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和南方低温事件的大气扰动信号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夏季低温和南方冬季低温雨雪冰冻分别是发生在中国北方和南方比较典型的低温灾害性天气事件,极端低温天气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本文利用均一化订正的站点温度、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1960~2008年我国东北夏季低温和南方低温雨雪冰冻事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根据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定义和低温雨雪事件的定义,分别确定了1960~2008年夏季(6~8月)发生的22次东北夏季低温事件和冬季(12月~次年2月)发生的23次南方低温雨雪冰冻事件,并对低温日数、影响范围和低温强度等指数进行了评估,考察了低温事件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东北夏季低温1970年代最多,1980年代以后事件的频次和强度均逐渐减小。低温雨雪事件频次也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1960年代和1970年代较多,1980年代以后逐渐减少。  运用大气变量物理分解方法对事件发生时的位势高度场和温度场进行分解,得到了低温事件的扰动场特征。两类低温事件发生时,高空均对应着负高度扰动和负温度扰动,并且分别在300hPa和850hPa有最强的负值中心,可以作为指示地面低温异常的扰动信号。统计扰动信号在低温事件前期的传播特征,东北夏季低温事件中有21次事件可以找到23个前期信号,这些信号平均可提前7.2天追踪到,分为向西南方向传播的6次和向东南方向传播的17次两组信号。11次南方雨雪冰冻过程是由28次负温度扰动信号移动造成的,平均可以提前11.2天发现其扰动信号,可分为由高纬度向低纬度直接传播和绕高原随反气旋式环流传播的两种传播方式,分别有17次和11次。  研究了扰动信号与1960~1979年南方低温事件的正向与倒向问题。达到第10百分位阈值(10th)定义的南方低温事件在1960~1979年冬季有32次。当温度扰动信号满足持续5天小于-4K时,预报地面低温事件的正确率和命中率都是最高的,分别为53.5%和67.6%。将低温定义所采用的阈值从10th改为20th,则1960~1979年冬季南方发生低温事件的次数增加至65次,空报次数明显下降,命中率明显上升,最高可达89.5%,并且适当地考虑300hPa高度扰动以及扰动信号强度的变化,预报的正确率会更高,可以达到54.2%。
其他文献
气溶胶对气候的总效果是制冷,其影响气候的能力仅次于温室气体。气溶胶对气候的影响分为直接气候效应和间接气候效应。气溶胶间接气候效应是指气溶胶粒子通过影响云特性和水循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低温灾害变化特征,对我国农业合理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气温和降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计
本文利用中国北方地区1958年1月到2009年12月243个气象台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首先采用聚类分析、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方法对降水量进行分区,并讨论分区格局的年代际变化;在
目的 探讨去除型人皮肤成纤维饲细胞系的建立及其重建角膜表层的相关研究.方法 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3种基因
学位
从一些单位的情况看,工作差主要是班子差,有的单位天时地利都曾有过,为什么工作上不去,就是因为缺少人和,缺少正副职的良好配合。一个班子本属同类拉车,而不是寓言中的一个飞
1月28日,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局,总局直属有关单位发出《广电总局关于发布《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
2007年12月13~14日,南京出现一次厚度达600 m的强浓雾过程。浓雾持续了14个小时,其中能见度小于50m的强浓雾维持了4个小时。 本文首先利用大气边界层探空、雾滴谱、能见度、
由于化石能源储量的日益减少及其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生物柴油的开发和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微藻因其生长迅速,油脂含量高,被认为是制备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另外,同陆生油料植物
利用动力学理论和方法,通过考察系统误差的增长来研究可预报性问题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途径,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以往的工作主要是基于线性理论的框架,即忽略误差非线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