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地区岩石圈磁场时空变化特征与地震关系的探讨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l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2006~2010年川滇地区9期地磁三分量观测资料并结合该地区地震活动性进行研究。  第一,利用单个地磁台的分钟值数据对地磁三分量观测数据进行日变改正,得到地磁通化值;第二,利用中国地区36个地磁台站的时均值建立NOC模型来消除地磁场的长期变化,得到地磁标准年代的内源场值;第三,建立地磁内源场的曲面样条模型,并通过IGRF建立地磁正常场的球冠谐模型;第四,从内源场中剥离掉正常场,得到岩石圈磁场值。经上述步骤,可获得川滇地区9期的岩石圈磁场值。  计算川滇地区各期岩石圈磁场值及相邻期的变化值,并绘制其三个分量的分布图与变化的等变线图,进一步对岩石圈磁场的分布及时空变化特征给予描述。对比分析岩石圈磁场零偏线的分布与该地区小震活动特征,初步研究零偏线的时空变化与中强地震的对应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川滇地区岩石圈磁场中零偏线的空间分布与中强地震发生地点存在两种对应关系:①零偏线及其附近地区,如在随后集中时间段内发生不少于6次小震,则该区域半年内发生6.0级以上地震的概率非常高:②该地区发生一次5.0~5.9级地震,则震后零偏线经过震中或其附近。  零倾线时空变化分布和中强地震的对应关系与零偏线存在相似的规律。
其他文献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目前大陆内部变形最强烈、地震活动性最强的地区,其构造演化机制一直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处于印度板块向中国大陆北北东向碰撞挤压变形区域
电离层是行星近地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火星电离层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并一直延续至今。已采取的探测手段主要是的就位探测和探测器与地球地面接收站之间的星-地无线
全波形反演是一种基于全波场模拟的数值拟合方法,可以得到地下模型参数的定量信息。波动方程多尺度全波形反演利用地震数据不同的频率成分,通过顺序反演减小了非线性反演中局部
本文分六个章节对GNSS大气海洋探测领域中的地基掩星技术、电离层折射修正技术、海面高度探测技术及海浪探测技术进行了研究与论述。   第一章前言部分重点介绍了GNSS大气
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整个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中国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中国共产党人都是把文化建设摆在重
近十年来关于印度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时间的激烈争论吸引了越来越多地球科学家。在过去的一年里,仅是相关的古地磁研究就有六篇国际文章发表。然而这些数据全部来自印度-雅鲁
内磁层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等离子体波动,它们能与不同种类、不同能量的带电粒子发生共振相互作用。波粒相互作用不仅能散射粒子的投掷角与能量,还能改变粒子的分布函数。准线性
督查工作涉及面广,难度较大,时效性、准确性强。只有把督查工作同其他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督查工作水平,才能取得理想效果。一是把督查工作与信息工作结合起来,增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我体会,树立领导干部良好形象,一定要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