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意视域下自由的伦理边界——对卢梭公意诘难的批判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生活之内,国家与公民的概念以及二者表面对立的关系是学界热衷探讨的话题。为了给其存在基础作理论奠基,一种对国家意志思想的探讨工作就是必要的。显而易见的是,为国家意志输入公共性诉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这种具有普遍性的公共意志,其最终目的则是为了保障个体的自由。由此,在公意的维度之内,自由的价值亟需确立。表面上看,对公意的论证是从宏观上把握一种公共生活有序运作的客观规律,其实深入探讨下去就会发现,所有公意思想的合理性--至少在民主社会中--都必须建立在个体自由的实现之上。于是在公意的视野下讨论自由对政治生活来说就是必要的。
   本文从卢梭对公意的论证思路出发,得出其陷入专制困境的主要原因是自上而下的哲学奠基把国家权威推上了一个“强力”境地,对个体难免有压迫,于是从第二部分开始,本文试图转换视角,以一种自下而上的姿态论证个体自由在公意维度内的合理实现。通过对国家这一概念的历史性审视,对比出个体的历史性内涵,从而抓住个体这个微观切入点,展开自下而上的论证。当国家和个体以对立的态度存在于共同的环境中,当公意以主权的形式确立下来时,也就意味着道德以政治的形式固定下来。因此政治生活中的公民也同时兼任着道德共同体成员的责任。那么自由就还应该被当作一个道德问题、一个伦理问题来对待。所以相应的,自由的真实性问题,自由的有限性问题以及自由意志问题都应有所涉及,因为它们在空间和时间基础上为自由的生存架构了立体界限,这些都是本文第三部分着重讨论的问题。作为全文的主体章节,第三章论述了个体自由的真实存在性、自由的广泛受限状态以及自由意志和意志自由的绝对重要性,以一种全面、立体的视角剖析了个体在公共生活中的现实处境,从而勾勒出个体自由的伦理边界--人的主观选择域。在最后一部分的论证中,尝试将孔子的中庸、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糅合于自由选择的生活态度中,以期摆脱公意视域下个体希冀自由的现实困境,从而完成对卢梭公意专制后果的批判。
  
其他文献
价值问题与评价问题紧密相连,密不可分。20世纪以前的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在研究价值问题时都涉及到了评价问题,但总体上都缺乏对评价问题的系统研究,杜威以价值哲学为立足点系统的提出了他的评价理论思想。本文从“价值与评价的结合”、“价值与真理的统一”两条主线入手,通过对以评价为核心的价值哲学的研究,全面展示了杜威是如何对传统价值哲学中困扰人们的一些问题进行消解的,并且又是怎样在消解中建构性的论述他的评
消费是人类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关乎经济活动的健康运转及社会的和谐发展。而消费社会是当今理论界的热点问题,研究进路众多,研究者众。而马克思关于消费的理论及关于商品拜物教与异化的论述是研究消费与消费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符号学也为消费社会的研究提供了话语资源。一般来讲,消费社会指的是西方社会进入大众消费阶段后,由传统的以生产为主导转向以消费为主导,从而
学位
“中介”是辩证法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事物之间的联系的环节,黑格尔赋予了其反思的意义。阿多诺认为,黑格尔的“中介”归根结底是肯定的,阿多诺更强调中介具有的否定和批判的力量。本文旨在分析阿多诺的中介思想在其整个否定辩证法当中的作用,指出中介思想是阿多诺对传统哲学思想进行批判的基石,是其整个思想构建的基础性思想。  本文一共分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现代性的幻象出发,分析出现这种幻象的深层原因--中介的虚
学位
自由主义在西方社会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受到社群主义思潮的不断冲击。前者历来是中外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然而,对后者的研究则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社群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是在与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交锋和对抗中不断生成和完善的,二者对自我的不同理解造成了理论上的分歧与论争。本文通过阐释社群主义者查尔斯·泰勒的自我观,一以期更好地理解二者论争的实质。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
自由是人类不断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是哲学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无数哲学家致力于自由问题的研究,但关于自由问题至今尚无定论。马克思作为人类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对自由问题也有着详尽而深刻的论述。本文试图以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重心,揭示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权自由理论的基础上实现了自由的现实化转向,为自由的实现找到了现实基础。深刻地把握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自由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本文
阿尔都塞试图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做出新的阐释,以此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的教条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划清界限。阿尔都塞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正是“理论实践”的方法。“理论实践”是马克思和黑格尔决裂,从意识形态成为科学的过程。本文第一章总体介绍阿尔都塞研究马克思的方法,介绍了他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西方科学哲学影响而创造的症候阅读法、问题式、认识论的
学位
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纲领,教育目的规定着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从最深层的意义上讲,它最终是为了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让人过一种美好生活,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使人成之为“人”。但是在当前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对教育目的中这种深层的教育理念的认识还存在着明显的缺失现象。这主要表现在教育中过分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工具价值,强调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思想,而忽视了对人自身的发展诉求,以至于使教育实践迷失了自己
学位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提出了“实证科学”的思想,并且把实证方法作为他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倚靠的主要方法。有些思想家认为,马克思受到孔德实证主义的影响,他的学说是一门实证科学。还有些思想家认为马克思的思想中包含黑格尔和孔德的因素等等,对马克思的实证思想做一种简单化和片面化的理解,从而遮蔽了马克思实证思想的真实内涵。  马克思的实证思想是在当时崇尚“科学”、“实证”的时代精神下萌发的,但同时
学位
罗尔斯是西方现代著名哲学家,他的《正义论》一经发表就引起了西方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了学术界对正义问题的广泛讨论。罗尔斯将正义问题放在社会制度与规则的范围内来讨论,把正义看作评价社会制度与规则的一种价值标准,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  在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中,正义的对象是社会的基本结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用来分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划分利益和负担的主要制度。他特别看重原则制定和制度安排在实现社会普遍正
学位
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非决定论是两种不同的历史理论。历史决定论认为,历史发展具有某种必然性、规律性,而历史非决定论则坚持完全相反的立场,认为历史没有规律。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作为历史非决定论的代表著作,对历史决定论提出强烈的质疑。波普尔对泛自然主义历史决定论和反自然主义历史决定论都进行了批判。他从科学主义的方法论立场出发,借口自然规律与历史规律的区别,否认历史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波普尔历史非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