和父母
目的:  初步探讨研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19s亚基PSMD11/Rpn6参与听觉中枢老化的过程,为中枢性老年性聋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2月龄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为
目的:评价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 RNV)发展的不同阶段与激光疗效的关系,明确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photocoagulation, PRP)最佳适应症和时机,预测光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