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解释的立场与方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_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法解释问题是一个亘古而常新的法律难题,不仅关乎刑法的生命力,还关系到公民的生命与自由。本文立足于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试图对刑法解释的立场和方法问题进行全面探讨。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刑法解释的概念。对刑法解释概念的正确定义,必须以对刑法解释的主体、对象、目的的恰当界定为前提。刑法解释的主体既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包括任何其他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刑法解释的对象是刑法条文,刑法解释的目的是发掘刑法条文的真正含义以保证刑法的正确适用。因此,刑法解释就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其他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证刑法的正确适用而发掘刑法条文真实含义的活动。第二部分,刑法解释的立场。在该部分,文章从学界关于刑法解释的主客观立场之争入手,在对二者作出概述和分析之后提出,主观主义刑法解释立场和客观主义刑法解释立场都具有各自的合理性,主观主义解释论所推崇的立法原意并非乌托邦,而客观主义解释论也并不违背罪刑法定的刑法基本原则。主、客观解释论之争其实是一场被夸大了的学术之争,主、客观解释论并没有走到“你死我活”的尴尬境地,是学者们缺乏实例佐证、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层面的论争造成了二者“水火不容”的假象。本文认为,刑法解释立场问题的出路就是透过这种假象来寻找主、客观解释论真正矛盾所在,在此基础上再决定采用何种刑法解释的立场。换言之,刑法解释的立场问题本质上不是不问皂白、一以贯之的适用何种解释论问题,而是——主、客观解释论的解释结论在什么情况下会矛盾以及矛盾的场合如何选择适用的问题。接下来,文章从主观主义解释论和客观主义解释论的解释机理入手,探究二者的矛盾所在,最后得出了本文的观点——在立法者有特殊判断的场合,适用主观主义解释论;在法律具有漏洞和刑法用语发生语义流变的场合,适用客观主义解释论;在立法者有特殊判断与刑法用语语义发生流变共存的场合,适用客观主义解释论。第三部分,刑法解释的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刑法解释方法就是正确、合理、有效解释和适用刑法之“器”,是刑法解释得以最终实现的工具。如何发现那些立法者具有特殊判断的场合并依立法原意对其作出解释,如何使客观主义解释论增强刑法的适应力,使刑法与时俱进,归根结底都依赖于刑法解释方法的具体运用。在本部分,文章对刑法解释的具体方法作出了分析,对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如何,应当受制于刑法解释的立场。在适用主观主义解释论的场合,沿革解释具有较高地位,当沿革解释与文理解释的结论冲突时,应选择沿革解释的结论;在适用客观主义解释论的场合,扩大解释处于较高地位,当扩大解释与文理解释的结论矛盾时,应选择扩大解释。
其他文献
我国机床保有量居世界第一,能耗总量惊人。同时,大量统计调查表明:机床能量利用率十分低下,平均低于30%,节能潜力巨大。因此,对机床能量效率的研究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对机床能量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可以顺次带动三次产业,并且可以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意义重大。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借助农产品资源和生态优势,农产品
水泥水化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非均质的多相化学反应过程,并随着矿物外加剂在水泥混凝土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水泥基材料的原材料组分多元化,改变了水泥各种矿物组分的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与巨大优势。为顺利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前进
从远古时代人类就试图通过各种方法来甄别谎言,辨别真伪。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古代的测谎方式带有很强的主观主义色彩,随着生产力水平地提高,近现代的测谎技术得到
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又称松树萎焉病或松树枯萎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其病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原产北美,但该病害首先在日本发现并暴
诉讼费用制度是一国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当事人诉权的实现程度。当代世界各国为了降低诉讼成本,使公民更好的接近司法,均展开大规模的司法改革。我国的诉讼
武侠的历史在中华大地延绵千年,从先秦的游侠原型到现在大众娱乐的武侠电影类型,武侠一直是中华民族特别熟悉的形象。武侠电影也是两岸三地乃至全球华人所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
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活动的物质载体是农业基础设施,水利的发展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承担着农田灌溉和排水的功能,为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提供基础性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三农问题”(农民、农村、农业)的关注,农村教育和教育公平问题也成了人们谈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举国上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