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聚合法制备分离CO2复合膜及成膜过程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wh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捕集CO2是当前最重要的涉及能源和环境的课题之一。捕集CO2的固定载体膜尚处前期开发阶段,还存在因膜材料种类少以及膜内传递机制缺乏多样化而导致的膜性能有待提高问题。界面聚合法制备气体分离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人们对其成膜过程的认识还较肤浅。基于此,本文尝试用界面聚合法制备新型固定载体膜、溶解选择膜及多选择机制膜,同时还对界面聚合成膜过程进行了一些新探索。采用界面聚合首次制备出含叔胺基的固定载体复合膜。以N’N-双(3-氨丙基)甲胺(DNMDAm)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有机相单体,在聚砜(PS)基膜上制得聚(DNMDAm-TMC)/PS复合膜。利用多种测试手段分析了所制膜的结构。使用CO2/N2混合气考察了膜的气体渗透性能,利用红外光谱(ATR-FTIR)表征了气体组分与膜的相互作用,由此分析研究了CO2和N2在膜内的传递机理。研究了各种制膜条件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制膜具有良好的CO2渗透选择性能。对于CO2/N2混合气(体积比20/80)进料,由0.0062 mol/l DNMDAm和0.0226 mol/l TMC所制的复合膜在进料压力为0.11 MPa时,CO2渗透速率为173 GPU,CO2/N2分离因子为70;对于CO2/CH4混合气(体积比10/90)进料,该膜在进料压力为0.11 MPa时,CO2渗透速率为118 GPU,CO2/CH4分离因子为37。首次采用界面聚合制备出含醚氧基的溶解选择复合膜。该膜以聚乙二醇二胺(PEGda)为水相单体,TMC为有机相单体,PS为基膜。利用多种测试手段分析了所制膜的结构。研究了PEGda浓度对复合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界面聚合制备出聚(PEGda-DNMDAm-TMC)/PS复合膜,该膜同时含有叔胺基和醚氧基,从而兼具溶解选择和反应选择(促进传递)机制。利用多种测试手段分析了所制膜的结构。考察了该膜对CO2/N2的渗透选择性能。研究了DNMDAm/PEGda浓度比对复合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CO2/N2混合气(体积比20/80)进料,由DNMDAm/PEGda浓度比为12.4所制的复合膜在进料气压力为0.11 MPa时,CO2渗透速率为190 GPU,CO2/N2分离因子为78。利用视频光学接触角测定仪(OCA)和粒子成像测速仪(PIV)对N-甲基二乙醇胺(MEDA)与均苯三甲酰氯(TMC)界面聚合成膜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观察水相悬滴浸入有机相中的形貌变化,证实界面聚合膜朝有机相生长。研究了多种因素对界面聚合所成膜的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聚合反应产生的界面处水相单体浓度梯度导致界面不稳定性的发生,进而导致膜面凸起结构的形成。这些凸起结构与最终的膜面粗糙度有关。
其他文献
为调节延时、满足系统时序设计要求,印制电路板一般设计有长度相对较长的蛇形走线,并精确地规定了印制导线的允许电阻;同时,随着电路信号传输高速化的迅速发展,要求PCB在高速
借助生物活性测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发酵液中农用抗生素进行追踪监测,探讨了大孔吸附树脂对菌株TJ430发酵液中农用抗生素的分离纯化条件。经过对比试验发现D-101型大孔吸
面对日益增长的核电发展需求,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把新的核电项目定位于第Ⅲ代核电技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第Ⅲ代核电技术的安全性相对于第Ⅱ代和Ⅱ+核电技术的安全性有
<正>2012年,一家完全把Airbnb模式C2C化(Copy to China)的初创公司——小猪短租正式创办。当别人认为国内缺乏足够的信用体系去支撑分享经济模式下的短租生意,并进而选择逃避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方法106例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对日军的宣传工作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施的重要决策之一。中国共产党通过调查研究日军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对日军宣传工作的组织机构,制定相关的宣传政策,并通过艺术
单晶MgO在耐温性、透光率、热导率、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方面性能优异,被广泛用作高温超导等薄膜生长的基片材料,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光学材料。基片是薄膜材料
公众参与决策,是一个关系到政府与公众关系的重大政策实践问题,得到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重视。基于调查问卷的方法,围绕什么参与方式、谁参与、为什么参与,以及参与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餐饮企业的服务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忠诚的顾客成为企业竞争强有力的核心优势。因此,以顾客忠诚为导向、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
<正>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发生在中国新诗坛上声势浩大的"朦胧诗"①论争,影响极其深远。随后中国当代新诗全面展开,有关当代新诗的研究也步入正轨,"朦胧诗"一次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