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及其煤灰中稀土元素赋存形态和提取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607915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元素(REY)在工业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传统稀土矿的不断减少和限制开采,导致稀土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全球亟需寻找可替代的非传统稀土资源。煤及煤灰(渣和飞灰)被认为是稀土元素的潜在来源,针对稀土元素含量、赋存形态和回收做了大量研究,但稀土元素回收过程中有害元素再释放的研究不足,对于稀土元素回收的工艺流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针对国内4个典型燃煤电厂的煤和煤矸石及其煤灰,研究了燃烧过程中稀土元素的富集规律和赋存形态,建立碱熔-水浸-酸浸回收飞灰中稀土元素的方法,揭示了碱熔活化飞灰的机理和稀土元素回收过程中有害元素的迁移转化。针对以上研究内容,首先,采用微波消解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煤和煤矸石及其在实验室静态燃烧和电厂动态燃烧产物中稀土元素含量,采用富集倍数、富集因子和质量平衡率的评价指标,研究了电厂动态燃烧过程中飞灰对稀土元素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各个电厂煤和煤矸石及其煤灰中稀土元素的前景系数均大于0.7,紧缺稀土元素含量均大于30%,其中3个电厂飞灰中稀土元素含量高于世界平均含量,具有巨大的回收潜力;飞灰中稀土元素的富集倍数和富集因子大于渣,同时,渣中稀土元素的富集倍数接近于马弗炉静态燃烧灰中稀土元素富集倍数。另外,静态燃烧过程中,调兵山煤矸石、徐州烟煤、三河烟煤和上都褐煤中总稀土元素的释放率分别为10.2%、4.5%、5.2%和8.1%,对应各个稀土元素的释放率介于0.6%和16.7%之间,而动态燃烧过程中,只有调兵山煤矸石中稀土元素Ce、Er、Yb和三河烟煤中稀土元素Nd、Y、Er、Yb、Lu存在轻微的释放,4个电厂其它稀土元素及总稀土元素几乎均保留在渣和飞灰中,说明动态燃烧过程中飞灰对稀土元素具有富集作用。其次,采用顺序化学提取、相关性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X)表征和热力学平衡计算方法揭示了煤和煤矸石及其煤灰中稀土元素的赋存形态。结果表明,在煤和煤矸石中,稀土元素主要以酸溶态和硅铝酸盐态赋存。同时煤和煤矸石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与灰分含量正相关,与挥发分含量负相关。说明煤和煤矸石中稀土元素主要赋存在无机矿物中;在煤和煤矸石燃烧产物中,稀土元素主要赋存在硅铝酸盐玻璃相中,占稀土元素总量的80%以上。燃烧过程中,煤和煤矸石中水溶态、离子交换态、酸溶态、硫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的稀土元素转变到燃烧产物中的硅铝酸盐态。调兵山煤矸石、上都褐煤、三河烟煤和徐州烟煤分别大约有36%、23%、5%和20%的稀土元素迁移到对应燃烧产物中硅铝酸盐态;另外通过热力学平衡计算和SEM-EDX分析表明飞灰中的Al对稀土元素赋存形态起主要作用,同时在飞灰中发现未分解的稀土磷酸盐矿物颗粒,说明煤和煤矸石中稀土元素的矿物颗粒在燃烧过程中仍然以原矿物颗粒分散在飞灰中。然后,采用NaOH焙烧活化-水浸-酸浸提取飞灰中稀土元素,通过热力学平衡计算、TG-MS分析、XRD表征揭示活化反应机理,用ICP-MS分析不同碱灰比和碱熔温度对稀土元素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焙烧活化飞灰的反应温度范围在NaOH熔点(318℃)附近;NaOH可以将飞灰中SiO2、Al2O3、Fe2O3和莫来石转变为溶于水或酸的Na2SiO3、NaAlO2、NaFeO2和NaAlSiO4等;在碱灰比为1.2:1、焙烧温度为318℃的条件下,可以有效分解飞灰中的玻璃相,使飞灰中稀土元素的回收率高达90%以上。最后,基于程序升温热解吸耦合在线汞分析仪的方法分析碱熔活化飞灰过程中汞的迁移转化,同时针对碱熔活化飞灰提取稀土元素过程中,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As和Se,采用ICP-MS测定Pb、Cr和Cd。结果表明,NaOH焙烧活化飞灰过程中,飞灰中汞的化合物Hg2Cl2、HgCl2和HgSO4转化为HgO。同时焙烧过程中,生成的水分使部分HgO还原为单质Hg,加大了飞灰中Hg在低温下的释放;此外,其他有害元素,如As、Se、Pb、Cd、Cr,也在NaOH焙烧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形态的转化。例如,As2O5、As2O3、Ca3(AsO4)2和FeAsO4转化为Na3AsO4。SeO2 和 CaSeO3 转化为 Na2SeO3。PbSO4 和 PbCl2转化为 PbO。CdCl2和 CdSO4 转化为CdO。CrO3、CrCl3和Cr2(SO4)3转化为Na2CrO4和NaCrO2。从而改变了在水浸和酸浸中各元素的浸出特性。如,As、Se和Cr主要保留在水浸出液中,分别占75.16%、92.50%和61.16%,而Pb和Cd与稀土元素相同,全部保留在酸浸出液中。因此,碱熔不仅提高了稀土元素的回收率,同时加大了有害元素的释放,改变了有害元素的浸出特性。这项工作的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电厂煤和煤矸石燃烧过程对稀土元素的富集作用和燃烧产物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特征,而且在碱熔活化-水浸-酸浸获得最高稀土元素提取率的基础上,揭示了碱熔活化飞灰的反应机理和有害元素的迁移转化路径,为控制和减少稀土元素回收过程中有害元素的释放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和指导。
其他文献
理性向来就存在,只不过它不是永远以理性的形式出现而已。作为人类特有的珍贵禀赋,理性从人类诞生起就进入那试图理解和改变这个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尝试之中。特别是理性的启蒙以来,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为自然立法,不再依靠神的启示,能以主体的形象自由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启蒙彰显理性的结果是充分释放了人类的潜能,开辟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天地,但与此同时,大自然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与毁灭,生态危机也严重地威胁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枯竭的威胁。污染物进入水环境通过生态循环,毫无疑问会对人类健康及生态体系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地表水中污染物的有效分离去除和快速检测对于保持水环境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界面性质调控的功能化纳米材料为水体环境修复提供了新契机。固液界面性质包括材料和溶液界面之间的结构和电荷分布,决定了液体及在固体表面上的扩散渗透及溶质
具有超过25%的可比性能的有机-无机卤化铅钙钛矿可能是实现廉价光伏发电的潜在选择。然而,对铅的稳定性和毒性的挑战构成了实施这项创新技术的严重障碍。已经开发了许多技术来提高有机-无机卤化铅钙钛矿材料的稳定性。其中,降低(2D)和混合维度(2D3D)已被证明具有广阔的潜力。二维钙钛矿材料由于其突出的物理化学特性近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由于其所含的大量烷基化合物的疏水性,其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显著增加。然而,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和战略抉择。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升西藏区域竞争力、促进西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西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强西藏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
微塑料普遍存在于水土环境中,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平原地区河湖系统中微塑料组成特征及迁移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对江河源区等高海拔地区流域的微塑料组成及变化规律认识较少。本研究基于在青藏高原地区典型流域采集的152个样点的地表水(淡水湖、盐湖、城市河流、乡村河流和农业渠道等)、沉积物和土壤样品(覆膜农田、大棚农田、露天农田、草地),分析了青藏高原水体中微塑料的丰度、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信息安全的重要保护手段之一,信息隐藏是在不影响载体使用的前提下,将额外信息嵌入到载体,以实现版权保护、隐蔽通信和内容完整性认证等功能。可逆信息隐藏技术允许授权用户在正确提取额外信息后无损恢复原始载体。由于这种特性,可逆信息隐藏技术在军事、医学、法律等对原始图像内容变化敏感的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研究基于像素相关性的图像可逆信息隐藏算法。利用原始
在众多利用太阳能的领域中,基于光催化还原技术的光能-化学能转换被认为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实现高效光催化分解水制备高热值的氢气是当前材料与能源领域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作为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的核心,高效、稳定和低成本光催化剂的设计和开发成为研究热点。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为一种典型的二维聚合物半导体,具有合适的能带结构、良好的稳定性以及独特的电子结构,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光催化半导体材
随着纳米技术和微机电系统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强化纳米尺度下的传热冷却。纳米尺度薄液膜根据存在形式的不同在多种工程应用领域和高新科学技术中扮演着不同强化传热的角色。目前,纳米尺度薄液膜的强化传热机理尚不明确,对薄液膜的研究不够系统,且实验观测难以在纳米尺度下得到清晰明确的结果。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分子动力学模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手段,为研究薄液膜在纳米尺度下的传热和其热物理性质提供
铀是核工业发展的关键元素。对水中铀的高效富集与提取在环境修复和铀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战略意义。探索并开发先进材料及方法,对水中的铀进行合理的提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吸附法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效果良好等特点在众多提铀方法中备受关注。吸附剂的制备是吸附法的核心技术所在。为了提升吸附剂的提铀性能,一般需要对材料进行结构的优化和功能化改性。本论文中,通过引入与铀能特异性及高亲和力结合的
从机械设备上采集到的振动信号中包含着大量与设备运行状况相关的信息,如何有效地处理复杂的非平稳信号对于机械设备的健康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工程实际中,受机械设备自身复杂的结构及运行工况的影响,当故障发生时,缺陷信号往往表现出复杂的非平稳特性且受到噪声的影响。时频分析技术通过时域和频域两个方向上的联合分布来表征非平稳信号的时变特征,在许多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机械设备故障信号的复杂性,传统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