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品种更新和管理措施对我国水稻生育期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123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生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因子动态系统,受气象、土壤、品种和栽培管理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农业生产者难以综合考虑多因子互作、预测农业生产趋势并量化各因子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作物生长模拟模型为定量描述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及其与环境和技术的动态关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本研究以我国4个典型的单季稻区和3个典型的双季稻区为对象,分析了1981-2009年水稻生育期内各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并利用水稻生长模拟模型(RiceGrow),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我国水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进一步基于各典型站点1981-2009年的实测水稻田间数据,分析了气候变化条件下温度升高、品种更新及管理措施改变对水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最后基于太湖稻区1980-1989年及2000-2009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和80年代及00年代的土壤养分数据,并结合水稻生长模型(APSIM-Oryza)及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太湖稻区气候条件和土壤属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定量了气候要素、土壤改良、品种更新及管理措施改变对太湖稻区水稻产量的影响。基于中国水稻种植区划并结合水稻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及水稻实测数据观测站点和气象站点的位置,在全国选取了7个典型的水稻种植站点(单季稻区:黑龙江的五常、河南的信阳、江苏的镇江、四川的汉源;双季稻区:江西的南昌、湖南的衡阳、广东的高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稻生育期内气候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运用水稻生长模拟模型RiceGrow量化了气候变化对水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统计学方法定量了气候变化条件下品种更新及栽培管理措施改变对水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季稻区与双季稻区水稻生育期内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其中单季稻区以温度升高、降雨量和日照时数降低为主,而双季稻区则以温度和降雨量升高,日照时数降低为主,且单季稻区气候要素的变化幅度大于双季稻区。从1981-2009年,五常、信阳、镇江和汉源(单季稻区)水稻生长季内,平均最高温度的年增长量分别为0.039,0.029,0.058和0.029℃/年;平均最低温度的年增长量分别为0.087,0.029,0.068和-0.001℃/年;温度日较差的年增长量分别为-0.048,-0.005,-0.010和0.039℃/年;总日照时数的年增长量分别为-4.80,-8.29,-1.56和-2.37小时/年;总降雨量的年增长量分别为-4.89,-1.26,1.00和-0.46毫米/年。南昌、衡阳和高要(双季稻区)早稻生长季内,平均最高温度的年增长量分别为0.029,0.045和0.0190C/年;平均最低温度的年增长量分别为0.012,0.039和-0.001℃/年;温度日较差的年增长量分别为0.013,0.008和0.016℃/年;南昌和衡阳的总日照时数变化幅度较小,而高要的总日照时数变化趋势明显,其年增长量为-6.86小时/年;三个站点总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南昌、衡阳和高要晚稻生长季内,平均最高温度的年增长量分别为0.068,0.029和0.003℃/年;平均最低温度的年增长量分别为0.077,0.039和-0.001℃/年;温度日较差的年增长量分别为-0.003,-0.010和0.016℃/年;与早稻相同,南昌和衡阳的总日照时数变化幅度较小,而高要的总日照时数变化趋势明显,其年增长量为-6.03小时/年;三个站点总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均不显著。通过分析模型(RiceGrow)模拟的结果发现,在品种、土壤及栽培管理措施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温度的升高缩短了水稻的生育期天数,降低了水稻的产量。从1981-2009年,五常、信阳、镇江和汉源的水稻总生育期分别缩短了10.4、12.3、15.7和8.4天;南昌、衡阳和高要早稻及晚稻的总生育期分别缩短了8.4和10.6天,8.1和2.8天,2.8和1.7天。1981-2009年,五常、信阳、镇江和汉源的光温潜在产量和雨养产量分别降低了1038和1029kg·ha-1,1827和2024kg·ha-1,945和1012kg·ha-1,96和841kg·ha-1;南昌、衡阳和高要早稻的光温潜在产量和雨养产量分别下降了609和50kg·ha-1,661和284kg·ha-1,476和357kg·ha-1;晚稻的光温潜在产量和雨养产量则分别下降了684和319kg·ha-1,122和73kg·ha-1,1299和1070kg·ha-1。进一步分析模型中各站点与水稻生育期有关的品种参数发现,品种的更新主要表现为播种至拔节阶段品种基本早熟性的降低及抽穗至成熟阶段基本灌浆因子的降低。另外,通过比较实测水稻生育期数据与模型模拟的结果发现,品种的更新能够抵消温度升高对单季稻生育期产生的负面影响,延长水稻的生育期长度,提高水稻的产量;然而品种更新未能抵消温度升高对双季稻生育期产生的负面影响,但仍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随着品种的更新,从1981-2009年,五常、信阳、镇江和汉源水稻的总生育期分别延长了3.9、14.8、9.8和-5.9天,产量分别增加了5600、2520、3080和-1680kg·ha-1;南昌、衡阳和高要早稻的总生育期分别缩短了1.7,1.1和8.7天,产量分别增加了840、280和1960kg·ha-1;晚稻的总生育期分别缩短了12.3,+5.0和11.8天,产量分别提高了840、1400和2240kg·ha-1。通过对水稻的产量与品种及管理措施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发现,1981-2009年,我国水稻产量的提高主要是收获指数和每穗粒数增加的结果。另外,收获指数的提高与每穗粒数的相关性极为显著。30年间,五常、信阳、镇江和汉源水稻的收获指数分别提高0.12,0.09,0.29和-0.03;南昌、衡阳和高要早稻的收获指数分别提高0.12,0.06和0.20;晚稻的收获指数分别提高0.15,0.06和0.23。应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太湖稻区气候要素和土壤养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APSIM-Oryza模型情景模拟的结果,定量了气候要素、土壤改良、品种更新和管理措施改变对太湖区域水稻生产力的贡献。结果表明:与80年代相比,00年代太湖稻区水稻生育期内的平均最高、最低温度和温度日较差上升,总降雨量(除东北部地区)及日照时数下降,总降雨量的减少主要是由拔节至抽穗及抽穗至成熟阶段降雨量的减少造成的,而总日照时数的降低,则是拔节至抽穗阶段日照时数显著下降的结果;00年代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较80年代分别上升了15.85%、79.55%、124.55%和10.37%;太湖稻区00年代水稻的平均产量较80年代提高了46.3%;土壤、气候、品种及管理措施对太湖稻区水稻生产力的影响程度不同,与80年代相比,气候要素变化导致太湖稻区水稻减产19.5%,品种更新使太湖稻区水稻增产21.7%,管理措施改变使太湖稻区水稻增产34.6%,而在排除肥料影响的情况下(假设80年代和00年代的施肥量均为0),土壤改良使太湖区域水稻产量提高了12.7%。
其他文献
金融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金融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存在显著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主要表现为高管薪酬与业绩缺乏相关性,以及高管薪酬水平差距
期望轨迹/速度决策是汽车驾驶行为的重要环节,但现有模型的研究对象几乎都是针对城市道路和一般公路,无法用于具有特殊性的赛道驾驶行为模拟.为此,本文根据真实世界的汽车驾
<正>静脉留置针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利于治疗和抢救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发现夏季为婴儿置头皮静脉留置针时,易引起局部皮肤发白、潮红
随着激光扫描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大踏步前进,以及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蓬勃开展,高端的三维激光扫描仪器逐渐进入普通人们的视线,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测绘领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的前列。主要症状表现为上腹部
库存周期是企业库存的投资等变量发生的短期波动。企业的库存行为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在库存重建阶段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去库存阶段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根据美国的PMI自有库存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在确定发展过程对教学可能性的真实关系时,至少应该确定发展的两种水平——现实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这种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教学指导意义,
成人夜大专科商务英语学习者是一个特殊的英语学习群体,他们有着自身的学习特点,如何解决成人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问题、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汉语及英语的关系问题,研究意义重大。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急腹症,是一种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并伴有极高死亡率的严重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正> 以内接矩形面积6—10厘米~2的7号小云母片制造厚度为0.14毫米的沥青绸底云母带,其性能达到部颁技术条件ODG·503·049中5033沥青绸云母带的技术指标,这在目前来看还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