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系统的分析与最优控制问题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el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大系统本身维数高、多目标、关联性、分散性、复杂性的特点,它不同于通常意义的线性定常系统.该文对线性定常大系统进行了研究,总体来讲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对线性定常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结构能控和能观测性以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第二,线性定常大系统的递阶控制和分散控制最优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对大系统的研究多用分解——协调的方法,即先将大系统分解成若干子系统,再由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对整个大系统进行协调.对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研究是在假设划分成的子系统是能控且能观测的条件下,通过判定系统连通性来判定系统能控和能观测性.另外也可利用大系统不存在固定模态来判断大系统是能控和能观测的.由于大系统的复杂性,为使系统简化,引入结构矩阵,再引入结构矩阵一般秩和形的概念,利用扩充能控阵的一般秩判定结构系统能控性以及与它结构等价的所有系统的能控性,再由对偶原理,也能得到结构系统及与它结构等价的所有系统的能观测性.对大系统的稳定性的分析,采用"组合系统方法".先将大系统分解成若干子系统且切断它们之间的关联,在判断出这些孤立子系统是稳定的条件下,主要有两种方法分析整个大系统稳定性,即李亚诺夫稳定性分析方法和输入—输出稳定性分析方法,李亚诺夫稳定性分析方法也可分为李亚普诺夫标量法和李亚普诺夫向量法,结论为如果矩阵A或<~>A是M矩阵,则互联大系统在平衡点χ<,e>=0渐进稳定.输入—输出稳定性分析方法是利用小增益定理来判定系统的输入—输出的稳定性.根据对各子系统最优解是否进行协调,将线性定常大系统的最优控制分为递阶控制和分散控制.递阶系统的优化控制可以用分解和协调两个过程来描述.该文用目标协调法和关联估计法求递阶控制,这两种方法均为两级结构且均为开环控制,它们的主要缺点是最优控制轨线取决于系统的初始状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通过关联预估法和摄动法来形成一种独立于初始状态的闭环反馈控制.针对大规模系统的高维数和地理位置上的分散性就要对系统进行分散控制,有N个局部控制站的分散控制能造成信息分散化而失去系统的稳定性.在此给出了固定模态、固定多项式概念,Kalman典范结构等,得到系统分散稳定化的条件为N个局部控制站的分散动态补偿的局部输出反馈规律使闭环系统的所有极点均位于左半复平面,第二步设计优化的分散控制器,其中设计方法有,通过参数优化计算最优分散控制,利用递阶结构计算分散控制,使用关联模型计算分散控制,使用模型跟随器进行分散控制等.
其他文献
在多智能体系统(MAS)中,最集中和关键的问题表现在多智能体的学习及相应的协调合作机制上.我们根据国际上多智能体系统的研究情况,并针对面向管道检测多微小型移动机器人实际
复杂动态网络的研究已经渗透到很多领域,在物理学,数学,生物神经学,社会科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同步问题作为复杂动态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实际系
本文以上海宝钢益昌薄板有限公司罩式炉退火过程为背景,研究了资源受限多步工序并行机器调度问题的建模和优化问题,结合退火炉车间生产调度的实际需要,进行了退火炉优化排产系统
该文详细介绍了实际开发外资分析数据仓库的每个步骤的工作内容、设计考虑和心得体会.首先的工作是应用环境和需求的分析,系统架构的确定,源数据的分析和数据仓库逻辑建模.该
该文就现存的电力营销系统的结构和网络环境,开发了基于Web和数据仓库技术的辅助决策系统.数据仓库是支持管理决策过程、面向主题、而且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它是集成的,也
图像跟踪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军事领域,图像跟踪已经发展成为精确制导领域的一项重要的关键技术.该文主要介绍了跟踪器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实现方法.其中
随着因特网上三维模型数据库的增加,三维模型检索技术已经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当前比较成熟的三维模型检索系统有两类:基于文本检索和基于内容检索。前者需要研究人员为每个三
因特网技术的盛行带来了数字多媒体应用的迅速增长。数字媒体与模拟媒体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但是这些优点也使与数字媒体相关的版权盗用问题显著增加。传统的技术无法进一
该课题以图论和超立方体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图论中的2-着色为方法,对二值模式样本的线性可分性进行寸研究.该文首先概述了模式识别的概念与常用的方法,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背景
该文以中央储备粮赤壁直属库管理监控系统的设计为背景,论述了基于Linux的嵌入式工作站取代传统的工控机为主的现地控制单元在粮库管理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过程以及基于Linux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