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铁矿型红土镍矿中有价金属的提取工艺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uanhua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品位、易开采硫化镍矿的日益枯竭,褐铁矿型红土镍矿品位低,储量大,其中,镍主要与铁呈类质同象形式,被赋存于针铁矿中,如何合理高效的利用该类型红土镍矿已经成为当今镍冶金行业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镍资源的特点及开发现状,并对当前的各种工艺进行综述。以印尼某褐铁矿型红土镍矿为原料,主要采用还原焙烧-磁选工艺、氯化离析-磁选工艺以及常压酸浸工艺对该类型红土镍矿进行研究,并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1、对红土镍矿还原焙烧-磁选工艺及其最佳条件下精矿、尾矿成分及其XRD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200目矿料为原料,无烟煤作还原剂、用量为矿料的10%,Ca O作助熔剂、用量为矿料的5%,焙烧温度1300℃,焙烧时间90 min的工艺条件下,有价金属Ni、Fe的品位及收率分别为1.25%、41.82%和72.36%、54.1%;由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可知,矿石中部分铁氧化物被还原为金属铁或以磁性铁的形式被富集于精矿中,使得镍的富集表现得不明显,最后导致了无论是铁还是镍,都没有得到有效富集,是镍品位较低的主要原因。2、对红土镍矿氯化离析-磁选工艺及其最佳条件下精矿、尾矿成分及其XRD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200目矿料为原料,以Ca Cl2·2H2O为氯化剂,用量为矿料的14%,以无烟煤作还原剂,用量为矿料的10%,离析温度1000℃,离析时间120 min进行氯化离析-磁选实验,在此条件下,可得到镍、钴的品位及收率分别为1.425%、0.235%和80.2%、83.26%;由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可知,尽管实验中镍品位有所提高,但由于弱磁性的镁橄榄石随金属单质合金进入精矿,导致其并未有大幅度增加。3、采用常压盐酸浸出褐铁矿型红土镍矿中有价金属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为10 mol/L,原料粒度为200目,浸出温度80℃,固液比1:4,浸出时间120 min时,镍、钴、锰、铁、镁的浸出率分别为34.3%、90.67%、64.23%、76.46%、48.12%。其中,镍浸出率较低是因为在酸浸出过程中,镍和铁的浸出特性较为相似,导致浸出率均较低。从镍、钴、锰的浸出动力学研究可知,本实验的浸出过程不符合广泛采用的收缩核模型,而用Avrami方程进行拟合则具有很好的线性,根据Arrhenius公式可以求得浸出过程中镍、钴、锰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7.96、4.00和4.98 k J/mol,三者浸出的活化能值均介于4~12 k J/mol范围内,且浸出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并不明显,综上所述,可以判断出镍、钴、锰的浸出过程受扩散条件控制。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三种不同的红土镍矿处理工艺,采用还原焙烧-磁选工艺回收镍、铁,该方法简便可行,无需消耗溶剂,但耗能较高;与还原焙烧-磁选工艺相比,采用氯化离析-磁选工艺回收镍、钴的工艺,其温度更低,耗能少,且镍、钴收率更高;采用常压盐酸浸出红土镍矿的工艺表明,酸浸对该类型红土镍矿中镍的提取率较低。上述研究结果可为褐铁矿型红土镍矿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对于一些在强度、导电性、耐热性、延展性方面都有较高要求的高端领域,如工业机器人手臂、无人机、电机转子等。现有的高强高导材料都不满足相应的性能要求,而铜银合金在这些方面却展现出了其巨大的优势。本文采用“连续熔炼-上引连铸”的新方法制备了Cu-2Ag合金杆坯、板坯及Cu-3Ag合金板坯。结合固溶、时效、退火、轧制、拉拔等工艺制备了Cu-2Ag合金线材和Cu-2Ag、Cu-3Ag合金板材。利用拉伸试验、
热障涂层是一种多层复合结构,界面是应力集中部位,也是引起涂层剥落的关键原因。粗糙界面形貌能提高涂层的结合强度,但是会引起界面应力集中。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平衡界面微观形貌和应力集中问题开展研究,目的在于探究界面微观形貌对应力应变分布与裂纹演变行为的影响。本文使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热障涂层,利用激光在粘接层与陶瓷层界面构筑沟槽织构,借助拉伸-数字图像相关法实验获得了拉伸过程中涂层表面应变分布,结
Sm2Co17永磁材料具有高的居里温度、优越的综合磁性能和良好的环境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高铁等领域。本论文分别通过熔体快淬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了Sm2Co17基合金条带和磁体,研究了元素添加、烧结工艺、热处理工艺及热变形工艺对Sm2Co17基合金的微观结构、永磁性能、高温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利用熔体快淬技术制备了Sm24.6Co50Fe17.4Cu5.7Z
当前稀土永磁二次资源回收再用具有强烈的迫切性,仅在钕铁硼生产过程中,就会产生约30%的废料,其中含有30%左右的稀土元素。并且,这些产品有使用年限,到期失效,也会产生含有大量稀土的废弃物,中国占比60%以上,且报废量逐年增加,大量永磁废料急需合理处置。此外,在我国市场中,稀土氧化物供不应求,供给缺口逐年扩大,尽管回收利用不能完全缩小需求和供应之间的巨大差距,但从长远来看,回收的二次供应可以满足近5
中熵合金是近年来涌现出的新型金属材料,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传统的等原子比Fe Co Cr Ni和Fe Co Cr Ni Mn高熵合金为FCC结构的单相固溶体,其塑韧性良好,但强度较低,难以满足工程结构材料的使用要求;此外,大量昂贵的Co、Ni等合金元素的使用,极大增加了合金的制备成本,进一步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Fe Co Cr Ni高熵合金的基础上,基于
全过渡族型(all-d-metal)Ni-Mn-Ti基磁相变合金是近几年才被发现的一类新型Heusler合金体系,在磁场或应力驱动下能够发生马氏体相变并伴随有丰富的磁功能性质,包括磁驱形状记忆效应、磁热效应、弹热/压热效应、磁电阻、磁致应变等,在许多前沿领域比如固态制冷都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由于发现时间较短,all-d-metal Heusler合金体系的结构及其物性的研究仍不够完善,因此对al
作为高强度和高电导率铜合金中极具发展潜力的铜合金,Cu-Cr-Zr合金广泛用于电子,电力和交通运输领域。对于Cu-Cr-Zr合金的研究和发展,国外已经生产出成熟的合金牌号产品,中国这些年对于Cu-Cr-Zr合金发展也不断追赶,但我国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生产出Cu-Cr-Zr合金距离国外的合金产品仍有较大差距。在面对上述情况下,我们需要对Cu-Cr-Zr合金成分和加工的工艺继续探究,以期实现合金在组织、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领域不仅需要Cu合金具有优良的强度硬度和导电性能,同时还要确保Cu合金具有高的抗软化温度。本文探究不同Ni、Ti原子比例和Ni、Ti总含量对Cu-Ni-Ti合金性能的影响,包括硬度、电导率和抗软化温度,并结合热力学计算和扫描透射等方法分析了合金的微观组织,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热力学计算得知,Ni3Ti相存在于CuNiTi+FCC+Ni3Ti三相区和FCC+Ni3Ti两相区
铁磁材料是机械制造领域广泛采用的基础材料。特别是装备的主承力结构均由铁磁材料制造,服役时承受极其复杂的工况载荷,这极易产生疲劳损伤,导致灾难性事故发生。如何对铁磁性构件进行定量损伤检测一直是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在铁磁材料的早期损伤检测方面极具潜力,但因其微观物理机制尚未澄清,直接影响了磁记忆技术的量化应用,因此本文从应力及组织结构变化诱发磁记忆现象出发,探索其微观物理机制。本
稀土主要应用于尖端科技和军工领域,是国家战略性资源。赣州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主要产区,稀土开采长期以来其采用的溶浸工艺,剖开原始地表并将大量浸矿液体注入土壤,造成了矿区地表植被毁损,引发水土流失、土壤酸化、沙化等环境问题,植被自然恢复困难,主要依赖人工复垦。由于稀土开采引起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导致复垦植被生长困难、生长状况极差,严重制约着复垦矿区的生态环境恢复。由于植被受外界干扰,自身结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