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埋碳素材料高分子凝胶球去除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panphil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海藻酸钠、聚乙烯醇为包埋剂,通过交联反应制备成凝胶球,对粉末活性炭和碳纳米管进行包埋固定,制取包埋碳素材料的高分子凝胶球作为吸附剂,对水溶液中苯酚进行了吸附试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为对苯酚的单组分静态吸附,第二为对苯酚和腐殖酸混合溶液的双组分吸附。第一部分是粉末活性炭、碳纳米管以及包埋粉末碳素材料的高分子凝胶球对苯酚的静态吸附实验。通过对吸附时间、温度、pH值、搅拌速度等影响吸附因素的研究,探讨了吸附机理,并绘制了吸附等温线。通过包埋方法,有效固定粉末碳素材料的同时,制备得到了对苯酚有较高吸附效率的吸附剂,并以包埋碳素材料海藻酸钠凝胶球为例进行了脱附再生实验,吸附剂通过简单的热再生可以重复利用。粉末碳素材料在室温条件下吸附,吸附平衡时间2h,包埋碳素材料的高分子凝胶球在室温条件下吸附,吸附平衡时间6h。粉末碳素材料和包埋粉末碳素材料海藻酸钠凝胶球对苯酚的吸附随着吸附溶液温度的增加,吸附去除率呈下降趋势,当温度升至80℃时,粉末活性炭与碳纳米管的吸附去除率分别下降至73.13%、80.66%,包埋碳纳米管海藻酸钠凝胶球与包埋粉末活性炭海藻酸钠凝胶球对苯酚的去除率分别下降至62.76%、52.23%。粉末碳素材料和包埋粉末碳素材料的海藻酸钠凝胶球对苯酚的吸附在pH2~8的范围内基本不变,当在溶液pH为1的强酸溶液中时,吸附去除率下降明显。转速对粉末碳素材料吸附苯酚基本没有影响,包埋碳素材料海藻酸钠凝胶球对苯酚的吸附在转速为120r/min时达到最大,转速过慢或过快都会延长吸附平衡时间。Freundlich型和Langmuir型吸附等温式都能较好地描述苯酚在粉末碳素材料及包埋粉末碳素材料海藻酸钠凝胶球上的吸附行为,吸附剂的饱和吸附量:AC为123.46mg/g,KCNT为161.29mg/g,SA-AC为98.33mg/g,SA-KCNT为151.52mg/g。包埋碳素材料的海藻酸钠凝胶球对苯酚的吸附用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式拟合更符合实际,K_F值显示用海藻酸钠对碳素材料包埋后减弱了其对苯酚的吸附强度。第二部分是包埋碳素材料的高分子凝胶球对苯酚和腐殖酸的混合溶液进行吸附实验。在室温和中性pH条件下,对不同浓度苯酚和腐殖酸溶液进行了吸附实验,验证了苯酚浓度在0~25mg/L,腐殖酸浓度在0~20mg/L范围内符合吸光度加和性原理,并采用双波长法计算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浓度。通过实验验证,经过戊二醛缩醛反应以后的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包埋粉末活性碳的高分子凝胶球(PVA-Glu-SA-AC)对腐殖酸溶液基本没有吸附,对苯酚溶液依旧有较高的吸附效率,达到了选择性吸附的效果。
其他文献
情感先于认识产生,先于理性分析而存在。现今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孕育出了满足人们多元化精神需要的情感化设计,它以产品设计为媒介,并力求与人们的情感达到完美的和谐。目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提倡人人学习,终身学习。这就要求个体不仅要学会对知识的合理建构,更要掌握和内化获取知识的策略、方法和手段,以及拥有在不断变
刻板印象自被提出以来就广泛引起人们的关注,从第一个外显刻板印象的描述开始,各国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展开了研究。时至今日,人们更多的开始关注内隐态度的形成及其演
尽管国家提出了“体育课适量增加中国武术内容”,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要求,而且武术早已经进入学校。但是,长期以来,学校武术一直没有很好地发挥“继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
纪念性景观作为人类精神的载体,成为景观类型中最为特殊和重要的一支。纪念性景观是有思考、情感、精神和社会功能的场所,是一个回忆往事的地方,一个哀悼的地方,一个沉思和集
为提高兔出血症病毒衣壳蛋白VP60在Bac-to-Bac系统的表达量,本研究使用Hr1、Hr3、WPRE、SV40、CAG、Melt等顺式作用元件及元件组合对pFastBacDual供体质粒进行改造,将改造后
海藻酸钠具有多孔的内部结构和特殊的化学结构,是一种良好的吸附剂和包埋剂。本文采用包埋技术,通过向海藻酸钠中加入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醇、聚氧化乙烯)及粉末活性炭共同制成
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人的综合素质决定未来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国民体质状况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分析,国民体质的改善和增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结
赛珍珠,(Pearl S.Buck,1892-1973)是20世纪中美文坛上颇有争议的女性作家。她热爱中国,一生创作了许多反映中国,特别是以中国农村为题材的小说作品。由于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
1978年至今,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整整30个春秋。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改革进行回顾、总结和必要的审视,是重新认识改革、推动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要求。基于此目的,本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