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氮互作对红花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3398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卫红花为试验材料,研究水氮互作对红花农艺性状、干物质及氮素积累、相关酶活性以及品质产量的影响,为红花高产优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采用旱作棚盆栽方式,水分设置3个水平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W1(35-40%)、W2(50-55%)、W3(65-70%);氮素设置4个水平分别为N1(0 kg/hm~2)、N2(120 kg/hm~2)、N3(240 kg/hm~2)、N4(360kg/hm~2)。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研究了水氮互作对红花的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积累利用的影响。发现随着生育期的进行,红花株高和干物质量逐渐增大,主茎粗先增大后减小,现蕾期后,干物质积累中心向蕾部转移。土壤中水分含量的增加,红花株高和主茎粗逐渐增大。在低施氮水平下,土壤中水分含量的增加,红花的干物质量先增大后减小,在高氮条件下,则是逐渐增大。在低水条件下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红花的株高和主茎粗先增大后降低,干物质量逐渐增大。在W3N2处理下,红花的株高最高为104.68 cm;在W2N4处理下,红花的主茎粗最大为8.92 mm;在W3N4处理下,红花的干物质量最大为71.93 g/株。2.研究了水氮互作对红花水分及氮素利用的影响。发现在同一水分处理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分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逐渐升高,而氮素利用率则逐渐降低;在低氮条件下,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水分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先增大后降低,而在高氮条件下则是逐渐增大,但在相同施氮处理下,随着土壤水分含量增加,氮素利用率逐渐增大。随着生育期的进行,红花植株的氮素积累量逐渐增加。在同一水分处理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红花植株的氮素积累量逐渐增大。在低水条件下,施加氮肥显著提高了红花植株的氮素积累速率,增加了红花植株的氮素积累量。在W3N4处理下红花的氮素积累量最大为1.22 g/株。氮素积累与分配的情况与干物质相似。3.研究了水氮互作对红花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发现水氮互作显著影响了NR的活性。在低水条件下,随着施氮量增加,叶片中NR活性逐渐增大,在高水条件下则是先增大后减小。在同一施氮处理下,随着土壤中水分含量增加,叶片中NR活性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红花生育期的进行,红花叶片中SOD、POD的活性先增大后减小,MDA的含量逐渐增大。增水和增氮均显著提高了SOD和POD的活性,降低了MDA的含量。在W2N3处理下叶片的NR活性最大为7.91μg/g/h;在W3N4处理下SOD和POD活性最大分别为230.11μ/g和158.86μ/g/min,MDA含量最小为3.49μmol/g。4.研究了水氮互作对红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发现水氮互作显著影响了红花的产量,施加氮肥和增大水分含量均显著提高了红花籽粒和花丝的产量。在W3N4处理下,红花籽粒和花丝产量最大分别为24.33 g/株和1.73 g/株,但与W2N4处理差异不显著。水氮互作对籽粒中蛋白质、脂肪、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土壤中水分含量的增加,籽粒中蛋白质的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减小,脂肪和淀粉含量逐渐增大;在低水条件下,增加施氮量,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是先增大后降低,在高水条件下,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大,而脂肪含量依旧是先增大后减小。在同一水分处理下,增加施氮量,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大,而淀粉含量则是先增大后减小。在W2N4处理下,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最大为20.76%;在W3N2处理下,淀粉和脂肪含量最大分别为15.29%、42.60%,但在W1N4处理下,可溶性糖百分含量最大为3.85%,但与W2N4处理差异不显著。在W2N1处理下,红花花丝中总黄酮和HYSA的含量最大,分别为2.56%和3.16%,但与W3N4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且各处理下花丝中HYSA的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
其他文献
明确不同形态氮肥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互作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为提高夏玉米养分吸收,降低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氮肥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及土壤N2O排放的影响。本试验为双因素试验,于2018年和2019年夏玉米生育期设置两个不同氮肥处理(NH4+-N:硫酸铵和NO3--N:
学位
栽培黑麦(Secale cereal L.)属于禾本科黑麦属,是一种有价值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也是小麦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其生育期、株高和产量等性状与环境中的光密切相关。光敏色素是一类红光、远红光受体,参与调控植物的种子萌发、株高、避荫性反应和开花等适应性反应。在其它作物中,通过修饰光敏色素信号转导途径改良作物已有报道。而黑麦在生产中植株较高,易倒伏,严重影响了黑麦的产量。光敏色素促进植物光形态建成
学位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先进行常规治疗之后应用自拟理气汤配合芒硝外敷,观察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分析其临床治疗的疗效性以及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快速恢复提供可行的治疗方法以及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依据本研究中纳入及排除标准的要求,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将72例需要LC术的患者分配到治疗、对照两组,每组患者人数都为36人。对照组在术后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比对照组
学位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地黄生长、生理特性和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对地黄不同品种的种子进行干旱萌发实验,根据萌发率、抗旱指数等指标筛选相对耐旱品种,进一步对实生苗进行干旱处理,分析干旱对地黄苗期生理的影响,同时设计大田盆栽实验,利用控水法对地黄进行干旱胁迫,测定叶绿素、抗氧化酶活性及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并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地黄响应干旱胁迫的相关基因转录特性,对筛选出的与干旱相关的基因进行克隆、序列特征
学位
目的:观察升陷保心汤加减治疗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慢性心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时间点在2021.01-12月吉林省中医院心病疗区及门诊,被诊断为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规范治疗,试验组给予西医规范治疗加升陷保心汤加减治疗。同时根据合并症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
学位
为探究氮肥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对小麦的增产提质效应,于2019-2021年两年度分别在河南省4个土壤基础肥力不同的地点进行试验,以强筋小麦丰德存麦5号和中筋小麦百农207为供试材料,设置0、180、240和300 kg·hm-2 4个施氮水平。研究了不同土壤肥力下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调控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氮对小麦灌浆期生理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高的SPAD值有利
学位
为探究不同施氮量对玉米穗期高温胁迫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指导玉米合理施氮实现抗逆稳产。2020和2021年连续两年在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郑州农业气象观测站综合试验场(34°43’N,113°39’E)开展田间试验。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温度为主区,品种为副区,氮素水平为副副区。温度设置大田常温作为对照,高温处理采用薄膜覆盖棚架,选用广泛种植的耐热型品种郑单958(ZD958)和热敏型品种先玉335(
学位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之一,经历两次绿色革命后水稻产量稳步提升,水稻遗传改良的目标也由高产转向高产优质兼顾。垩白是稻米最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直接影响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以及蒸煮食味品质。因此,开展水稻垩白QTL定位研究,对克隆垩白控制基因,阐明垩白遗传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室前期研究以低垩白粳稻材料水晶3号和高垩白粳稻材料拉木加构建了F2分离群体和BC1F2群体,并分别以这两个独立的分离群
学位
小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每年在3.5亿亩左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小麦高产稳产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气候多变,每年春季倒春寒天气时常发生,小麦在应对倒春寒的基础理论支撑严重落后,急需对小麦响应倒春寒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开展深入研究。低温尤其是倒春寒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鉴于此,课题组前期对我国不同类型小麦品种构成的关联群体进行连续7年的
学位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四碳非蛋白质氨基酸,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在植物中,GABA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和器官中。正常生长的植物中GABA含量变化较小,当植物受到高温、干旱、冷害、机械刺激等逆境胁迫时会引起GABA的大量积累,近年来其在逆境胁迫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以豫禾988(低氮低效型)和郑单958(低氮高效型)两个玉米品种为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