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腕部骨侵蚀MRI表现,探讨MRI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骨侵蚀中的价值和骨侵蚀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0年5月来我院行手腕部MRI扫描的患者80例,患者均在一周内完善实验室相关检查,其中符合类风湿诊断标准的入选为本研究对象。采用OMERACT对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破坏的评分标准,对磁共振图像进行分析,予以评分。分别按性别和年龄予以分组,使用Mann-Whitney方法分析各组间骨侵蚀的差异。结果符合RA诊断标准的共54例,45例出现骨侵蚀,共发现227处骨侵蚀,最多的一例累及13处骨质。腕部骨侵蚀最常累及头状骨(32/54),其次为三角骨(28/54);手部最常累及第二掌骨头(7/54),其次为第三掌骨头(5/54)。左右侧、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间骨侵蚀总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成像对早期骨侵蚀极为敏感。右侧手腕部骨侵蚀发生率较对侧高,但两侧骨侵蚀总分无统计学差异。性别和年龄可能与骨侵蚀无关。目的通过类风湿关节炎手腕部骨侵蚀MRI表现及临床指标对照研究,寻找骨侵蚀相关的临床指标。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0年5月来我院行手腕部MRI扫描的患者80例,患者均在检查行实验室相关检查,其中符合类风湿诊断标准的入选为本研究对象。采用OMERACT对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破坏的评分标准,对磁共振图像进行分析,予以评分。计算实验室各指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按病程、晨僵、RF+/-、抗CCP+/-、ASO +/-、CRP+/-和ESR+/-予以分组,使用Mann-Whitney方法分析各组间骨侵蚀的差异。结果符合RA诊断标准的共54例,45例出现骨侵蚀。早期/中晚期RA组、CRP+/-和ESR+/-骨侵蚀评分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抗CCP+/-组的骨侵蚀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骨侵蚀总评分与晨僵、RF、ASO未显示统计学意义。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骨侵蚀严重程度与病程、CRP、ESR以及抗CCP抗体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