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拟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再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越关系的演变历程,理性、动态地分析中越两国国家关系由热至冷乃至走向全面对抗的内在根源和外部因素。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基于历史延续性的考虑,回顾了胡志明时代的中越关系(1950年1月至1969年9月)。胡志明时代中越两国关系虽总体良好,但也不是就没有波折。事实表明,尽管两国相互配合、密切合作是这一时期的主流,但在一些问题上仍然存有分歧和矛盾,这些分歧和矛盾有时还比较大、比较尖锐。这成为后来中越两国关系一度走向分裂、直至对抗的历史根源。
第二部分,具体描述了七十年代急剧变化的中越关系。这一部分又以中越两国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界,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969年9月-1973年1月;1973年1月-1975年5月;1975年5月-1979年2月。通过对各阶段的描述,阐述了中越之间在短短的十年时间是怎样日益疏远,并一步步走向破裂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对七十年代急剧变化的中越关系做出适当的分析和评判。本文认为七十年代中越关系之所以会发生急剧变化,与如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密不可分:(一)中越出于国家利益考虑,推行各自倾向性政策的结果;(二)中越两国在与之密切联系的四对三角关系中的互动;(三)历史与现实的困惑;(四)精英认知的不同。
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各种因素的困扰,中越两国在变化了的时代条件下没能处理好相互间面临的新问题,加之双方长期以来因缺少相互理解而形成的对彼此的疑虑与愤怒,最终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促成了七十年代末中越两国关系悲剧性结果的出现。
本文力图通过对七十年代中越关系发展历程的描述和分析,冀望对这一历史问题作进一步的理性思考,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从而为中越关系的健康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