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鱼爱德华菌双组分系统FusKR关键基因功能初步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416784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杀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piscicida,E.piscicid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通过肠道感染各种养殖鱼类,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双组分系统(Two-Component System,TCS)是细菌广泛使用的信号转导系统,它可以响应环境信号参与基因调控网络,在病原菌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作为药物作用靶点的潜力。FusKR是一种重要的TCS,研究表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中的FusKR可以通过感应宿主肠道内的岩藻糖来调节其代谢和致病性,然而E.piscicida的FusKR主要功能尚不明确。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FusKR在E.piscicida中的调控作用,以期阐明FusKR的关键蛋白和作用路径,为爱德华菌病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撑。我们首先分析了岩藻糖对E.piscicida的FusKR关键基因fusK(编码激酶FusK)、fus R(编码调节蛋白Fus R)及其调控的下游基因ETAE_1977(编码岩藻糖转运蛋白Fuc P)的影响。在含有和不含30 m M L-岩藻糖(L-fucose)的LB培养基中分别培养E.piscicida野毒株EIB202,RT-q PCR结果显示,与在普通LB培养基中相比,EIB202在含有岩藻糖的培养基中其fusK基因(P<0.05)、fus R基因(P<0.05)以及ETAE_1977基因(P<0.01)的转录水平显著性升高,L-fucose促进它们的转录表达。我们接下来对fusK基因和fus R基因的功能做了进一步的研究。首先构建了EIB202的fusK基因缺失菌株?fusK和fus R基因缺失菌株?fus R,经过50代传代培养后,缺失掉的基因并没有回复突变,?fusK和?fus R具有遗传稳定性;ΔfusK和Δfus R在SS琼脂培养基上依然呈中央黑色、边缘半透明的菌落;EIB202、ΔfusK和Δfus R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fusK和fus R基因不是E.piscicida的生长必需基因,而在DMEM培养基(无糖)中加入30 m M L-fucose后,Δfus R更快进入生长稳定期(P<0.05);EIB202、ΔfusK和Δfus R的运动性检测结果显示,ΔfusK和Δfus R比EIB202的运动环直径小(P<0.01),fusK基因和fus R基因的缺失均减弱E.piscicida的运动能力。我们分析了fusK基因和fus R基因分别对FusKR的影响。在含有和不含30 m M L-fucose的LB培养基中分别培养EIB202、ΔfusK和Δfus R,通过RT-q PCR分析发现,与EIB202相比,无论是在普通LB培养基还是加入岩藻糖的LB培养基中,ΔfusK的ETAE_1977基因和fus R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显著性降低(P<0.05),无岩藻糖的情况下,fusK基因促进它们的转录,fusK基因也可以通过感应岩藻糖促进它们的转录;与EIB202相比,无论是在普通LB培养基还是加入岩藻糖的LB培养基中,Δfus R的ETAE_1977基因和fus R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1),在无岩藻糖的情况下,fus R基因抑制它们的转录,fus R基因也可以通过感应岩藻糖抑制它们的转录。激酶FusK在EHEC中发挥主要的信号感应和调节作用,我们筛选了E.piscicida的FusK的互作蛋白。我们构建了带有His标签的p ET28a-FusK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将其诱导表达纯化并验证后作为诱饵蛋白,与EIB202菌株总蛋白共同孵育,通过His pull-down试验“垂钓”EIB202总蛋白中直接或间接与FusK结合的靶蛋白。经由LC-MS/MS质谱分析,共鉴定到1285个潜在的与FusK相互作用靶蛋白。进而对这些蛋白质进行GO(Gene Ontology)功能分析、COG(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s)注释和Pathway注释,结果显示,筛选到的互作蛋白中有与E.piscicida毒力相关的蛋白,如Ⅲ型分泌系统(T3SS)和VI型分泌系统(T6SS)相关蛋白,还有多数代谢相关蛋白,如甘油-3-磷酸1-O-酰基转移酶Pls B(参与耐氧化应激),FusKR系统调节E.piscicida的毒力和代谢。针对互作蛋白的分析结果,我们检测了EIB202、ΔfusK和Δfus R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耐氧化应激能力、T3SS效应基因(ese E)和T6SS效应基因(evp J)转录水平差异。通过定量(结晶紫染色法)和定性(DAPI染液染色法)检测EIB202、ΔfusK和Δfus R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显示在6(P<0.05)、12(P<0.01)和24 h(P<0.05)时,ΔfusK和Δfus R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均弱于EIB202,并且在12 h时差异最显著,FusKR系统增强E.piscicida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耐氧化应激试验结果显示,EIB202、ΔfusK和Δfus R经过10 mmol/L H2O2处理15 min后,ΔfusK的存活率低于EIB202(P<0.01),fusK基因的缺失减弱了E.piscicida的耐氧化应激能力,Δfus R的存活率高于EIB202(P<0.01),fus R基因的缺失增强了E.piscicida的耐氧化应激能力。分别在含有和不含30 m M L-fucose的LB培养基中培养EIB202、ΔfusK和Δfus R,通过q PCR分别检测ese E基因和evp J基因的转录差异。结果显示,与无岩藻糖LB培养基培养的EIB202相比,在含有岩藻糖时,EIB202中ese E基因(P<0.01)和evp J基因(P<0.01)的转录水平显著上升,L-fucose促进它们的转录。在无岩藻糖的条件下,fusK基因的缺失抑制ese E基因(P<0.01)和evp J基因的转录(P<0.05);在含有游离岩藻糖的条件下,fusK基因可以抑制ese E基因(P<0.05)和evp J基因的转录(P<0.05),L-fucose对ese E基因和evp J基因转录的促进作用强于fusK基因通过感应岩藻糖信号产生的抑制作用。在无岩藻糖时,fus R基因的缺失抑制ese E基因(P<0.01)的转录,在含有游离岩藻糖时,与EIB202相比,Δfus R中ese E基因的转录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fus R基因对evp J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与fusK基因对其影响相似。综上所述,我们初步研究了E.piscicida新型双组分系统FusKR关键基因fusK和fus R的功能,发现FusKR对其生物被膜形成、耐氧化应激和重要毒力因子(T3SS和T6SS)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在多种病原菌中这些性状参与耐药、抵抗宿主免疫系统并对宿主产生极大伤害,我们认为FusKR双组分系统具有作为靶点来研发新型药物的潜力,本研究为E.piscicida致病机理的研究和防控技术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
其他文献
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引起鸡严重的免疫抑制和各种肿瘤的形成,严重影响了我国养禽业的发展。目前,逐代净化是控制ALV-J感染的有效方法,但由于ALV-J变异速度快,净化并不能完全根除J亚群禽白血病。因此,迫切需求一种能够有效抑制ALV-J的抗病毒制剂,辅助净化,从而更有效的控制此病。鸡β-防御素9(Av BD9)是鸡体内的一种
学位
酸化剂和益生菌是畜禽生产最常用的抗生素替代品,其生物学功效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本课题基于生产性能及蛋品质、肠道形态结构和功能完整性、血液免疫力,评价了二甲酸钾(KDF)和八角土壤源芽孢菌(Iv-Bs)对蛋鸡的单独和联合饲用效果,为其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66周龄海兰褐蛋鸡6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第1组为对照,饲喂基础日粮;第2组
学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是我国淡水养殖中最重要的甲壳类动物之一。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是一种常见致病菌,侵染河蟹后,会引起败血症、掉肢、鳃丝水肿和肝胰腺发黄等病症,河蟹群体中存在易感个体和抗病个体。为探究中华绒螯蟹抵抗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的免疫防御机制,本研究采用实验室人工攻毒试验,建立了中华绒螯蟹感染维氏气单胞菌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探
学位
我国是水貂养殖大国,其中山东省水貂养殖占全国的60%以上。水貂养殖已成为山东省的一大特色产业,也带动了农民致富和山东省地方经济发展。水貂肠炎细小病毒病(ME)是危害水貂养殖业的三大传染病之一,主要引起感染水貂严重腹泻、脱水、甚至死亡,每年给水貂养殖业带来严重损失。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机体内一种重要的先天性免疫防御因子,在正常情况下,干扰素基因处于被抑制状态,一旦接受到病毒刺激,
学位
玉米赤霉烯酮(ZEA)主要来源于发霉的玉米,是由镰刀菌属真菌产生的具有类雌激素效应的毒素,又称为F-2毒素。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由于养殖场或饲料厂对饲料的管理不当,加上天气潮湿,给饲料发霉提供了条件,导致饲料中ZEA的含量超标,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全世界。在所有动物中,猪对ZEA最为敏感。主要表现为类雌激素效应,所以在对ZEA的研究主要偏向于猪的生殖系统,而对猪的肝、胆囊的损伤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试验首
学位
杀鱼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piscicida,E.piscicida)感染鱼类引起爱德华菌病,使鱼类出现腹部积水肿胀,鳍条、腹部及体表出血等临床症状,造成养殖鱼类的批量死亡,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E.piscicida还是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传播者,能够将自身携带的抗性基因传给环境中的其他致病菌,造成新的耐药菌株,给养殖户的用药防治带来了一定困难。已有研究证明,E.piscici
学位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菌,可以导致幼禽腹泻、死亡,成年禽也可长期带菌,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害,并且对公共卫生安全也带来严重的威胁。自2020年7月1日起,中国饲料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我国家禽生产中细菌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尤其是沙门氏菌,作为禽类主要的细菌病原之一,其发病率亦随之增加。因此使用新型抗生素替代品来控制沙门氏菌感染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动植物以及人
学位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作为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伴随着麻辣小龙虾等美食的推广,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其养殖规模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克氏原螯虾血淋巴中含有少量细菌,其中部分细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降低,体内细菌会大量繁殖,容易造成虾的死亡和群体感染,给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了解克氏原螯虾体内潜在病原菌的组成,不仅有助于提高疾病预防效率,也可
学位
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 goose parvovirus,NGPV)引起的短喙-侏儒综合征(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SBDS),是近几年严重影响我国养鸭业的水禽传染病之一。该病死亡率较低,但能造成较高的淘汰率,主要表现为雏鸭发育不良、喙短、腿骨弯曲、羽毛脱落等,严重影响养殖收益。本病病原体外难以培养,相关疫苗的研制受阻,目前只能用小鹅瘟(Gosling
学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世界养猪业的传染性疾病。2013年,我国分离到了一种PRRSV新型毒株,由于这种毒株与PRRSV-2 NADC30毒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