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论争”对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早期传播的历史影响及现实启示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per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社会主义思想相继传入中国。此时,急于救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尝试了各种救国计划,但最终都失败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更是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先进的知识分子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力军。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不断斗争中向前发展的。1919年到1922年,马克思主义与各类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了三场重要的论争,其中与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论争,即“社会主义论争”是较为重要的一场。
  论争作为一种具有批驳阐释功能的有力工具,是先进知识分子直面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武器。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前沿阵地的高校,自然脱离不了“论争”的影响,并成为“论争”延伸下的“第二战场”。在“论争”的推动下,更是为了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有效力和感染力,发挥高校师生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不少高校开始集中传播马克思主义。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观点;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团体,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开展各种演讲、辩论活动,创办杂志刊物等途径,马克思主义在高校中得到了广泛传播。许多进步师生在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交锋中认同了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五四时期,由于“论争”的推动,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同时“论争”对在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历史经验和有益做法。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传播也已经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但是由于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发展,各种错误思想的不断挑战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高校更是成为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渗透的主阵地,当代高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面临的形势和斗争也更加复杂。面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传播事业,不仅要借鉴早期传播的宝贵经验,更要结合现实情况,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打造一只高质量、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传播队伍,引导学生学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信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传播。
其他文献
学位
近年来,世界主要贸易国与其他国家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在增加其出口市场份额的同时,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快速发展。由于韩国的资源禀赋条件相对不够优越,因此吸引对外直接投资显得很重要。但与其他和韩国处于相当水平的国家相比,韩国吸引的FDI又显得不足。所以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协定,达成战略性的通商政策是目前韩国最需要的。而对于自由贸易协定的积极议论在韩国也仅仅是三四年前才开始的。直到2004年4月,韩国才与智
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家庭日常生活发生许多变革。其中,父母一辈人送走子女到异地城市中从业直至定居成家,晚年时再前往异地城市与子女一起生活,这已经是一种比较多见的家庭再生产的空间移动模式,即家庭代际之间日常互动关系呈现阶段性分离与重聚变化的模式。待子女辈(以下简称“子辈”)在异地站稳脚跟后,父母辈(以下简称父辈)再来到子辈所在的城市随子辈一起生活,这可能就使得父辈在一段时间里有了某种依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持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由此,资本在我国生成并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驾驭资本的实践探索更加具有紧迫性。一方面,资本仍然发挥着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资本衍生的负面效应也不断凸显,日渐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阻力。就此而言,如何驾驭资本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必答题。  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既要利用资本,也要规训资本,关键是要以社会主义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巩固党的领导和加强社会发展的高度,先后就美育的内容、途径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美育的新理念、新论断,形成了系统的习近平关于美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美育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当代中国为什么需要推进美育工作、如何推进美育工作等重大问题,创新性地解决了当今多元化社会面临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传统文化缺失等问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科学指
学位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加强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十分必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要让大学生明白我们从何而来,又要去向何方的问题。  党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主要有:明理功能、增信功能、崇德功能、力行功能。党史的明理功能就是大学生通过党史的学习,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思想理论入脑的过程。使大学生深入理解
学位
红色歌曲以音乐的形式记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百年历史,是中国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真实写照。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质的教育素材,而且能够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本文从红色歌曲的内涵、特征及功能入手,总结出红色歌曲在旋律上具有震撼性与润心性、内容上体现人民性与地域性、主题上彰显政治性和时代性的特征,发挥着教育
学位
“红船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起点,以其旺盛的生命力与感召力,始终贯穿于中国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进程中,并不断推动中国社会有序向前发展。它反映的不仅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所在,为广大人民谋求幸福的初心所系,更是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决定社会未来方向的关键力量。大力弘扬“红
学位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育人理念之标识、文化传统之精髓、精神气质之彰显。中国百年老校校训植根于中华民族孕育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传递出的价值信念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高度契合。发掘梳理我国百年老校校训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阐发其文化精髓,不仅能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推动大学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而且有助于发挥大学校训的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载体功能与育人功能,助力
学位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延安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被作为典范,是因为一代代共产党人合理有效地开展工作,无论是面对文化水平较低的工农还是学识丰富的知识分子,都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重要位置,实事求是制定正确政策方针,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动员人民群众参与革命,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与成熟具有巨大贡献。  毛泽东从物质和思想两方面进行论述,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