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枢纽分期导截流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13751412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截流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成败直接影响着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工期和工程造价。因此,对导截流工程的研究一直是水利枢纽建设中十分重要的课题。分期导截流工程中,后期导流需要通过前期已建成坝体泄流建筑物进行泄流。泄流建筑物内水流流态可能为明渠流、有压流或明满流过渡,使得二维模型无法对分期导流工程进行计算模拟。三维模型虽然能够重现分期导截流工程中导流河道及泄流建筑物内流场,但泄流建筑物尺度通常较河道要小得多,这限制了模型的网格尺寸和时间步长,增加了时间消耗,使其计算耗时过长,不适合实际工程应用。施工截流龙口合龙过程中,随着戗堤的不断推进,水流边界条件剧烈变化使龙口处水力条件复杂,对施工截流过程的非恒定流数值模拟难度较大。现有数值模型无法对分期导截流工程导流流场及非恒定流的动态截流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耦合算法和动态边界条件,建立了能够对分期导截流工程截流戗堤实时动态推进过程进行计算的一、三维耦合分期导截流数值模型。模型中,通过求解三维RANS方程及标准k-ε模型模拟河道水流,同时求解一维过渡流方程模拟泄流建筑物内水流过流,从而减少网格数量,降低计算耗时,通过一定的耦合方法将一维模型与三维模型耦合求解。模型中通过动态插值算法在动态边界区进行实时插值计算,实现了截流戗堤动态推进的非恒定流模拟。将模型计算水位、流速及流量值与试验数据、解析解及MIKE和Fluent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计算精度。分期导截流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进行后期导流时通常已建成部分坝体泄流建筑物,并通过坝体泄流建筑物宣泄部分或全部流量。泄流建筑物内水流流速较快,能量较高,自由表面变形较大,且存在自由表面破碎,需采取适当方法对下游消能措施进行必要研究,防止下泄水流对建筑物产生空蚀、振动及冲刷破坏。然而,泄水建筑物内流场复杂性较大,使得基于网格的欧拉方法需要复杂的自由表面捕捉方法来获得水流自由表面,有时还需要在渠道底部或消能区附近加密网格以提高计算结果准确性,造成模型求解困难,且效率较低。因此,本文在DualSPHysics开源代码中引入出入流边界条件,建立GPU加速的三维SPH泄流消能模型,实现了水利枢纽二期导截流工程泄流消能过程的恒定及非恒定流数值模拟研究。由于SPH方法的拉格朗日特性,该模型无需特殊处理既能够自动捕捉自由表面,从而方便地模拟水跃运动中的表面旋滚、自由表面破碎及水流掺气现象。明渠流、局部溃口溃坝及明渠水跃算例数值计算水位和流速值与解析解和试验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模型出入流处理及复杂三维水流运动的求解能力。通过GPU加速度测试,模型GPU相对于并行CPU最大加速度可达12(约等于理论最大加速度)。利用一、三维耦合分期导截流模型对大藤峡水利枢纽一、二期施工导流工程泄流能力与二期截流方案进行研究对比。通过分析一期导流流场和测点流速、水位值,一期导流围堰修建后,上游来流绕过围堰从右岸束窄河床导入下游,围堰的修建造成上游水位的升高和下游水位的降低,右岸束窄河床内水流流速增大,使流场更加复杂,对围堰的冲击破坏作用增加。对于大藤峡水利枢纽二期截流工程,计算结果表明:戗堤轴线与水流方向成一定钝角时垂,龙口过流量更小、低孔分流比更大,龙口最大流速更低,故戗堤轴线应设计为与水流方向成一定角度;综合考虑戗堤龙口流速、上游水位高程及戗堤安全,截流时段应选在1 1月以后,流量小于2380 m3/s后进行截流,此时最终落差2.5m,龙口宽度在30-40m左右时龙口流速最大,约为6.6m/s。大藤峡二期导流工程宣泄水流能力较好,能够宣泄48h洪水,满足施工导流要求。本文基于一、三维耦合分期导截流模型的导流流场和截流方案对比研究,能够为类似实际水利枢纽分期导截流工程的合理设计以及确保施工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采用GPU加速的SPH模型对大藤峡水利枢纽二期导截流工程已建坝体泄水建筑物下游消力池中消力坎对消能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实现了 SPH模型在处理大尺度实际水利枢纽工程泄流消能问题中的应用,为类似水利枢纽工程泄流消能研究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通过比较消力池内含消力坎和不含消力坎方案的速度场、跃趾位置和消能率,消力坎能够显著缩短消力池中高速水流区长度,提高消能效率。然后,将有限体积分期导截流模型与SPH泄流消能模型进行外部耦合,利用大范围有限体积模型获得局部SPH模型上下游耦合边界处的平均水位及流速值,作为SPH泄流消能模型的出入流边界条件,对大藤峡水利枢纽二期截流工程已建坝体泄流建筑物下游消力池内水流运动进行了恒定流模拟研究。有限体积与SPH耦合模型能够方便地对水利枢纽分期导截流工程进行大范围模拟计算,且在存在复杂的大变形水流运动部位能够进行三维无网格模拟,有利于对复杂水流运动的三维细节进行合理模拟分析。
其他文献
聚变能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材料问题是聚变堆关键问题之一。磁约束聚变堆中,高能量、高密度的氘氚等离子体不断进行聚变核反应,释放出高能量中子,诱导结构材料发生嬗变反应,生成大量杂质原子,杂质原子偏聚在晶界区域能够显著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本论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从原子尺度上研究了金属钒和低活化钢中的晶界与杂质He原子的相互作用,阐明了 He原子在晶界上偏聚和扩散行为,以及低活化钢中晶界合金
在子流形理论中,子流形的几何与拓扑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始终是基本的研究课题,并且对理解几何与拓扑这两个领域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了乘积流形中的极小子流形的几何刚性.本文包括了三部分内容且结构安排如下.在第二章中,我们证明了广义柱面Sn1(c)×Rn2中的紧致极小子流形的一系列拼挤定理.事实上,利用不同的几何不变量的Simons型公式,我们分别得到了关于第二基本形式模长的平方、
有机磷酸酯(OPEs)是一类新兴有机污染物,其多被用作阻燃剂、消泡剂及增塑剂等工业产品。由于OPEs是以非共价结合的方式添加到材料中,因此随着OPEs的大量使用,越来越多的OPEs被释放到周围环境中。水体是OPEs的一个重要的汇集区,通过污水管网及河流输入,大量的OPEs被排放到近岸海域中。目前,OPEs在不同营养级的近海生物体内均有检出,然而,OPEs在近岸海洋食物网中的污染水平、生物积累特征及
农村区域住宅为某镇或市或省尺度下的多个农村住宅构成,农村区域宅终端(供暖、炊事、家用电器、照明、生活热水)能耗的预测是探索针对区域农宅节能减排措施、完成高强度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基础。目前,缺少较全面的适用于北方农村的区域住宅终端能耗预测方法及模型,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供暖与用电终端(含炊事)能耗预测方法及模型,炊事能耗预测方法与模型(除电炊事外)的研究为辅。传统供暖能耗预测模型的输入参数量大、所需
光学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学、肿瘤学、遗传工程学及植物学等各领域的生物医学检测。传统高性能光学显微镜存在体积较大、价格昂贵且需要专业人员在实验室操作完成等不足,限制了显微检测技术面向个人用户及基层的现场检测应用。因此开发一种微米级分辨率、小畸变的便携式显微镜,满足现场实时检测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以上检测需求,光学透镜由于性能稳定、造价低廉且原理简单等优点被作为市面上商用
随着人类对世界探索的扩展与深入,所涉猎环境愈发复杂化和多样化,这对光电设备提出愈来愈多的挑战,传统理论所构建的仪器已趋于技术极限,人们进而研究开发新的技术,偏振技术便在近些年来应运而生。然而,相关技术研究不足却逐渐限制着偏振技术的发展,因此,亟需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有所进展。光在散射环境中传输时的偏振特性及其相关技术作为能够促进偏振技术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备受各国研究机构重视。在散射环境中,Mie
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探讨了有限群不变式中的超曲面问题.在研究有限群与其子群不变式的关系时,T-函子被证明是一有力工具.本文研究了T-函子对超曲面的作用.我们证明了在Steenrod代数上的不稳定代数范畴中,T-函子不会增加作用对象的嵌入维数.进而有T-函子在不稳定代数范畴内保持超曲面这一结论.从而可知如果有限群的不变式是超曲面,那么它稳定子群的不变式也是超曲面.反之则不然,本文给
风机基础结构在复杂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分析是海上风电场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对于海上风机三桩基础结构而言,其疲劳分析关键管节点为三平面Y型管节点,该节点为空间管节点,且在服役期承受多种疲劳荷载(如风、浪、流、水位、冲刷等),因此该节点的热点应力往往受反应叠加效应和多平面相互作用影响。各国规范和已发表文献中缺乏对复杂荷载同时作用下热点应力计算方法的系统探讨,也没有对多平面相互作用的定量结论,更没有适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加速发展,基础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在地质条件及其复杂的西南地区,其开发力度和建设规模都不断增加,许多大规模的地下洞室群开挖不可避免。岩体的开挖就会破坏其原有的力学平衡状态,受扰动岩体应力将会重新分布,从而会形成局部应力集中区域,导致围岩较大变形或者诱发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如坍塌、岩爆等。其中,岩爆是脆性岩石地区高应力环境下开挖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破坏形式,其发生时伴随的强烈能量释放及围
地震的发生和地震的强度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了多地震水平和多设防目标的抗震设计思想,但这些方法仍属于基于力的弹性设计方法,难以全面考虑结构进入非线性阶段后的损伤破坏及性能变化,因此近年又提出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通过限制结构在不同地震水平下的侧向位移,实现对地震下结构性能的控制,是下一代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方向。然而,对于多层、多跨的钢筋混凝土(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