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部分地区牦牛肉孢子虫的形态及其分子特点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95381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肉孢子虫是家畜常见的胞内寄生原虫,其导致的肉孢子虫病常致使宿主生长发育缓慢,严重时引起死亡。我国是牦牛出栏量最大的国家,其主要出产在青藏高原,是当地牧民主要的经济来源。目前,牦牛体内发现的肉孢子虫有2种,牦牛犬肉孢子虫(Sarcocystis poephagicanis Wei,1983)和牦牛肉孢子虫(S.poephagi Wei,1983),但原始描述简单,且没有提供任何分子数据。本实验利用形态学和4种分子标记(18S rDNA、28S rDNA、线粒体COX1基因和ITS1基因)对采自西藏地区(拉萨市、那曲市和日喀则市)的牦牛肉孢子虫的自然感染情况、种类和分子系统学进行了研究。本次共采集了 101头牦牛的肌肉样品,镜检后发现肉孢子虫的自然感染率为63.37%(64/101)。基于形态学和4种分子标记特征,共鉴定出5种肉孢子虫:人肉孢子虫(S.hominis Raillietand Lucet,1891)、哈氏肉孢子虫(S.heydorni Dubey,2015)、毛形肉孢子虫(S.hirsuta Moule,1888)、牦牛犬肉孢子虫(S.poephagicanis)和牦牛未定种肉孢子虫(Sarcocystis sp.)。人肉孢子虫(S.hominis)包囊在光镜下有栅栏状突起,长3.9-11.2μm,平均7.1μm(n=38);电镜下包囊表面突起直立指状,突起内有微管。其18S rDNA、28S rDNA、线粒体COX1基因和ITS1基因不同克隆之间的平均相似度分别为98.9%(n=9)、99.0%(n=9)、98.7%(n=9)、97.0%(n=9)。。18S rDNA序列与GenBank中黄牛源的人肉孢子虫(S.hominis)的18S rDNA序列相似度最高,平均相似度为98.5%;线粒体COX1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人源的人肉孢子虫(S.hominis)的线粒体COX1基因序列相似度最高,平均相似度为98.3%。哈氏肉孢子虫(S.heydorni)包囊壁薄,高倍镜下有短锥状突起,长1.0-1.8μm,平均1.4μm(n=23);电镜下包囊表面有小方砖形突起,突起之间的空隙大于突起的宽度。其18SrDNA、28SrDNA、线粒体COX1基因和ITS1基因不同克隆之间的平均相似度分别为99.2%(n=7)、98.4%(n=9)、99.2%(n=12)、95.8%(n=8)。18S rDNA和线粒体COX1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黄牛源的哈氏肉孢子虫(S.heydorni)的18SrDNA和线粒体COX1基因序列相似度最高,平均相似度分别为99.3%和99.4%。毛形肉孢子虫(S.hirsuta)包囊在光镜下有倾斜指状突起,长3.0-5.00μm,平均4.1μm(n=44),突起内有一条与包囊表面平行的纵行黑线;电镜下包囊表面有倾斜指状突起,突起中部膨大,两端稍窄,突起表面呈锯齿状。其18SrDNA、28S rDNA、线粒体COX1基因和ITS1基因不同克隆之间的平均相似度分别为99.0%(n=9)、98.6%(n=8)、99.7%(n=12)、96.2%(n=9)。18SrDNA、28S rDNA、线粒体COX1基因和ITS1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黄牛源的毛形肉孢子虫(S.hirsuta)的相应序列相似度最高,平均相似度分别为99.0%、99.0%、99.4%和94.8%。牦牛犬肉孢子虫(S.poephagicanis)包囊在光镜下突起毛发状,电镜下,包囊突起呈短棍棒状。其18SrDNA、28SrDNA、线粒体COX1基因和ITS1基因不同克隆之间的平均相似度分别为99.3%(n=7)、98.7%(n=8)、98.7%(n=9)、96.8%(n=8)。18S rDNA和ITS1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相似度最高的是黄牛的枯氏肉孢子虫(S.cruzi Hasselmann,1926)的相应序列,平均相似度分别为98.2%和73.9%。线粒体COX1基因和28S rDNA序列相似度最高的是S.rangi(Gjerde,1984)和S.levinei(Dissanaikeand Kan,1978)的相应序列,平均相似度分别为91.7%和97.2%。牦牛未定种肉孢子虫(Sarcocystis sp.)包囊在光镜下突起倾斜指状,长1.9-4.7μm,平均3.4μm(n=48);电镜下包囊表面有呈覆瓦状多层排列的突起,突起表面有电子致密层,基质层内有集结成束的微管。其18SrDNA、28SrDNA、线粒体COX1基因和ITS1基因不同克隆之间的平均相似度分别为98.7%(n=7)、98.3%(n=9)、99.6%(n=12)、95.8%(n=9)。18SrDNA、28SrDNA和线粒体COX1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相似度最高的分别为水牛源的梭状肉孢子虫(S.fusiformis Railliet,1897)(平均相似度为92.4%)、水牛肉孢子虫(S.buffalonisHuong,Dubey,Nikkila and Uggla,1997)(平均相似度为90.5%)和黄牛的偌氏肉孢子虫(S.rommeli Dubey,2015)(平均相似度为81.3%)。基于分子标记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牦牛的人肉孢子虫(S.hominis)与来自黄牛(中间宿主)或人(终末宿主)的人肉孢子虫(S.hominis)序列聚成独立的进化分支,与终末宿主是猫科动物的反刍动物的肉孢子虫聚为一支;牦牛的哈氏肉孢子虫(S.hevdorni)与黄牛的哈氏肉孢子虫(S.hevdorni)序列聚成独立的进化分支,与终末宿主是犬科动物的反刍动物的肉孢子虫聚为一支;牦牛的毛形肉孢子虫(S.hirsuta)与GenBank黄牛的毛形肉孢子虫(S.hirsuta)序列聚成独立的进化分支,与终末宿主是猫科动物的反刍动物的肉孢子虫聚为一支;牦牛犬肉孢子虫(S.poephagicanis)独立聚成单一进化分支,与终末宿主是犬科动物的反刍动物的肉孢子虫聚为一支;牦牛未定种肉孢子虫(Sarcocystis sp.)的序列独立聚成单一进化分支,与终末宿主为猫科动物的反刍动物的肉孢子虫聚为一支。总之,基于形态观察和4种分子标记的分析,可以推断出人肉孢子虫(S.hominis)、哈氏肉孢子虫(S.heydorni)和毛形肉孢子虫(S.hirsuta)应是牦牛与黄牛共同享有的肉孢子虫物种;而牦牛未定种肉孢子虫(Sarcocystis sp.)和牦牛犬肉孢子虫(S.poephagicanis)应只是牦牛的肉孢子虫物种。
其他文献
近几年,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人们越加注重饲料中添加剂的应用,比较典型的是新型饲料添加剂--胆汁酸(Bile Acid,B&A),它在水产动物养殖业中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本试验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23.12±0.10 g)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不同脂肪水平、不同脂肪源饲料中添加B&A对大菱鲆的影响,探究B&A对大菱鲆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抗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在国防军事、医疗影像、人脸识别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是近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是指由单张或者多张低分辨率的图像转换为
虚拟场景发展要求有更自然的交互范式以满足用户需要,图形化范式可以作为自然范式的有效补充,但目前对图形化范式在虚拟空间的使用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SOMRM交互范式,将
SUS 304不锈钢是常见的奥氏体不锈钢,在船舶、航空航天、核电等行业中有广泛应用。激光焊以焊接速度快、热影响区小、高深宽比、精确控制等优点被广泛使用。由于中厚板焊接过程中能量的传输与物质交换过程复杂,易产生缺陷。为了增加熔深,改善焊缝成形,本文采用内径为2mm的喷嘴对8mm厚的SUS 304不锈钢板光纤激光焊接的光斑中心进行吹气,研究细管径侧吹气体对光纤激光中厚板焊接过程及成形的影响。此外,利用
斜纹夜蛾(tobaccocutworm,Spodopteralitura)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斜纹夜蛾是一种世界性的多食性大害虫,是我国粮、棉、烟草等经济作物,尤其是蔬菜的重要害虫。该害虫可危害109个科共380多种植物,包括蔬菜、果树、花卉、草坪、棉花、玉米和烟草等。昆虫生殖行为,是研究性选择和物种进化的基础,对害虫防治和益虫利用也有重要意义。神经肽是
可见光通信具有可拓宽频谱资源、绿色节能、无电磁干扰、保密性强等优点,是传统射频通信的一种补充方式。LED可见光通信是指利用LED作为系统中的光源,使用驱动电路对LED明暗
用户聚类分析的目的是分析核心用户群体的特征,可以应用于精准营销、商业决策、安全预警等领域。有关用户的数据通常是混合型数据,包括数值类型、分类类型和多维非对称特征,
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Computer Vision,CV)的重要课题之一,视觉跟踪(Visual Tracking)是指在连续的视频序列中估计运动目标的确切位置和所占区域,得到运动目标完整的运动轨迹,
随着科技实力的飞速发展,红外探测技术和红外精确制导武器技术已经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严重威胁到了作战武器和作战计划的安全。为了降低武器被探测的概率,红外伪装技术和可
随着数字成像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大量数字图像被创建并用于各个领域。由于许多用户终端受到资源的限制,越来越多的个人或企业倾向于在云环境中存储图像数据以节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