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技术、经济与社会——清代四川“三农”问题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s9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明末清初的社会变乱中,四川人口大量损耗,前后进行了将近200年。20来个省籍的移民、流民,主要从东、南、北不同路线进入四川,对该省人口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由于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她减少,人地关系逐步紧张,出现了人口往周边省区逆向迁移的现象,甚至酿成新的社会动乱。   与人口政策相适应,清政府在四川的土地政策亦涉及到多个方面。早期移民与土著占地甚广,稍后即开始土地的自由买卖与租佃。农民采用梯田、冬水田技术,改土造田,在土地利用上由相放转向集约,但一些山地的利用仍较粗放;玉米、甘薯、马铃薯的引种,促进了边际土地的开发利用。   清代四川乡土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因地制宜,多种经营。晚清时期,洋货入川,农业多种经营结构因而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显示出强盛的活力。   农具、农田水利、品种、肥料、耕作制度、管理与加工等,构建起乡土技术的基本内容。   水陆交通直接影响到农副业的商品化,而从贸易的基本内容来看,农业与商贸直接关联。清代四川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充分利用既有的交通条件,使粮食、经济作物生产-贸易取得了相当成就。然而,由于四川对外交通困难重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副业生产的商品化。   与“三农”关系密切的社会组织较多。如此众多的社会组织交织在一起,再加上社会风俗与文化,形成巨大的“合力”作用。清代四川移民文化呈现出从隔离走向交融的趋势,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习俗的稳定-变迁有着内在关系。农业生产习俗、农民生活习俗、农村游艺与文艺习俗,皆有丰富的内容。   即便是成都这等大都市,亦带有显著的乡土文化特色。社会控制(如抑制腐败、法律底线等方面)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清前中期,四川自然灾害后果不太严重,但晚期灾害加剧,社会救济难以到位。农村土地兼并与贫富不均的现象,增加了社会危机。   从“多维一刻”的文化功能观点来看,过去的历史不仅仅属于过去,也不仅仅是当代史,还会连绵不绝地牵动着未来的神经。“三农”问题甚巨,需要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与巨大努力,从技术、经济、社会等不同层面进行认真研究,逐步加以稳妥的解决。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近年来,兼职党支部书记越来越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但通过对一些兼职党支部书记状况的考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党支部工作基本业务不够熟悉。一些行政领导或业务干
调查表明,我国的公众科学素养偏低。这与国内科学传播研究比较落后的现状有一定关系。尽管科学传播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研究活动日渐活跃,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然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科基础上开展的学术研究。本文从分析科学传播的概念入手,对科技传播、科学传播、技术传播的种种提法予以区别。人们常常将科学传播等同为专业媒介(科学记者、政府官员、科学家)的传
期刊
笔者认为,士官支委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必须当好“四大员”。一是“调查员”。当前,受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战士的思想状况往往带有较强的隐蔽性,如果仅靠连队几名干部每
期刊
为实现“五好”目标,乾安县委对“五好”进行了量化和细化,在先行试点之后,于1995年初,在全县实施了融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一体,以农村党支部和党员升级晋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