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语言学,是近年来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而当前国内的生态话语分析主要集中于生态环境类文本,忽视了非生态环境类文本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新闻报道以其特有的形式和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引导着读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但当前的研究中,鲜有将非生态环境类新闻报道与生态语言学结合起来的研究。
本研究选取英、汉各十篇国内外主流媒体通过网络发布的关于“基因编辑婴儿”的新闻报道作为语料,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元功能理论,运用生态话语分析模式,分析语篇中隐含的生态和非生态特征,以及英、汉此类新闻语篇在语言表征方面的异同及异同产生的原因,挖掘此类语篇对于新闻话语生态和人类基因生态的影响。本研究拟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1) “基因编辑婴儿”此类英、汉新闻语篇使用了及物性系统中的哪些过程类型和参与者角色,体现出何种生态取向?
(2) 人际功能中的语气、情态和态度资源在此类英、汉新闻语篇中如何呈现,体现出何种生态取向?
(3) 此类英、汉新闻语篇中语篇功能如何通过主位系统和信息系统传递生态信息,且传递出何种生态取向?
(4) 语言层面上,此类英、汉新闻报道有何异同?其语言使用特征对新闻语言生态及人类基因生态又有何影响?
通过人工标注与统计,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本研究发现:
首先,英、汉此类新闻报道在通过及物性系统传递生态取向方面的语言特征主要体现在:1)过程类型方面,动作过程(38.76%)、关系过程(30.36%)和交流过程(18.24%)为英文此类新闻报道的主要过程类型,而中文此类新闻报道的主要过程类型为动作过程(38.91%)、关系过程(32.72%)和心理过程(15.22%);2)参与者角色方面,生态有益型语篇中生命体角色(包括人类和人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角色(包括物理性参与者和社会性参与者)都有涉及,而生态模糊型语篇中人外生命体未作为参与者角色1(即话语的出发点和关注点,通常为小句主语)出现。因此,在经验意义上,所选新闻报道中的生态有益型语篇无论在过程类型还是参与者角色分布上,都传递出生态有益型取向;而生态模糊型语篇在参与者角色的选择上,生态意识仍待提高,未见明显的生态破坏型语篇。
其次,在通过人际意义传递生态取向方面,英、汉此类新闻报道的语言特征主要体现在语气、情态和态度系统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此类英文和中文新闻报道均大量使用陈述语气(分别占98.86%和93.38%);而在情态和态度资源属性的选择方面,英、汉新闻报道则呈现不同的语言特征,即此类英文新闻报道多使用中值(41.88%)和低值(50.43%)情态,以及消极的态度资源(57.18%),而此类中文新闻报道则倾向于使用高值(41.14%)和低值(51.77%)情态,以及积极的态度资源(55.38%)。但结合生态场所观对人际意义加以分析,所选英、汉新闻语篇在人际意义上均传递出生态有益型取向。
再者,英、汉此类新闻语篇主要通过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实现语篇意义,传递生态取向,其语言特征体现为:1)在主位结构方面,生态模糊型语篇中未见从生态因素出发的主位,而生态有益型语篇的主位分布不仅关注人类自身,还关注非人类生态因素;2)在信息结构方面,新信息纷繁复杂,却传递的均为生态保护型信息。因此,在语篇意义上,所选的新闻报道中生态有益型语篇不仅较多使用生态因素做主位,而且所呈现的新信息均为生态保护型信息;而生态模糊型语篇虽在信息结构上传递出生态保护型信息,却在主位选择中未关注生态因素,因此传递的生态取向则并不明显,语篇意义分析中依然未见明显的生态破坏型语篇。
最后,英、汉此类新闻报道中的语言特征既有相似点也有差异性:1)相似点体现在参与者角色、语气选择和态度资源类型,以及主位分布情况相似;2)就差异性而言,主要体现在过程类型选择,以及情态类型和态度资源属性选择上。同时,所选新闻语篇中语言使用对新闻生态和人类基因生态都发挥着重要作用:1)生态有益型新闻语篇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与和谐的新闻语言生态相符合;且通过客观描述现实世界发生的事件,生态有益型新闻语篇引发大众及研究者对此类实验的谨慎思考,有利于维护人类基因生态;2)相较于生态保护型语篇,生态模糊型语篇中的语言使用在展示新闻生态和保护人类基因生态上的效果并不突显。
基于本研究的结果和讨论,本文为此类新闻报道如何通过语言传递有益型的生态取向提供了启示,即为发布更多生态有益型新闻语篇,新闻报道者需突出参与者的生态属性,并在主位分布上对人外生态因素给予充分关注。同时,本研究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研究选取英、汉各十篇国内外主流媒体通过网络发布的关于“基因编辑婴儿”的新闻报道作为语料,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元功能理论,运用生态话语分析模式,分析语篇中隐含的生态和非生态特征,以及英、汉此类新闻语篇在语言表征方面的异同及异同产生的原因,挖掘此类语篇对于新闻话语生态和人类基因生态的影响。本研究拟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1) “基因编辑婴儿”此类英、汉新闻语篇使用了及物性系统中的哪些过程类型和参与者角色,体现出何种生态取向?
(2) 人际功能中的语气、情态和态度资源在此类英、汉新闻语篇中如何呈现,体现出何种生态取向?
(3) 此类英、汉新闻语篇中语篇功能如何通过主位系统和信息系统传递生态信息,且传递出何种生态取向?
(4) 语言层面上,此类英、汉新闻报道有何异同?其语言使用特征对新闻语言生态及人类基因生态又有何影响?
通过人工标注与统计,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本研究发现:
首先,英、汉此类新闻报道在通过及物性系统传递生态取向方面的语言特征主要体现在:1)过程类型方面,动作过程(38.76%)、关系过程(30.36%)和交流过程(18.24%)为英文此类新闻报道的主要过程类型,而中文此类新闻报道的主要过程类型为动作过程(38.91%)、关系过程(32.72%)和心理过程(15.22%);2)参与者角色方面,生态有益型语篇中生命体角色(包括人类和人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角色(包括物理性参与者和社会性参与者)都有涉及,而生态模糊型语篇中人外生命体未作为参与者角色1(即话语的出发点和关注点,通常为小句主语)出现。因此,在经验意义上,所选新闻报道中的生态有益型语篇无论在过程类型还是参与者角色分布上,都传递出生态有益型取向;而生态模糊型语篇在参与者角色的选择上,生态意识仍待提高,未见明显的生态破坏型语篇。
其次,在通过人际意义传递生态取向方面,英、汉此类新闻报道的语言特征主要体现在语气、情态和态度系统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此类英文和中文新闻报道均大量使用陈述语气(分别占98.86%和93.38%);而在情态和态度资源属性的选择方面,英、汉新闻报道则呈现不同的语言特征,即此类英文新闻报道多使用中值(41.88%)和低值(50.43%)情态,以及消极的态度资源(57.18%),而此类中文新闻报道则倾向于使用高值(41.14%)和低值(51.77%)情态,以及积极的态度资源(55.38%)。但结合生态场所观对人际意义加以分析,所选英、汉新闻语篇在人际意义上均传递出生态有益型取向。
再者,英、汉此类新闻语篇主要通过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实现语篇意义,传递生态取向,其语言特征体现为:1)在主位结构方面,生态模糊型语篇中未见从生态因素出发的主位,而生态有益型语篇的主位分布不仅关注人类自身,还关注非人类生态因素;2)在信息结构方面,新信息纷繁复杂,却传递的均为生态保护型信息。因此,在语篇意义上,所选的新闻报道中生态有益型语篇不仅较多使用生态因素做主位,而且所呈现的新信息均为生态保护型信息;而生态模糊型语篇虽在信息结构上传递出生态保护型信息,却在主位选择中未关注生态因素,因此传递的生态取向则并不明显,语篇意义分析中依然未见明显的生态破坏型语篇。
最后,英、汉此类新闻报道中的语言特征既有相似点也有差异性:1)相似点体现在参与者角色、语气选择和态度资源类型,以及主位分布情况相似;2)就差异性而言,主要体现在过程类型选择,以及情态类型和态度资源属性选择上。同时,所选新闻语篇中语言使用对新闻生态和人类基因生态都发挥着重要作用:1)生态有益型新闻语篇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与和谐的新闻语言生态相符合;且通过客观描述现实世界发生的事件,生态有益型新闻语篇引发大众及研究者对此类实验的谨慎思考,有利于维护人类基因生态;2)相较于生态保护型语篇,生态模糊型语篇中的语言使用在展示新闻生态和保护人类基因生态上的效果并不突显。
基于本研究的结果和讨论,本文为此类新闻报道如何通过语言传递有益型的生态取向提供了启示,即为发布更多生态有益型新闻语篇,新闻报道者需突出参与者的生态属性,并在主位分布上对人外生态因素给予充分关注。同时,本研究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