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金属表面多功能微纳结构涂层的制备及其骨诱导性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用金属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骨修复领域。然而,因金属材料表面惰性导致其植入体内后成功率较低。因此,如何通过表面改性方法,在材料表面构建仿ECM微纳结构和成分的活性涂层,提高材料的骨诱导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研究选用医用金属材料为常见的Ti和AZ31镁合金,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在基底材料表面制备多功能微纳米结构活性涂层,并引入具有良好骨传导性的羟基磷灰石(HA)及良好骨诱导性的生长因子(BMP-2),提高了材料的生物活性、防腐蚀性及骨诱导性,通过HA与BMP-2的协同效应促进骨组织快速修复。论文第二章和第三章以Ti为基底,主要针对其表面惰性,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在其表面制备微纳米结构的聚多巴胺修饰的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聚多巴胺修饰的包裹生长因子的牛血清白蛋白纳米颗粒(PHA/PBSA(BMP-2))活性涂层,并对涂层的理化性能,生物学性能进行表征。首先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出HA纳米颗粒,通过PDA对HA纳米颗粒进行修饰得到具有超强粘附功能的PHA纳米颗粒。另外,通过去溶剂法制备了包裹BMP-2的BSA纳米颗粒,同样通过PDA对纳米颗粒进行修饰,得到了具有超强粘附功能的PBSA(BMP-2)纳米颗粒。然后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在Ti表面制备了 PHA/PBSA的纳米结构活性涂层。并通过XRD、SEM、TEM、激光粒度仪等对制得的各种纳米颗粒进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颗粒形状规则、粒径分布均匀、表面电荷稳定。TEM结果表明PDA成功的接枝在了纳米颗粒表面。通过SEM、力学拉伸、蛋白释放和体内体外实验评价涂层的结构和生物学性能,结果表明该涂层具有一定微纳米结构,厚度在7.5μm左右。该纳米涂层能够长期缓慢释放BMP-2。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层层自组装制备的PHA/PBSA(BMP-2)涂层可以促进细胞的粘附和增殖,BMP-2或HA的载入明显提高了涂层的的生物活性及骨诱导性。说明涂层中的HA与BMP-2协同增强了医用金属的骨诱导性,促进骨组织快速修复。论文第四章以AZ31镁合金为基底材料,针对其腐蚀降解速度快,与新骨生长速度不匹配的问题,借助PHA纳米颗粒的自粘附特性成功在在AZ31表面组装了 PHA活性涂层。并且通过SEM、力学拉伸、电化学腐蚀、体外析氢、蛋白释放和体内体外实验评价涂层的结构和生物学性能,结果表明该涂层均匀致密且具有一定的纳米结构,厚度约1.1μm。PHA涂层可以明显提高AZ31镁合金的耐腐蚀性,延缓了材料的降解。涂层对BMP-2起到一定的缓释效果。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通过PHA纳米颗粒的自粘附在材料表面制备PHA涂层并引入BMP-2,明显促进了细胞的粘附及增殖,提高了AZ31镁合金的生物活性及骨诱导性。本研究为通过表面改性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生物活性及骨诱导性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法。对开发高强度、高活性和高骨诱导性的金属基骨组织修复材料及其临床应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过去十几年,冷分子和超冷分子已经广泛应用到高分辨光谱、冷碰撞、冷化学、量子通信、多体物理及物理常数精密测量等众多领域。科学家们发展了多种制备和操控冷分子与超冷分
本文利用青藏高原地区110个气象站1960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地面台站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究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CLM4.5陆面模式对青藏高原19922010年的模拟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多雪年和少雪年积雪对辐射和能量交换的影响。最后选择WRF模式中不同陆面过程方案(CLM4,Noah-LSM,RUC和NoahMP)进行对比试验,评估
吸附式爬行机器人可以在斜坡上甚至竖直壁面上灵活的吸附爬行,这种吸附爬行的运动能力可以替代人类完成一些危险环境下的工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四足吸附爬行机器人具有更好的复杂环境适应能力和相对简单的机械结构,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将会在民用、航天、工业、海洋、国防等领域得到更多的应用。本文提出一种吸附式爬行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方案,设计开发了机器人控制系统,包括以STM32芯
目的:利用桂枝茯苓丸含药血清对原代分离培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间质细胞功能学的影响,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桂枝茯苓丸含药血清干扰后的间质细胞蛋白中
生物质是一种来源广泛的碳中性可再生能源,可作为清洁、高效、可再生制氢原料。经生物质热解生成的生物质油成分复杂,选取其典型组分乙酸作为研究对象,在蒸汽重整过程中引入O2,进行乙酸自热重整制氢反应。Co系催化剂对水汽变换反应具有较高活性,具有断裂C-C、C-H键的能力,但也会因为积碳、氧化而失活。催化剂反应活性和稳定性是重整过程的重要指标,本文从乙酸转化途径切入,设计了CoxAl3FeyOm±δ催化剂
目的:通过检测心肌梗死大鼠血清中CD34+、CD13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的含量,探究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心肌梗死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动员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
本文使用CSIRO-Mk3.6.0(简称CSIRO)全球模式输出结果,驱动区域气候模式Reg CM4.4,分别在RCP4.5和RCP8.5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进行东亚地区25km水平分辨率、19702099年的模拟试验(简称Cd R)。首先选择参考时间段19862005年对两个模式在中国区域气候态和极端气候的模拟能力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全球模式CSIRO和区域模式Cd R在两种排放情景
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总体提升,国内互联网经济的普及以及人工智能的技术支持,我国物流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然而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仍然面临着整体物流运行效率低、服务质量差以及资金回收慢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难题,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搭建新型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是未来国内物流转型升级的主要趋势。因此,以物流信息平台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利用平台运营策略增加平台自身竞争优势,对平台发展不可或缺
缺血性卒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拥有高死亡率和致残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丁苯酞(Butylphthalide)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特效药。在静脉注射治疗过程中,输液器会吸附药液中的丁苯酞,降低药效。在这一研究背景下,本论文率先采用仿生表面改性技术对聚苯乙烯-b-聚乙烯-co-丁烯-b-聚苯乙烯(SEBS)进行改性,随后接枝维生素E衍生物(TPGS)制备了一类低丁苯酞(NB
锂硫电池由于其活性物质硫具有高能量密度(2600Wh Kg-1)、高比容量(1675mA hg-1)、来源丰富、环境友好且价格低廉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下一代储能体系之一。然而,硫电极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导致硫元素利用率较低,严重影响了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二维过渡金属硫、硒化物(TMDs)凭借其带隙和晶相的可调控性、独特的电学性能,在储能和能源转换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