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室二联律期前刺激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兔的基础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ay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①建立右室二联律期前刺激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兔模型;②探讨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兔停止刺激后心脏结构及功能恢复时间;③探讨培哚普利对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兔停止刺激后心脏结构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①研究对象的分组:选用的30只健康的新西兰白兔(购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勤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YXK(湘)2010-0013),均为足月龄、雄性,平均体重2.5±0.5kg。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10只),B、C组为起搏刺激组(各10只)。②起搏电极植入及制作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兔模型:A、B、C三组均经颈静脉植入6F血管鞘,经鞘植入10极冠状窦电极至右室。B、C组行右心室二联律刺激4周。(参考Hasdemir C等标准,左室射血分数低于50%为建模成功。)③药物干预:4周后停止刺激,同时C组加药物干预(饲喂培哚普利片2毫克/天: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购于湖南省人民医院),A组、B组未加处理因素。④观察指标:分别于术前及刺激4周后、药物干预后第2、4、8、12周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记录新西兰兔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收缩末期内径(LVESD);同期观察新西兰兔血清MMP-9、TIMP1、BNP浓度。观察对照组、起搏刺激组上述指标变化及心脏结构及功能恢复时间。结果:1、实验动物存活情况:其中对照组由于麻醉意外导致死亡1只;颈部鞘管植入过程中各组均死亡1只,均因急性肺栓塞死亡;起搏组约10天后出现食欲减退、气促等早期心功能不全症状。其中B组2只,C组1只死于急性肺水肿。所有动物均无感染。最终存活且符合实验要求的动物:对照组8只,B组7只,C组8只。2、二联律期前刺激致心动过速心肌病兔模型建立:刺激4周时B组、C组与对照组比较,LVEDD、LVESD明显扩大、LVEF显著下降、血清BNP、MMP-9浓度升高、TIMP-1浓度下降,均p〈0.05;B组与C组比较,LVEDD、LVESD、LVEF、血清BNP、MMP-9浓度、TIMP-1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右室二联律期前刺激模拟室性早搏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兔模型建立成功。3、终止刺激后心脏结构及功能恢复情况:终止刺激后,B组从第2周开始LVEDD、LVESD逐渐缩小,LVEF逐渐改善,于第12周恢复,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血清BNP、MMP-9浓度逐渐下降,TIMP-1浓度逐渐升高,于第12周恢复,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4、培哚普利对终止刺激后心脏结构及功能恢复影响:C组于第2周开始LVEDD、LVESD逐渐缩小,LVEF逐渐改善,于第8周恢复,与同期A组比较P>0.05,与同期B组比较P<0.05。血清BNP、MMP-9浓度逐渐下降,TIMP-1浓度逐渐升高,于第8周恢复,与同期A组比较P>0.05,与同期B组比较P<0.05。结论:①无射线下微创法行右室二联律期前刺激能模拟室早二联律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②及时终止期前刺激,心脏结构大小及功能可能完全逆转。③培哚普利能够有效改善心肌纤维化,缩短心脏结构及功能恢复时间。
其他文献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塞18例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脑梗塞是临床中常见病,年发病率为93/10万,患病率为459/10万。同时又存在较高的致残率,约占患病人数的80%。对脑梗塞后
《送阅件》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常用的一种便于领导及时掌握各类新情况、新问题,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晓,并用于指导工作的一种简短灵活的文件形式。《送阅件》的主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在塌陷积水区采用回填矸石、强夯实、超前积高的办法处理地基 ,在房屋建筑中采用设置构造柱、钢筋砼梁、墙体内设置拉纬钢筋等办法 ,在塌陷积水区下回采 3个工作面 ,使民房得
研究目的: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多关节受累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点是滑膜增生和关节破坏,但是RA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目前,动物
研究目的:  通过使用血栓弹力图、常规凝血功能、活化凝血时间、抗Xa活性监测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IABP后的凝血状态,评估IABP术后肝素残余情况,以及出血、血栓风险,寻找更
一般说来,秘书人员在领受写作任务时,对领导同志交办的制发文件的目的、文件所要阐明的基本观点或解决哪些主要问题,以及该文件的受文对象、发送范围都应该是明了的;而实际操
通过对原生煤体积模型的研究 ,建立了测井参数与地质参数之间的响应方程。并结合实际 ,利用回归分析法 ,提出瓦斯预测公式 ,为今后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Through the st
为了探索三元能量对植物激发效应及其试验方法,以便使试验方法进一步规范化,扩大试验成果,给三元能量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进行了三元能量与黄豆芽相互作用预备试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