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形成机制与治理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LBC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型社交网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催生了一大批移动网络客户端APP,其中就包括微博、微信、论坛等一些自媒体平台,这些平台为自媒体网民提供了畅所欲言的渠道和场所,网民们可以自由地对公共事件、时局或现象等发表观点,或者与异议者展开辩论。与此同时,随着这些交互式自媒体平台的普及,一些潜在的问题也突显出来,在自媒体社交网络中,每个网民都是舆情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舆情的形成速度快,话题热度高,领袖意见导向大,对一些热门话题若不加以引导,很容易形成不利的社会舆论环境,从而造成社会的动荡。如在一些重大的舆情事件中,因网民对其关注度极高,使得这些事件在自媒体网络平台中迅速发酵,并形成了群体极化事件,一些思想极端者、愤世嫉俗者、图谋不轨者诱导舆情走向,甚至有些人趁机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来误导不明真相的网民,从而引发社会的撕裂和对立,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因此,研究自媒体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形成机制对于净化社会舆论氛围、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新闻传播学、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系统科学以及管理学等多种学科,并融合多种模型和方法重点研究了自媒体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形成机制问题。论述了自媒体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生成机制,解析了自媒体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动力学原理和动力机制,构建了自媒体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评价机制体系,并采用多种交叉综合模型对自媒体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程度进行了实证测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自媒体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治理机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剖析了自媒体网络舆情的主客体关系及其“软、硬”空间,解析了其演化发展的进程。基于系统论的视角,本文将自媒体网络舆情平台视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界定了其主客体范畴,剖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主客体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对自媒体网络舆情的空间结构进行了有效划分,探究了自媒体网络舆情的“软硬”空间结构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生命周期理论对自媒体网络舆情演化阶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采用Logistic模型对自媒体网络舆情传播演化进程进行了实证仿真研究。其次,解构了自媒体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生成机制。基于自媒体网络舆情的主客体关系及其空间结构,本文从自媒体网络舆情的生成动因入手,提出了自媒体网络舆情的生成聚焦机制,并对舆情扩散机制及其效应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了自媒体网络舆情螺旋上升模式、自媒体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类型以及叠加效应和扩张效应。同时,构建了自媒体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生成模型,并采用Netlogo仿真系统对自媒体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生成机制进行仿真研究。再次,解构了自媒体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自媒体网络舆情是以无线移动互联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基础的,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和及时性等特点。在明晰自媒体网络舆情语义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语义空间的构成、外在形式及扩散模式,解构了自媒体网络舆情语义空间的互动机制;在此基础上,解析了自媒体网络舆情语义空间的要素及其层次结构,分析了自媒体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影响因素、演化路径及其动力机制,并采用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方法对其动力机制进行仿真研究,同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第四,构建了自媒体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评价机制。在建立自媒体网络舆情系统熵值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了熵值法(Entropy Method,EM)对自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系统的无序化程度进行了测评;然后,采用双链量子遗传算法(Double Chain Quantum Genetic Algorithm,DCQGA)对投影寻踪模型(Projection Pursuit Model,PPM)进行改进,构建了自媒体网络舆情热度等级评价模型,并采用此模型进行了实证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媒体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程度的能量测度模型,同时以“杭州女子失踪案”为例进行实证仿真评价,验证了能量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最后,基于前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证仿真分析,结合当前自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的实际情况及社会需求,本文从自媒体网络舆情的应急管理机制、监控技术体系、治理保障体系等层面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自媒体网络舆情群体极化治理机制,以便为自媒体网络舆情群体极化问题的疏导和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党群关系是政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事关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今天的辉煌成就,从根本上说,就是与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会顺利发展,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自然就会遭受挫折。新时代是我们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时代,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和社情的变化,
学位
桥式吊车作为一类典型的欠驱动机电系统,广泛用于运输各类固、液态货物。其作业任务要求快速运输货物至期望位置的同时,充分抑制负载摆动。然而,桥式吊车系统具有的高度非线性和耦合性,导致作业过程中负载极易产生剧烈摆动;特别是在吊运液体时,负载容器摆动必然伴随内部液体的非线性晃荡,这给吊车安全控制带来巨大的挑战。当前工业桥式吊车大多依赖操作人员手动控制,效率低、成本高、安全性差,因此迫切需要高性能、强鲁棒性
学位
国家形象是一国治理水平的重要反映。高水平的社会治理不但能够维持社会稳定发展,而且能够有效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社会治理与国家形象建构之间相辅相成。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可以不断地推动社会治理实践的发展,而社会治理实践的发展能够为建构良好国家形象奠定基础。全面提高的社会治理水平,表征着国家形象的整体提升。从宏观上来看,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治理体系主要包括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绩效等要素。三者相互作用,共同
学位
原子层厚度的硒氧化铋(Bi2O2Se)得益于高载流子迁移率,良好环境稳定性和合适的窄带隙等优异的特性,在电子和光电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基于Bi2O2Se构筑的异质结在改善逻辑器件短板和拓展功能方面的潜力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尽管Bi2O2Se及其非范德华异质结的电学性质已被广泛研究,但目前仍然缺乏对该材料体系在超快时间尺度上载流子动力学特征的解释,这对于从本征性质层面探索器件的性能极
学位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以及选线、地形和环境因素的制约,出现了一些开挖跨度很大的浅埋隧道,现有研究成果不能完全套用于此类浅埋超大跨隧道,对超大跨隧道尺寸效应、围岩荷载计算法、支护体系承载机理等问题均需要进一步研究。新建杭台高铁下北山四线隧道的开挖跨度为26.3 m(开挖面积大于350 m~2),覆土范围仅为5~57 m。论文以该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理论分析等方法,揭
学位
光纤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温度、应变、压力、震动等外界物理量的监测。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光纤传感器无法避免的会受到多个物理量的同时作用,因此产生参量间的交叉敏感问题,进而影响到传感器在应用测量中的准确度。本论文首先设计了单参量敏感的光纤传感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温度和应变的交叉敏感问题。其次,在解决交叉敏感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可同时测量两个参量的双参量光纤传感器。最后,设计了可同时测量温度、应变及折射率的
学位
轨道电路是组成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安全基础设备,承担着列车占用检查、地-车信息传输、断轨检查的关键作用,是保障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核心技术设备之一。随着我国铁路路网规模的逐步扩大,轨道电路的保有量也随之增长,铁路运输对轨道电路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保障轨道电路时刻处于安全运行状态、提高服务质量及降低运营成本,已成为刚性需求。轨道电路的传统维护方式以
学位
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动态系统,小汽车出行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交通科学领域的普遍关注。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停车问题逐渐凸显,并成为影响小汽车出行的一个难点问题。相比其他交通问题,停车问题的解决更依赖于对出行者复杂行为的分析,以及使用运筹学等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精确高效匹配,和各类停车资源的均衡利用。而基于数量控制的许可证管理
学位
高速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经济大动脉,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备安全可靠、运输高效、乘坐舒适、环境友好的特点,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建设与沿线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中长距离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在我国当前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下,列车高速度、高密度追踪运行将成为高速铁路运营管理的新常态。在国家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背景下,如何进一步缩短列车追踪间隔提升运输效率,并进一步降
学位
随着目前经济迅速发展,城市规模逐渐扩大,面对不断增加的交通出行需求,目前尚没有一个有效的交通管理策略,这就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合理调配道路资源,增加交通通行效率,本文在道路流量控制的基础上,对城市通勤小汽车提出出行预约的概念及方案,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无法准确掌握通勤者出发时刻、路径需求特征的问题,研究基于计算图的通勤小汽车出行计划估计方法,通过设置多层变量间的控制函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