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总结我院2015-2021年期间初发的婴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的临床特征。2.分别分析两个年龄段患儿在临床特征上的差异,为精准治疗糖尿病、降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更科学地管理患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0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T1DM初发的180例婴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龄分组,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1.1两组的流行病学特点1)发病率:2015年01月至2021年12月7年期间,我院诊治新发的婴幼儿及学龄前期T1DM患儿共180例,其中婴幼儿组77例(42.8%,77/180),学龄前期组103例(57.2%,130/180)。婴幼儿组平均年发病率为2.29/10万人,波动于1.36-3.05/10万人;学龄前期组平均年发病率为2.94/10万人,波动于1.44-4.86/10万人。此外,疫情期间婴幼儿组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学龄前期组的发病率却呈上升趋势。2)性别、出生体重、居住地、发病季节:两组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虽然两组在发病季节上未见统计学差异(P=0.911),但均以冬春季为主,冬春季分别占比为57.1%和56.3%,其中11月份均最多。此外,疫情期间T1DM的发病季节呈现不同特征,并且两组存在差异。疫情期间婴幼儿组:春秋季(61.9%,13/21)高于夏冬季(38.1%,8/21),其中4月份最多(23.8%,5/21)。而疫情期间学龄前期组:秋冬季(60.6%,20/33)高于春夏季(39.4%,13/33),其中11月份最多(18.2%,6/33)。1.2两组的一般情况对比1)临床症状:(1)前驱感染史:婴幼儿组前驱感染史占比更高(婴幼儿组和学龄前期组分别为28.6%和6.8%),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2)发病症状:学龄前期组以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为主,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婴幼儿组以神经系统症状(精神不振、嗜睡、烦躁、乏力)和感染症状(发热)为主,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和P<0.05)。(3)出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婴幼儿组出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更短【婴幼儿组和学龄前期组分别为8(5,15)天和15(10,30)天】,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4)病程中合并感染的情况:婴幼儿组合并感染性疾病占比更高(婴幼儿组和学龄前期组分别为58.4%和35.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疫情前和疫情期间两组合并感染情况:疫情前婴幼儿组呼吸道感染更高(呼吸道感染占比分别为58.9%和33.3%),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学龄前期组疫情期间呼吸道感染更高(呼吸道感染占比分别为21.4%和3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6)酮症酸中毒:婴幼儿组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发生率更高(两组DKA各自占比为79.2%和48.5%),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7)合并正常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euthyroid sick syndrome,ESS):婴幼儿组合并ESS的比例更高(两组各自占比为49.4%和22.3%),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此外,在发生DKA中,婴幼儿组合并ESS比例更高(两组合并ESS占比分别为59.0%和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营养状态:(1)营养等级:两组发病患儿共54例,其中婴幼儿组21例,学龄前期组33例。两组的营养等级有差异,婴幼儿组营养等级低的更多(婴幼儿组都是中等、中下等、下等水平,而学龄前期组虽然部分是中等、中下等、下等水平,但是有一部分是中上等和上等水平),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9)。进一步比较两组是否伴有DKA的营养状态发现,与非DKA组相比,DKA组在两组患儿中的营养状态均较差【DKA组在婴幼儿组中的营养等级是下等、中下、中等水平,而非DKA组的营养等级只有中等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4);DKA组在学龄前期组的营养等级是下等、中下、中等、中上水平,而非DKA组在学龄前期组的营养等级是中下、中等、中上、上等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2)】。(2)营养指标:在两组发病患儿中,DKA组的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值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婴幼儿组发病患儿中,DKA组的血红蛋白较非DKA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学龄前期组发病患儿中,DKA组的血红蛋白较非DKA组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初诊时的实验室指标:(1)糖代谢:a糖化血红蛋白学龄前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水平较高【两组的Hb A1c水平分别为11.1(9.9,12.5)和12.3(10.7,14.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b空腹血糖婴幼儿组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水平较高【两组的FPG水平分别为17.9(14.1,27.0)和13.0(10.6,18.9)】,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2)脂代谢:婴幼儿组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01);婴幼儿组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较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胰腺β细胞功能:学龄前期组的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C-P)水平较高【两组的FC-P水平分别为0.08(0.06,0.15)和0.12(0.08,0.18)】,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4)自身抗体:婴幼儿组胰岛细胞抗体(islet cell antibody,ICA)阳性率较高(两组占比分别为13.0%和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婴幼儿组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A)、酪氨酸磷酸酶抗体(tyrosine phosphatase antibody,IA-2)、胰岛素自身抗体(insulin autoantibody,IAA)三种自身抗体阳性率均较高于学龄前期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两个年龄段的临床特征有差异,婴幼儿期T1DM发病患儿起病隐匿、发病急、临床表现不典型,以神经系统症状和感染症状为主,而学龄前期T1DM发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为主。2.与学龄前期患儿相比,婴幼儿期T1DM发病患儿更容易发生感染和DKA。3.DKA患儿更容易出现代谢紊乱,如甲状腺功能的改变。因此,对于DKA患儿更要关注代谢紊乱。4.与学龄前期患儿相比,婴幼儿期T1DM发病患儿营养等级低的更多,但两个年龄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疫情期间感染率降低后,婴幼儿发病率下降,而学龄前期患儿发病率上升,提示感染对于婴幼儿发病的影响更大。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预防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并且通过针对性预防,可能将1型糖尿病初发年龄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