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及行人感知的室内导航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3yo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中大型建筑的数量显著提高,内部构造也日益复杂。面对这种错综复杂的室内环境,寻路作为人类基本的空间活动,其难度在不断加大,以寻路为目的的室内导航具有广阔的受众与潜力。“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从人的需求出发,关注人们在日益复杂的室内环境下对导航环境的感知,提高人们对室内导航服务的接受程度和满意程度,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行人导航方式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室内导航包括紧密相关的三个环节:室内模型构建、室内精确定位及室内路径规划。在精准的室内定位技术支撑下,室内模型构建与路径规划算法将是室内导航的关键所在。然而,目前对室内导航的研究在这两个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现有的室内空间模型大多是基于室内环境的二维表征或对三维框架下无室内空间要素的建筑物进行空间划分。少有研究讨论三维环境中细粒度和上下文感知的空间划分。同时,现有的方法忽略了人类行为对可导航空间变化的影响,而人类与室内空间要素的交互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不断地改变着室内空间的可导航性。(2)现有的室内空间框架及导航方法大多都忽略了导航用户的维度属性,隐含地将用户视为室内平面上的一个点。然而,由于复杂的室内环境,即使在相同的导航场景中,个体之间不同维度的差异也会导致路径选择的不同。因此,忽略用户的维度可能会导致已规划好的路径因为室内障碍物而缺乏足够和舒适的空间来进行所需的移动。(3)现有的导航路网缺乏具有尺度特征的视觉呈现,忽略了导航用户对导航路网和导航路径的认知与记忆特点。实际上,现有的视觉指标也仅仅依靠道路本身的独特特征来吸引人的注意,而对视觉注意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视觉竞争关系缺乏关注。因此,已有的评价指标通常可以被认为是在局部尺度起作用的自显著性指标,忽略了全局尺度下的认知层次,这导致了这些指标对网格状路网的识别能力较差,无法应用于大型网格状的室内路网。路径规划算法也大都使用单一的最短路径算法,不利于用户对导航路径的认知与记忆。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验研究进行了相关验证:(1)针对现有室内导航空间划分框架的动态化表达的不足,提出一种动态空间划分框架。该框架能通过考虑人的行为规则和人对环境的感知来灵活定义不同的可导航空间。具体内容包括:研究室内导航环境动态变化的原因,分别从细粒度与粗粒度的角度定义室内空间要素的从属关系与使用属性,以确定其可用性和交互空间的可导航性;设计重叠子空间重新划分的规则,重构出具有多重语义的无重叠子空间并确定其可导航性;判断导航用户在不同尺度上对可导航空间的影响;利用不同粒度的子空间,发展一种从粗粒度到细粒度的可导航空间生成方法。(2)针对现有室内导航对用户维度考虑的不足,提出一种定制化的顾及行人维度的可导航空间生成方法。该方法通过定义和考虑室内用户在三维空间中的物理特征,为用户生成定制化的可导航空间。具体内容包括:分析和定义导航用户的客体空间;根据室内空间要素的功能、位置、大小和使用者所占的空间,确定其交互空间;通过将不可导航的交互空间与所有的客体空间视为障碍,研究一种障碍物间狭小间隙(用户无法舒适通过)的生成方法,并依此生成顾及行人维度的可导航空间。(3)针对现有的室内导航对导航路网视觉表达的不足,提出一种室内导航路网的视觉分层方法和相对应的路径规划算法。这些方法利用人类的视觉注意机制,增强网格状路网的视觉特征,为用户构建心理地图及记忆路径提供帮助。具体内容包括:通过模拟视觉注意机制,研究局部与全局尺度下几何竞争因素和心理竞争因素对人类视觉注意力的吸引程度;构建面向路网的互显著性度量框架,以提高网格状导航路网的视觉识别能力;发展一种基于视觉显著度的层次化方法及路径规划算法。(4)本文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动态空间划分框架能在室内环境中为特定用户提供合适的动态的导航空间;提出的可导航空间生成方法可以为不同维度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自适应导航空间和导航环境中的友好路径;提出的视觉分层方法能够模拟人眼对网格状路网的感知,且生成的导航路径符合用户的认知习惯,可以帮助用户记忆路网结构及路径。
其他文献
从1906年美国San-Francisco地震算起,历经110余年的努力,现代地震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在1933年3月10日美国Los Angeles地区发生的Long Beach地震(Mw=6.3)中记录到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后面简称地震动记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近百年来全世界已经收集到数以十万计的地震动记录。这些记录为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了极丰富的地震动数据集,目前最常用的选取输入地震
软土在我国分布广泛,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软基处理成为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电动化学加固方法通过排水固结和离子迁移形成化学胶结作用来提高软基强度,相较于其它传统的软基处理方法,具有处理工期短、强度提高显著、均匀性好等优点。但目前针对电动化学加固机理的研究尚不完善,工程应用也鲜见报道。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微观机理分析和工程实践,确定了该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取得的成果
随机有限断层模拟方法是目前地震工程领域最重要的近场高频地震动的模拟方法,是结构抗震设计地震动输入最重要的数据来源之一,能为目标地区的灾后救援和重建提供一定的依据。严重的震害损失迫使各国政府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关注,近场地震动预测也成为地震工程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在地震动模拟中,震源谱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对模拟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拐角频率又是震源谱中频率成分的体现,决定合成结果中频
地震预警技术旨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目标区之前提供预警信息,从而为地震应急措施抢得时间以达到减灾效益,而在发震初期即对地震后续可能造成破坏的区域范围(潜在破坏区)进行快速预测,一直是地震预警系统精确发布有效警报的前提和难点。对于潜在破坏区的预测,一部分研究是基于预测的简化断层模型,依据地震动衰减规律完成对震中及周边区域地震动强度的预测,然而受到大震低估和确定模型耗时长等问题影响;另一部分是围绕台站处P
电磁式地震模拟振动台是拾振器校准及模型结构抗震的重要实验设备,振动台波形复现精度对拾振器校准及模型结构抗震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迭代学习控制和模糊控制技术在这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小型电磁式地震模拟振动台控制器参数优化算法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智能优化算法提高算法收敛精度、收敛速度及逃离局部最优解能力,实现对控制系统参数的整定,提高电磁式地震模拟振动台对地震波
季冻区分散性土分布广泛,我国东北松嫩平原,美国西北部、密西西比河沿岸和加拿大中南部地区均分布着分散性土。分散性土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质的粘性土。由于土颗粒中离子之间同晶型替换,土中的钙、镁离子被钠离子所替换使得土颗粒表面薄膜水厚度增大,土颗粒之间的排斥力大于范德华力,使得具有在低含盐量水中散开的性质。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和振兴东北经济,我国在松嫩平原分散性土分布区域上修建了大量道路、水利工程,分散性土造成
传感光纤凭借其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抗电磁干扰、功率损失小、耐高温、耐腐蚀等诸多优势,在土木建筑、航空航天、交通工程、海上平台、燃料能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光纤类传感器在实际工程中感测时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光纤传感同时对多个外部参量(应变、温度、振动等)交叉敏感,直接导致被测量无法直接测得或者采集数据失真。另一方面,不同光纤感测技术各自拥有独立的采集系统,各系统采样频率、触发时间等的不同步造
日益增长的自然灾害风险正在成为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威胁,地震灾害,特别是重大破坏性地震,在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中占有重要比重,新问题和新挑战仍不断出现。结构抗震设计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地震作用的输入问题。随着(超)高层建筑、大跨桥梁等长周期超级工程建设的盛行,其结构的抗震设计是目前抗震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富含低频成分的地震动由于共振作用会导致长周期结构产生很大变形,特别是具有6s~10s自振
日本关东地区位于欧亚大陆板块、菲律宾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是日本人口数量最多且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复杂的地质构造和频繁的地震活动导致关东地区地震危险性较高,同时,也是研究复杂板块构造地震动特征的理想位置。广义谱反演方法可以高效地从地震动数据中分离出震源效应、路径衰减和场地反应,是区域内地震动特性分析的有效手段。近些年,随着观测水平提高,台网的密集布设为日本强震动数据的反演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我国农村民居的抗震性能普遍较差,在历次强烈地震中,农村地区的房屋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坏甚至倒塌,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构抗震加固技术和减隔震技术是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两个主要途径。目前,适合农村民居的减隔震技术研究主要在基础隔震方向,而岩土隔震方向的研究尚少且缺少室内或室外大型模型试验工作。为了降低农村房屋的地震灾害风险,本文基于岩土隔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