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P1促进非小细胞肺癌对厄洛替尼耐药的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其中约85%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对于大多数错过最佳手术时机或发生远处转移的NSCLC患者,分子靶向治疗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厄洛替尼是经典的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广泛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治疗,但大多数患者在用药后8-12月产生获得性耐药,严重降低了药物疗效。因此,厄洛替尼临床耐药问题亟待解决。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是一种Zn2+依赖的肽链内切酶,可分泌到细胞外基质并裂解多种间质胶原。在恶性肿瘤中,MMP1被激活以降解细胞外基质,减弱细胞移动过程中的阻碍,进而促进肿瘤浸润和转移。同时,MMP1还参与G蛋白的信号转导,调控细胞周期和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耐药。通过前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MMP1在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细胞中高表达,且参与细胞增殖,迁移,耐药等多个生物学过程,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表明MMP1在非小细胞肺癌厄洛替尼耐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证明了MMP1与非小细胞肺癌厄洛替尼耐药的关系,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MP1在肺癌组织和厄洛替尼耐药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2.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MP1的生物学功能。3.Western blot检测MMP1在NSCLC厄洛替尼敏感和耐药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4.在耐药细胞中敲低MMP1的表达,再用CCK8检测MMP1对细胞厄洛替尼耐药的影响。5.Western blot观察MMP1对细胞周期的影响。6.CCK8和平板克隆验证MMP1抑制剂Batimastat与厄洛替尼联用对耐药细胞增殖的影响。7.Western blot观察MMP1抑制剂Batimastat与厄洛替尼联用对耐药细胞周期的影响。8.采用耐药细胞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在体内水平观察MMP1抑制剂Batimastat与厄洛替尼联用的抗肿瘤效果。结果:1.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MMP1在肺癌组织和厄洛替尼耐药细胞中均高表达,且MMP1的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2.生物学功能分析结果提示:MMP1可能通过调节细胞生长,凋亡,蛋白质磷酸化和血管生成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来影响肿瘤细胞耐药。3.Western blot结果验证MMP1在NSCLC厄洛替尼耐药PC9ER和HCC827ER细胞株中呈现高表达。4.在耐药细胞中敲低MMP1后,PC9ER和HCC827ER细胞周期受到抑制,对厄洛替尼的敏感性提高。5.MMP1抑制剂Batimastat与厄洛替尼联用后,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抑制PC9ER细胞增殖。6.体内实验结果证实MMP1抑制剂Batimastat与厄洛替尼联用通过抑制细胞周期和血管生成有效抑制移植瘤生长。结论:本研究表明,MMP1具有诱导NSCLC细胞厄洛替尼耐药的能力,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诱导周期阻滞,同时通过调控血管生成,影响非小细胞肺癌对厄洛替尼耐药。本研究为厄洛替尼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新靶点,并提示MMP1抑制剂Batimastat与厄洛替尼联用可有效抑制厄洛替尼耐药肿瘤的生长,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提供新策略。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和目的:血管受损出血后,机体立即启动凝血系统,通过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级联反应产生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使血液从流动状态变为凝胶状态,从而达到止血的作用。整个过程需要凝血、抗凝以及纤溶系统共同参与。生理情况下,机体的这三大系统包含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受多种凝血因子、凝血相关蛋白调控保持动态平衡[1]。凝血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紊乱都可能导致异常的
研究背景:肺癌是当前第一大癌症杀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肺癌发病隐匿,早期没有症状,易于侵袭和转移,大多数患者初诊时即为中晚期,疗效及预后差。肺腺癌致癌基因复杂且具有异质性,靶分子的研究对肺腺癌的精准治疗十分关键。因此,探索肺腺癌生物标志物成为研究的焦点和重点。乳腺癌抗雌激素耐药蛋白1(Breast cancer anti-estrogen resistance-1,BCAR1),属Cas蛋白家族成
背景: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被报道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还在逐年上升。现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射频消融,化学栓塞和多激酶抑制剂。然而,由于其高复发及转移率,HCC通常预后不良。肝癌中存在一小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特征的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与非肿瘤干细胞(Non-cancer ste
学位
研究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WHO预计2030年其将成为第五大致残病因。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室内室外环境污染的增加,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该病在全球呈逐年迅猛上升的趋势[1-4]。COPD患者常常因为呼吸道感染、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下降以及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急性加重住院治疗。当慢阻肺患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时,其行动能力将受到限制,导
实验背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主要的糖尿病类型,T2DM患者并常伴有血脂异常。糖尿病性心肌病是T2DM患者在没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情况下出现的心功能障碍,是糖尿病主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缺乏针对糖尿病性心肌病的治疗药物和手段,有必要深
第一部分:哮喘疑诊患者中FeNO和血EOS的分布及其对可变呼气气流受限的预测价值研究背景:哮喘的疾病特点是反复出现的呼吸道症状和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全世界大约有3.58亿人受到该病的影响。与此同时,许多患者仍未明确哮喘的诊断,诊治的不及时导致他们工作效率下降,生活和心理状态也受影响。诊断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哮喘的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而被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以肝脏甘油三酯(TG)积累为特征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肥胖等代谢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肝病1。嘌呤霉素敏感性氨肽酶(puromycin-sensitive aminopeptidase,PSA)是一种重要的锌金属肽酶,在多种组织中广泛表达。最近PSA被
研究背景:胰腺癌是全世界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导致33万多人死亡,是男女癌症死亡的第七大原因。在所有胰腺癌中,胰腺导管癌(PDAC)是最常见和最具侵袭性的类型,约占所有胰腺肿瘤的90%。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低于5%,主要原因在于其缺乏可行的早期筛查发现和有效治疗的方式。80%-90%的患者在确诊时肿瘤已不可切除,此外,胰腺癌对大多数化疗试剂和免疫治疗效果不佳,手术后长期预后不良。胰腺癌治疗主要有
皮质发育障碍(Malformations of cortical developmen,MCD)是一类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难治性癫痫的主要病因。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和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是皮质发育障碍最重要的两个亚型。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Ⅱb(FCDⅡb)和结节性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