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金属粘结相硬质合金烧结行为与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meizi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金属粘结剂硬质合金具有传统硬质合金更为优异的耐磨性、抗腐蚀性、极佳的抛光性和抗氧化性,在要求高耐腐蚀性和高耐磨性的应用领域(如密封环、阀门、轴承零件、高压介质喷嘴等)中得到了广泛的实际应用。此外,这种合金还可用作滑动材料、精密模具材料等,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本论文采用0.5 wt%Cr3C2-0.3 wt%VC预掺杂超细WC粉、WC-36.5 wt%TiC-24.5 wt%TaC复式碳化物粉和Mo2C粉为原料,通过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三组不同体系的无金属粘结相硬质合金,分别为WC-0.5Cr3C2-0.3VC. WC-3.65TiC-2.45TaC-0.47Cr3C2—0.28VC与WC-6Mo2C-0.47Cr3C2-0.28VC,考察了合金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了添加TiC、TaC以及Mo2C的无粘结相硬质合金的烧结致密化机理,并对合金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170℃、20 MPa高温高压固相烧结制备得到的WC-0.5Cr3C2-0.3VC合金的相对密度为91%,维氏硬度仅为1655kgf/mm2,而WC-3.65TiC-2.45TaC-0.47Cr3C2-0.28VC合金与WC-6Mo2C-0.47Cr3C2-0.28VC合金的相对密度都达到了98%,维氏硬度也分别达到了2485 kgf/mm2和2465kgf/mm2,可见TiC、TaC以及Mo2C等添加剂可显著促进合金的烧结致密化过程,明显改善合金的硬度。2.在170℃热压过程中,添加了TiC、TaC的WC-3.65TiC-2.45TaC-0.47Cr3C2-0.28VC合金发生了W原子向复式碳化物中的大量固溶、TaTiC2型固溶体→TiWC2型固溶体的物相转变以及TiWC2型固溶体中Ta、Ti原子向WC中的反向固溶。合金固相烧结致密化主要机制为W原子与Ta、Ti原子之间的非平衡体扩散固溶机制。添加了Mo2C的WC-6Mo2C-0.47Cr3C2-0.28VC合金时,出现了Mo2C向WC相中固溶形成WMoC2固溶体的现象,但是合金的主相依然为WC,次要相为Mo2C相。两种合金中均存在极少量的W2C相。3.在酸性与碱性腐蚀液中合金添加了TiC、TaC及Mo2C的耐腐蚀性能均比WC-0.5Cr3C2-0.3VC合金要好,TiC、TaC及Mo2C等添加剂与WC形成固溶体相,使得合金的电阻率升高,电阻增大,降低了腐蚀速率,从而提高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WC-0.5Cr3C2-0.3VC合金耐腐蚀性能相对较差、硬度较低等现象可能与合金孔隙较高有关。4.与WC-3.65TiC-2.45TaC-0.47Cr3C2-0.28VC合金相比,因两者的硬度相当,WC-6Mo2C-0.47Cr3C2-0.28VC合金更具高性价比优势。
其他文献
我国近现代报刊的"文人论政"传统,一方面延续了士大夫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家国观念和"经世致用"传统;另一方面,又以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为武器,追求
在《论语》学说中,德性成为关切的中心、人们生活的主要目的。在孔子那里,人生的一切生命实践、为人之道,皆为"学"也。《论语》中"学"的范畴充分诠释了一个人一生所成就的全
技术创新是资源型企业低碳发展的基础与竞争优势的来源。高管团队任期、教育专业以及职业背景的异质性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合作型冲突处理方式在高管团队异质性
<正>"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随着电视剧《梅花三弄》和《大话西游》的播出和风行,这句歌词曾经打动了多少痴男信女的心,促使他们前赴后继,品情尝情,演绎出多少让人
新加坡城市规划是一个完整、系统和有机的机制,综合的规划理论、系统的规划结构、完善的规划体系、健全的规划管理等方面,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充满着生机的思维观。结合我国
<正>内墙抛光的腻子粉,有很多人认为是需要添加抛光剂,或者是要加入什么特殊的添加剂。其实,作为腻子粉根本不用添加抛光剂。那为什么现在又有很多抛光腻子粉呢。在此,我们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预后因素。方法:回顾74例乳腺癌骨转移好发部位、病灶特点、发生时间、激素受体分布情况等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乳腺癌骨转移预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患者就诊多属中晚期,影像学作为其检测的主要手段,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现就影像学诊断胆囊癌的进展作一综述。
综述了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研究状况、结构特征、种类、合成方法及其催化作用,特别指出了它在合成氨工业中的开发前景。
<正>"五四"提出了民主与科学,这两点确实抓住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命脉,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确实没有民主和科学的传统,"五四"把这两个口号提出来,是非常恰到好处的。直到今天,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