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在人工耳蜗植入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iai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和研究人工耳蜗植入术前/中针电极刺激鼓岬或圆窗龛记录电诱发听性脑于反应(EABR)。【方法】42例不同病因(包括耳蜗畸形、内听道狭窄、脑白质异常、前庭导水管扩大综合征等)、不同年龄的施行人工耳蜗植入的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手术前/中进行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测试。电刺激仪采用人工耳蜗体外言吾处理器连接改装的人工耳蜗植入体。刺激电极包括铂铱合金球电极、鼓岬刺激针电极和神经刺激套管针电极三种。实验分为三组(或三个阶段):第一组(阶段),共17例患者,使用球电极进行圆窗膜电刺激和鼓岬刺激针电刺激圆窗龛和/或鼓岬,球电极刺激作为对照,优化针电极的刺激和记录参数;第二组(阶段),共20例患者,在参数、方法等探索稳定后,进行术中鼓岬刺激针和神经刺激套管针刺激鼓岬和圆窗龛记录EABR;第三组(阶段),共5例患者,在第二组方法及刺激位置均摸索较成熟后,于术前鼓岬刺激针或神经刺激套管针经(跨)鼓膜刺激鼓岬或圆窗龛记录EABR,同时于手术中开放面隐窝后同一刺激针刺激同一位置,再次记录EABR,并同经鼓膜结果作对照。由人工耳蜗处理器连接植入体给予电刺激,Bio-logic Navigator Pro诱发电位仪记录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刺激电极放置方式和位置:1)手术中开放面隐窝后(植入人工耳蜗前),在直视下用球电极刺激圆窗膜、鼓岬刺激针或神经刺激套管针刺激圆窗龛和鼓岬;2)手术开始前,用针电极经鼓膜在其圆窗龛投映区处穿刺,刺激圆窗龛或鼓岬。术中直视下的电刺激位置包括圆窗龛底、圆窗龛上缘、前缘,并根据刺激位置将圆窗龛底分为一组,圆窗龛前缘、上缘分为一组,分别进行统计。植入后再次常规记录EABR。摸索参数,建立方法,对比植入前与植入后获得的波形特点,同时对比两种刺激针所引出波形的特点及规律,并在部分特殊病例进行初步临床应用。得到结果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一组17例病人中,使用脉宽为50或75us的电脉冲,对所有病人分别进行球电极刺激圆窗膜和针电极刺激圆窗龛或鼓岬,其中在球电极电刺激圆窗膜中17例全部引出波形,针电极刺激圆窗龛或鼓岬17例中仅有4例引出EABR波形。在此基础上,我们对17例中的9例分别使用脉宽为50、75和200us的电脉冲,再行圆窗龛或鼓岬针电极刺激,在50/75us脉宽下,能引出EABR波形的为2例,而在200us的脉宽下9例均引出EABR波形。实验发现,不同电极形式和刺激部位诱发的EABR结果存在差异,其中球电极诱发的EABR:V波潜伏期平均为4.30±0.25ms,阈值为189.20±25.80CL,200us脉宽下针电极诱发的EABR:V波潜伏期为4.50±0.39ms,阈值为170.23±13.50CL。V波的引出率最高,其次是Ⅲ波,其余各波引出率不稳定。但针电极刺激诱发出的EABR波形比球电极刺激诱发的波形分化差。在针电极刺激时,尝试改变其它参数,如刺激速率、改用双极刺激模式、叠加次数、增益以及调整高、低通滤波等均未对波形引出率产生明显影响。第二组所有20例患者植入前均记录到明确的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波形,同一病人分别使用鼓岬针和神经刺激套管针进行电刺激8例,单独使用神经刺激套管针3例,单独使用鼓岬针电刺激8例,单独使用神经刺激套管针的外壳针电极进行刺激1例。V波全部引出,V波潜伏期平均4.70±0.58ms;Ⅲ波有10例引出,潜伏期平均2.91±0.45ms,Ⅲ-V间期2.01±0.38ms,反应平均阈值197.00±20.79CL,约相当于电流540uA。植入后有1例内听道狭窄病人EABR波形分化不典型,但NRT波形分化较好,其余19例植入后均获得明确的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波形,V波引出19例,平均潜伏期4.65±0.67ms;Ⅲ波引出13例,平均潜伏期2.66±0.61ms,Ⅲ-V间期2.09±0.51ms,平均反应阈值161.32±20.40CL,约相当于电流260uA。经统计学分析,植入前、植入后的Ⅲ波潜伏期、V波潜伏期、Ⅲ-V间期均P>0.05;术中不同刺激部位之间的V波潜伏期、反应阈值均P>0.05;植入前鼓岬刺激针和神经刺激套管针电极刺激的反应阈值比较P>0.05;在植入前和植入后,无残余听力病人和有残余听力病人的V波潜伏期之间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均P>0.05;植入后50us和200us脉宽下分别记录EABR,V波潜伏期相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别。植入前的反应阈值和植入后的反应阈值P<0.05,植入后50us和200us脉宽下分别记录EABR阈值,统计分析结果为P<0.05,有统计学差别。植入前针电极刺激所需要的神经刺激电流量动态范围较窄,平均约24.6CL,植入后约55CL。第三组,5例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植入前、植入后均记录出易于辨认的分化良好的波形,手术中同一位置同一刺激器再次记录诱发出的EABR波形与经鼓膜刺激获得的EABR波形重复性好,波形可靠,经鼓膜刺激的波形分化较手术中植入前同一位置的波形分化好。【结论】1、人工耳蜗植入前,经鼓膜针电极刺激鼓岬或圆窗龛记录EABR的方法是可行的,经鼓膜电刺激的EABR波形比术中植入前同一位置电刺激诱发的波形分化好;2、植入前针电极刺激鼓岬和圆窗龛记录的EABR,波形分化较术后蜗内记录的波形差,但波形引出率相似;3、在人工耳蜗植入前行针电极刺激时,脉宽和刺激点的位置是决定能否引出EABR波形的最重要因素;4、针电极刺激鼓岬或圆窗龛时,不同的位置之间以及同植入后蜗内刺激所引出的EABR波形可能会有差异,但总的阈值和潜伏期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别;5、不同脉宽下记录EABR,潜伏期基本相同,但阈值不同,脉宽越大,阈值越低,脉宽越小,波形分化越好,50us的脉宽如果能引出波形,其波形最容易辨认;6、神经刺激套管针和鼓岬针电刺激均能高效的引出EABR,两者之间的阈值和潜伏期无明显差别,但引出的波形在同一刺激参数下,神经刺激套管针分化更好,波形更容易辨认。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现有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不足的分析,提出质量管理应该根据“大社会、小政府”的管理模式不断深化改革,并就改革的措施和要求进行粗浅探讨。
随着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建设智慧校园,构建资源共享、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和远程开放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教学
目的:对肝切除和不同范围肝切除术对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肝内胆管结石临床患者56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成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筑业协会(联合会、施工行业协会),有关行业建设协会,解放军总后基建营房部工程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资委管理的有关建筑业企业:
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是指新生儿时期由 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粘膜及巩膜黄染的临床现象。新生儿黄疸可以是生理性,也可以是病理性,
目的:探讨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时应用右旋美托咪啶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0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应用右旋美托咪啶(治疗组)20例,应用利多卡因气管内滴入
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以海底扩张理论为基础,进一步认为海岭顶部涌出的物质不只是向两侧作简单更新和扩张运动,同时存在复杂有序的后续相互力作用。如运用宏观统计的方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肿瘤,国内外研究证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被认为是鼻咽癌的致癌基
研究背景:慢性创面是外科常见疾病,病因繁多、病理复杂,组织再生能力差,愈合困难。在改善全身状态,控制原发病的基础上,目前慢性创面的治疗方式除了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外,主要是
环氧合酶-2(COX-2)在包括头颈部肿瘤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这给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喉癌细胞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