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学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以李清照诗歌的三个英译本为例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715893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中,由于受到原作中心论和作者中心论的影响,译者长期处于隐身的状态。在忠实原则的指导下,译者又努力的寻求原作和译文间的契合,这就使得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长期得不到重视。20世纪80年代,翻译界的文化转向为翻译的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曙光。人们认识到,翻译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的过程,而非从原语到译语的机械转换过程。译者的地位得到提高,译者的主体性问题逐渐被翻译界关注。   本文从西方阐释学的角度,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探讨。阐释学是一门关于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学科。阐释学中“误读”,“效果历史”,“历史性”,“视野融合”等概念的提出对翻译研究产生了指引作用,并藉此论证了译者主体性在文本理解和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李清照诗词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西对李清照的翻译起步较早,但却没有系统化的研究。本文以翻译的阐释学为基础,选取李清照翻译的三个版本--林语堂,许渊冲,王红公进行研究。三个译本有很强的代表性,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时间跨度大,因此成为较好的进行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研究的对象。
其他文献
本文从单口喜剧演员周立波的清口秀中精选出18段幽默话语,将概念整合理论与乖讹-消解幽默理论相结合,提炼出操作性分析步骤,从动态认知角度细致研究了所选个案中的挖苦、反讽
这篇毕业论文是利用两个类似的电视访谈节目《奥普拉秀》和《艺术人生》的口语语料对两个重要的语用问题进行探讨,即话语的语用意义的推导和话语的语用策略的英汉对比分析。
乔治·艾略特是女性文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肖尔瓦特在《她们的文学》里曾高度评价艾略特:“在英国小说的版图里,女性的领土通常被描绘成四周被山峦包围的荒漠,这些山峦
克莱福德·奥德茨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戏剧运动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醒来歌唱》描写了大萧条时期发生在伯杰一家的生活故事,揭示了中产阶级家庭面临的的生存困境。阿瑟·
大国战略思想贯穿了整个俄罗斯的千年历史。大国理念在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斯大林等俄罗斯统治者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大国战略思想的根源,就在于深入俄罗斯人内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非政府组织具有填补国家福利职能和市场公益职能缺失的特性,起到为个人在追求公共目标中发挥个人创造性提供组织中介的作用,因而,全球及国内兴起的非政府组织成为一支推动男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享有“第四阶级”和“看门狗”盛誉的美国媒体似乎一直对美国政府持批判的态度。然而在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中,大多数美国媒体的报道与美国政府的宣传惊人的一致。伊拉克拥有大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享誉文坛的女作家,也是英国文学界的一颗不老松。她曾经四次获得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提名,也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终身成就奖得主。莱辛的作品体裁多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