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赦宥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un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赦宥之法自古有之,西汉时进而形成比较完备的制度,构成当时国家司法制度的一部分。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更广泛地搜集了人物传记中的材料,从历史学的角度,尽量全面地阐述两汉赦宥得到频繁实施的社会思想基础,以及其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并揭示其在两汉社会中所起的客观作用。
  文章由研究综述一节、正文四节及结语组成。
  第一节“前人研究综述”主要是回顾前人的研究情况。其中重点介绍了马端临、沈家本、徐式圭等学者所取得的成果。
  第二节“大赦渊源考论”首先说明了古代赦宥的基本形式,指出大赦是最主要的一种赦宥形式,因而有必要进一步考察其渊源。通过考证认为,我国西周社会已经有了较为具体的赦宥制度,在此基础上而有春秋初期的“肆大眚”,春秋后期及战国时的大赦。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西周时期的“明德慎罚”思想一直是其主导思想,而由此发展的“修德”思想更是促使了大赦这种特殊的赦宥形式的出现。
  第三节“两汉赦宥制度的确立及实施的历史背景及社会思想基础”,主要以两汉大赦的实施来揭示赦宥在两汉得到频繁实施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思想基础。其历史背景主要是西汉初期的统治者鉴于秦灭亡的沉重教训,希望以赦宥措施来招抚流亡,恢复社会生产,从而稳定和巩固新建立的政权;而其后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及农业社会的农本思想,又为赦宥制度的厉行不废提供了思想保证。从对赦宥实施的社会思想基础的探讨,可以看出由某个具体事件引起的赦宥,其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多重动机。
  第四节“两汉赦宥实施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大赦措施在两汉的执行情况,指出大赦在当时的执行力度是颇大的,而并非流于形式,因此在两汉社会有着广泛的信誉度;二是赦令的时效问题,认为“赦前事”不得追究是赦宥遵循的一般原则;三是大赦的制限问题,认为大赦在西汉制度化以后,大赦的制限亦随之产生,一般情况下,那些被认为是严重危害了统治秩序的殊死罪是不予赦免的,但是从两汉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这一原则并未得到真正贯彻,尤其是统治者在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的时候。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探讨,可以看出赦宥制度在两汉实施过程中,实际上是“制”与“权”的结合。
  第五节“两汉赦宥的社会影响与作用”,从两个方面阐述了赦宥在两汉社会的客观作用。首先在动荡时期以及统治出现严重危机时,赦宥能有效地安定人心,稳定社会,但是频繁而无节制的赦宥,却是促使东汉统治秩序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赦宥措施能作为一种有效的军事手段,一是通过大规模地释放囚犯而能迅速集结军事力量,二是在镇压地方的叛乱之时,亦能有效得瓦解叛军的军心。
其他文献
中法战争结束后,中越之间的宗藩关系不复存在。法国将越南变为其保护国,并以越南为跳板,欲借助铁路建设加强对中国边境的渗透。1885年中法签订《越南条款》,条约提出:“日后若中国酌拟创造铁路时.中国自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惟彼此言明,不得视此条系为法国一国独受之利益”。法国对清政府施加外交压力兼以军事威胁,争夺龙州铁路与滇越铁路建设权,掠夺滇越铁路管理权。而英国与法国进行秘密协议,由两国共同开发云南、
学位
在川甘交界的高山沟壑中生活着一群神秘的白马人,人口总数约有两万人,集中分布在四川平武县、九寨沟县和甘肃文县等地。白马人拥有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近年来,在文旅融合、民族地区谋发展的背景下,白马村寨旅游业发展迅速。少数民族文化因其生态脆弱性和文化脆弱性,民族旅游的开展势必会对白马人的民族文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本文运用文化基因、文化分层、舞台真实等理论,采用实地考察
学位
庞籍虽然在仁宗朝官至宰相,但其家世并不显赫。入仕时,其家庭正处于由平民向官宦家庭的过渡阶段,而庞籍科举入仕与仕宦有力地推动了家族的发展,使家族繁荣达到顶峰。此过程中,除庞籍较强的为政能力外,庞籍的交游与姻亲关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庞籍去世之后,家族逐渐走向衰微,主要是因为家族后继乏人;此外,宋朝后期党争亦不利于其家族的发展。庞籍的政治活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早年的科举入仕与初入仕途,此阶
学位
对于英国崛起的过程中,苏格兰灰龙骑兵团是一支很难被军史研究者忽视的英国骑兵部队。回溯其组建之初的17世纪后期,英国政府内有苏格兰局势不稳、宗教矛盾尖锐的危机,外有欧陆强敌环绕。由于受到日益增加的国内外压力,共主邦联有分崩离析的危险。此时,英国陆军借鉴外国军事经验,组建一支新式龙骑兵团,以维持地区稳定和国家统一。因此在其早期战史中,苏格兰灰龙骑兵团长期执行清剿叛军的军事任务,成为英王“以苏格兰人治苏
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1703-1791)是18世纪英国基督教(新教)思想家,也是英国国教会(安立甘宗)牧师、循道会(循道宗)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跨越了整个18世纪。这一时期的英国,占主导地位、享有特权的国教会与政治上保守力量结盟,但由于光荣革命带来的宗教宽容,英国也有大量的非国教宗派蓬勃发展,政治形势的稳定和中产阶级的崛起使得这一时期英国的关键政治问题变成了社会和经济问题,而教会几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战争的持续演变,国民政府建立了战时统制经济体系,通过机构调整与法令颁布确保统制经济由制定走向落实,并利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对商会的管制,充分发挥商会在资源与流通领域的生产、分配与交易作用。  在政府与商会的合作下,统制经济在保证粮食供给、促进工业发展、支持国货及增加政府财政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对于实现“抗战建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商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又不全是合作与配合,双方
学位
宋代社会是我国历史上快速发展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趋于兴盛。此时的宋代笔记文献资料反映面极广,包括但不限于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各地民风民俗、当时的政治事件等等,以宋代笔记文献为基础,以行业俗语为切入点,采取宏观考察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宋代行业俗语的类型、特点和作用等进行分析探讨,以呈现宋代社会丰富多元的面貌。  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四个部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内容、
学位
二战后,基于经济重建的需要,以弥补国内劳动力的短缺,英国在1948年颁布《英国国籍法》,开始实行宽松的移民准入制度。于是,大量亚非拉移民涌入英国。然而到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外来移民在住房、就业等领域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利益而遭到敌视和歧视,并由此引发了外来移民和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冲突,特别在整个20世纪60,70年代,英国的经济停滞不前,国内失业问题严重,移民的失业人数更是居高不下,英国政府一方面
石普是北宋前中期武将,其主要活动时间为太宗朝中后期至真宗朝中后期。石普出身卑微,其祖父仅为后周铁骑军使,父亲石通为不著史册的太宗潜邸旧僚。石普少年时即跟随父亲成为太宗潜邸旧僚,并以谨信见亲,太宗即位后补内职入仕。石普大器晚成,入仕后十余年才转型为武将身份,以捕盗贼立首功。之后在太宗的恩宠及自身的努力下迅速擢升,于真宗朝大中祥符年间位至节度使。石普一生战功颇多,对内两入川蜀平叛,对外屡次与辽军作战。
学位
西北航路的开发源于大航海时代,是英国转向海洋寻求发展的重要环节。15世纪,虽然都铎时期英国的经济得到一定发展,政局也趋于稳定,英国逐渐向君主专制国家转型,造船技术和综合实力得到增强。但英国仍面临内忧外患的威胁,英国与汉萨同盟在地中海地区的海上竞赛、海外市场安特卫普的衰落、加莱的丢失、国家财政紧张以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垄断。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过渡期的英国也跃跃欲试,跻身于航海国家行列。  自约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