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摩诃止观》是天台三大部之一,是一部详尽阐明天台圆顿止观思想的著作本文拟对其有关思想进行一些较深入的探讨。
就研究现况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研究天台宗整体思想时对《摩诃止观》的主要思想进行某些揭示和阐释,另一种是以专著的方式对整部著作或其中某一思想进行研究,其中台湾李志夫先生的《摩诃止观之研究》取原文注释的方式,着力甚深。本文的特色是先纲领式概述全书要义,后对作为其核心的“止观”及“圆顿”思想进行研究。
先纲领式概述全书的要义旨在较清晰地整展示《摩诃止观》的构成,而对“止观”思想的具体研究,则涉及到止观的含义、止观与观心、止观与中观、止观与龙树、止观与《法华》、观阴界入与四种三昧等种种关系。
对于《摩诃止观》中止观的含义,本文按多个层次给予划分,讨论了其中“止”与“观”相混的问题,认为智者大师在使用“止观”时实际上是对奢摩他,毘钵舍那,中观实相,教义的不同指称。对止观观心法门中的不可思议境,本文认为是一种果境的不可思议,或更多是理的境界,是就圆顿义立言。“一念三千”是一个颇具争论的问题,本文认为智者大师在表达这一思想中仍遵循空,假,中相融互具的表达方式;至于“一念三千”,则有多种含义,第一层是心具三千世间的构成含义,此为描述境界;第二层是心与三千不一不异,非前非后的不可思议态;第三层是“一念三千”是假名说,本身不可得;第四层是“一念三千”归于中道实相,讲“一念三千”最终是为了说明中道实相。同时也认为“一念三千()不是观法,其实是实相观。本文在讨论止观与中观的关系时,从《摩诃止观》的破法体系入手,认为其破法是从无生门入,在破假中其对象是由单、复、具、绝言见、六十二见(见或)与八十八(用或)及百八组呈的相互融摄的整体。破法依龙树四句,假常依因成假,相续假,相待假方式破。遵循了中观破法,对第二观“破”的味道降低,“入”的味道浓,第三观主破无明,针对破上两观的观智。本文比较了止观与中观的异同,认为止观与中观有同一意趣,破的主要对象“见思二惑”,在表述上《摩诃止观》多从“假空”来讲,中观一般是从“空性与显现”来说,止观更多强调实相,而印藏的中观更注重“缘起性空”。本文也特别提出止观前行与次第的问题,认为在《摩诃止观》中二十五方便,发大心,三十七道品,六度等皆是止观的前行,另对次第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对观阴界入的理与四种三昧如何结合也作了分析。对《摩诃止观》的圆顿义,本文认为是由核心的三谛圆融与前行圆义,观法圆备组成,就要义在于所谓的凡,圣,无明,菩提皆为一实相,在修行中皆应安住于实相中。其内在的理论基础是实相论与互具互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