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坝库区沉积物-水界面氮磷迁移关键过程研究

来源 :河北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515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上拦水筑坝的水利工程发挥着巨大的综合效应,同时改变了河流原有的水文特征和物质输移转化特征。向家坝水库作为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群的末级,库区内营养物质的迁移转化对整个流域水环境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对向家坝库区水体中营养盐赋存形态的垂向分布特征及沉积物-水界面氮磷的迁移过程进行研究,为了解向家坝水库在建成投运后对水生态系统中营养盐循环的影响,以及对水环境产生的生态效应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如下:(1)向家坝库区水体中营养盐的垂向分布特征表明:库区水体中NH4+-N的垂向分布特征整体上不显著,三条支流氮的主要赋存形态为颗粒态,PTN占TN的52.31%以上,而干流氮的形态以溶解态为主,占TN高达69.31%以上。向家坝库区水体中磷营养盐的垂向分布波动较大,DTP普遍表现为表层大于底层,PP和TP的垂直分布特征具有极好的相似性。SS整体上随水深增加呈增大趋势,且表现为底部富集;溶解性Si O2和KMn O4指数垂向分布特征随水深增加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整体变化范围小;整个研究区域内COD的分布呈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向家坝库区的水质符合地表水的II类。PTN占颗粒物的比重较大,SS和PTN的响应更明显,颗粒态氮磷营养盐呈底部累积效应,沉降性好。(2)采用室内控制试验对向家坝库区沉积物-水界面氮磷吸附-解吸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水力扰动的增强、水土比的减少和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均加快沉积物-水界面氮磷的交换作用,影响沉积物-水界面氮磷的迁移过程。本研究区域沉积物-水界面氮磷的迁移呈现沉积物向水体释放氨氮、磷酸盐的状态。模拟试验中沉积物对NH4+-N、H3PO4的吸附-解吸过程整体上符合Henry模型,拟合效果较佳,R~2≥0.9348;模拟试验主要表现为吸附状态时,Langmuir模型不符合向家坝库区沉积物吸附NH4+-N的规律,Freundlich模型较好的描述了向家坝库区沉积物吸附NH4+-N的过程,R~2为0.9700-0.9967;而Langmuir模型较Freundlich模型符合表征向家坝库区沉积物对H3PO4的吸附特性,R~2为0.9951-0.9998。向家坝库区各监测点间沉积物-水界面氮磷的迁移行为受温度、水力扰动、水土比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差异较大,可见向家坝水库的建成投运对营养盐的输移产生了明显的影响。(3)通过Henry等温吸附模型对热力学数据拟合得出的平衡浓度与上覆水氮磷浓度之差,估算出向家坝库区沉积物中氨氮、磷酸盐的释放通量分别为0.56~3.76mg/L、-0.01~1.51mg/L。沉积物氨氮释放通量受水力扰动的影响较大,而沉积物磷酸盐的释放通量整体上受各因素的影响较小。向家坝库区沉积物氨氮、磷酸盐释放风险变化幅度分别为-79.63%%~87.37%、-93.33%~2.5,沉积物氨氮释放风险水平较沉积物磷酸盐释放水平低,改变基准以外条件,沉积物氨氮的释放风险整体上下降,而沉积物磷酸盐的释放风险加大。
其他文献
自活性污泥法出现以来,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现已成为污水处理方向的主流方法。随着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很多新工艺被相继研发出来。霉菌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早些年一直作为生物吸附剂去除水体中的金属离子以及应用于印染废水的脱色。近些年来出现将霉菌作为生物强化及固定化、生物质载体等研究。但大多数学者对霉菌的研究多以菌丝球的形态出现,而对于霉菌的其他形态,如孢子悬液、菌丝等形态并未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基于此,本文
学位
拉曼光谱作为一种无损检测的指纹光谱是科研中的主要表征手段。激光显微拉曼光谱实验教学通过测试科研中的样品让学生了解拉曼测试的重要性以及科研的分析方法,构建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桥梁。本实验课程同时安排创新探索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科研创新能力。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目前先进的分析手段和先进的大型仪器,有利于学生综合实验素质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为以后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所需综合能力的培养
期刊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能源开采、能源消耗方面需求剧增,导致出现了能源不稳定、不可持续的现状。因此开拓新的可持续能源,以及通过更多的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将是改变能源形势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针对地源热泵连年单季运行造成的土壤热失衡问题,及太阳能跨季节直接补热,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提出了太阳能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不但可以弥补地源热泵系统连年单季运行导致的土壤
学位
污水厂副产物——剩余污泥的处理处置是当今污水处理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且处理处置费用高昂,占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的一半以上。而利用剩余污泥改良生物滞留设施基质可改善其物理性质,增大其孔隙度、渗透性和保水能力,提升其雨水渗透及除污性能。本文以剩余污泥基质生物滞留设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质重金属的静态风险,研究了其对雨水径流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并探讨了重金属纵向迁移累积规律及提出维护建议以延长其使用年限。
学位
活性污泥法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有着广泛应用,该工艺产生污泥量大、含水率高,是污泥处理的重难点,如何改善市政污泥脱水性能以满足“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下的污泥处置转型问题亟待解决。过硫酸盐氧化技术作为高级氧化法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开始用于污泥调理研究。本文采用过硫酸盐氧化技术(Fe(Ⅱ)/PMS)调理市政污泥,研究市政污泥絮体调理的增效优化,并揭示过硫酸盐技术调理污泥的作用机制。论文以毛
学位
能源利用和保护环境始终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全球能源发展趋势逐渐向清洁能源方向转变。现今,我国能耗占世界前列,其中煤炭消费占比仍然最大,煤炭燃烧过程将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我国采暖面积广阔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在采暖季前后特别是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严重。在我国清洁供暖相关政策下,热泵采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首先,介绍了低温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的工作原理,结合建筑概况和相关采暖规范进行建筑热负荷计
学位
电镀污泥主要来源于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含水率高,危害大,必需进行安全处理。带式干化工艺使污泥有效减量是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湿污泥的主要方式,然而在带式干化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粉尘,不仅影响污泥干化设备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而且严重危害周围环境与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本文结合污泥带式干化工艺,在综述过滤式除尘技术特点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湿污泥层过滤除尘技术。以湿污泥层滤料和干化过程产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及科技的不断提高,农村区域发展也随之兴起。可以说,农村区域发展是一个涉及较广且极具系统性的工程,而在农村区域发展中,可再生资源利用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其也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因素。在最近几年,我国农村地区的资源循环利用还不够先进,与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针对农村地区的资源利用问题,我国需进行高度重视,同时也要加大对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的开发及推广力度。基于此,
期刊
针对常规混凝技术处理矿井水效率相对较低、处理成本较高、工艺有待优化、项目建设投资高、易造成药剂二次污染等问题,本文以常规矿井水为主体,从矿井水基础性的水化学和物理性质作为出发点研究,分析矿井水在微絮凝过程中絮体的尺寸大小、粒度分布、Zeta电位等特征;开发微絮凝(管式反应器)+超滤处理矿井水的工艺研究,为矿井水的高效处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以河北南部某矿区(一至四矿)常规矿井水为研究对象,对其悬浮颗
学位
气候变化作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任何国家都不能袖手旁观,为此我国积极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煤矿是国家重点改革的工业对象之一,在节能减排方面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当前,矿井重要衍生热能——矿井回风低温余热资源受到业界认可,将其中余热高效回收可代替燃煤给新风预热、井筒防冻,将推动矿山清洁可持续能源供应体系形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保驾护航。现如今,矿井回风余热回收技术愈发成熟,分离式热管换热技术除兼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