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乳杆菌培养过程中分裂状态变化及调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o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加利亚乳杆菌是发酵乳制品发酵剂主体菌种之一,其高生物量是开发高效直投式发酵剂的关键。目前研究发现即使在营养充足条件下,发酵对数末期增殖能力仍会下降,这可能与菌体生理状态密切相关,因此挖掘保加利亚乳杆菌培养过程中菌体生理状态变化以及其对活性菌体数量的影响,揭示培养过程菌体分裂的影响机制,促进菌体分裂以解决菌体增殖瓶颈,提高菌体培养密度,对实现发酵剂高活性制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探讨保加利亚乳杆菌sp1.1培养过程中菌体生理状态变化、获取菌体分裂与死亡状态信息并调控其分裂和增殖,为乳杆菌高密度培养工业化实施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与平板计数相结合的方式,对比各方法定量菌体活性、可培养性及膜损伤的差异,分析保加利亚乳杆菌sp1.1培养过程中的主要生理状态。结果表明,qPCR检测菌体数量具有高效率及高准确性的特点,菌体的16S r RNA基因拷贝数与菌体数量在qPCR中呈线性关系(R2=0.9981),检测限低至15.1 CFU/m L/反应,扩增效率高达98.42%,引入终浓度60μmol/L的叠氮溴化丙啶后,qPCR可以分辨和定量活性状态菌体,并与平板计数差异不显著(p>0.05)。利用该方法检测培养过程中菌体生理状态,结果发现,保加利亚乳杆菌sp1.1培养过程中自对数末期开始出现可培养(33.71%~54.63%)、活性不可培养(23.30%~39.72%)、细胞膜损伤(12.73%~30.59%)以及溶解等生理状态,其中可培养是对数末期和衰亡期的主要生理状态,菌体溶解死亡在此期间持续发生,但无法准确定量。采用荧光染料示踪方法对保加利亚乳杆菌sp1.1分裂和死亡速率进行检测,揭示培养过程中菌体分裂和死亡的动态定量变化规律。对荧光染料示踪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0μmol/L的羧基荧光素二乙酸琥珀酰亚胺酯在不影响菌体活性、增殖和酸化性能的前提下,检测的菌体分裂数与传统方法一致,分裂数的阈值高达6次。检测菌体分裂和死亡变化,结果表明,菌体分裂速率自对数末期开始快速下降,到衰亡期仅完成0.46次分裂,菌体死亡速率自稳定期开始超过分裂速率。应用前体队列模型分析发现,分裂速率的下降(回归系数0.2386)比死亡速率(回归系数0.0140)对活性菌体数量具有更大的影响。pH值降低是影响乳酸菌增殖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索pH影响保加利亚乳杆菌sp1.1菌体分裂的机制,分析了低pH下菌体分裂、营养代谢和细胞周期关键过程的变化。结果表明,菌体分裂在pH 4.1时被抑制,可培养菌数在pH低于4.1时开始下降,该pH是菌体分裂停止但可培养菌数仍然维持的临界pH。进一步分析临界pH(pH 4.1)条件下菌体代谢主要营养物质及胞内能量变化,发现菌体对葡萄糖的消耗率从pH 6.5时的22.6%减少至5.27%,蛋白消耗率接近于零,同时,胞内ATP显著减少(p<0.05),H+-ATPase活性显著增强(p<0.05),菌体能量供应受到影响。分析临界pH对菌体细胞周期过程影响,结果表明临界pH通过抑制细胞尺寸增大、干扰DNA复制、抑制分裂关键基因fts Z的表达等机制抑制菌体的分裂。分析细胞壁水解和合成酶变化,结果发现随着pH降低,肽聚糖水解酶活性增强、转录表达上调,肽聚糖合成酶的表达下调,细胞壁合成酶和水解酶失衡,引起菌体损伤和溶解。基于以上研究,采用外源添加氨基酸调节临界pH(pH 4.1)下菌体的分裂,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乳酸调节培养基pH,以促进保加利亚乳杆菌sp1.1的增殖。结果表明,添加50 mmol/L组氨酸后,临界pH下菌体最大分裂数增加至2.36,接近pH 6.5下的菌体分裂数(3.61),菌体细胞面积和菌体长度分别增大至临界pH下未添加组氨酸时的1.38~1.92倍和1.28~1.73倍,细胞周期关键基因dna A和fts Z的表达分别上调至最高3.76倍和7.04倍。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调节培养基pH至5.5~5.8,使分批培养中可培养菌数达到未添加树脂时的1.75倍,使补料分批培养中可培养菌数达到未添加树脂时的10倍,补料分批培养中的可培养菌体数量在24 h内达到7.83×109 CFU/m L,实现了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根据上述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本研究通过qPCR、PMA-qPCR与平板计数联合的方法发现保加利亚乳杆菌sp1.1培养过程中存在4种生理状态,进一步分析发现分裂速率对活性菌数的影响大于死亡速率,揭示了乳酸导致的低pH通过干扰菌体代谢和下调细胞周期关键基因的表达的机制抑制菌体分裂,最后通过外源补充氨基酸促进了菌体分裂,使用离子交换树脂调节pH实现了菌体高密度培养,为高活性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剂的生产提供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大型航天器在空间探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型轻量化结构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薄膜结构质量轻、展收比大,具有在未来航天器上应用的巨大潜力,主要包括天线、太阳帆、太阳电池阵、遮光罩和光学成像镜等应用领域。作为一种预应力结构,薄膜在刚度和稳定性方面相比传统结构具有不同力学特性,在空间应用中会产生更为复杂的技术问题,只有继续完善薄膜理论才能从根本上打破技术层面的制约。薄膜在空间中的应用依赖于展开
针对我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电动汽车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作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研究者们已在技术可行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梯次利用技术仍然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制约其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是,退役电池测试时间冗长,单一的健康状态评价依据使得退役电池再成组后的性能一致性差,难以释放电池最大放电能力,这极大的增加
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高、易集成、软开关和效率高等优点,是小型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之一。但是,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存在轻载调压能力差和高频寄生谐振的缺点,导致调压时开关频率范围宽、开关损耗大、电感利用率低、关断过电压和电磁噪声大等问题。为此,本文对谐振开关电容变换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首先,论文针对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轻载调压能力差和高
随着微纳工艺和芯片集成等技术的发展,无人机等低空慢速小尺寸(“低慢小”)目标呈现爆发式增长,多种层面的黑飞和恶意监控等乱飞行为给低空探测带来了巨大安全隐患,而传统探测方式往往差强人意,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技术弥补低空防御的漏洞。激光雷达以波束窄、方向性强、小型化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受到业界关注,它将是弥补传统雷达在低空领域漏洞的主要技术方案,也是近年来应用发展较为迅速的诸多技术路线之一。本论文围绕“低
锰氧化物因其具有高理论比容量,储量丰度高和环境友好等特征,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广受关注,但较低的能量密度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根据公式E=0.5CV2可知,能量密度的提升可以从提升比电容值和拓宽工作电压区间两个方面入手。尽管纳米化以及碳材料复合可以改善锰氧化物电极的比电容值,但团聚现象导致实际有效的比表面积较小,实际容量与理论比电容值相差甚远。而且,传统碳材料复合界面连接模式仅靠范德华力或静电吸附,界面
在微机电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其供能部件能量密度低、质量大和续航时间短等短板问题越发突出,限制了电子设备和机械产品的微型化与便携化。而基于碳氢燃料燃烧的微型热光电系统具备能量密度大、体积小、质量轻和供能时间长且稳定等显著优势,是一种应用前景较好的微型动力系统。微型热光电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元件将微型燃烧器的高温壁面辐射能量转换成电能,但目前微型热光电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偏低。为了提高微型热光电系统的
为了满足电子设备和飞行器对轻质吸波材料的强烈需求,本文以多孔碳材料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各种吸波机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在微观(纳米)、介观(微米)和宏观(毫米)尺度的范围内设计及优化,以获得具有轻质和宽频吸波特性的碳材料。研究表明,在微观尺度上偶极子和电导对吸波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以往的研究缺乏对微观模型建立以及关键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的关注。因此,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构建氮掺杂碳模型,研究偶极子、电
新型近红外二区(NIR Ⅱ,1000-1700 nm)荧光成像技术能够获得更高的成像信噪比和更深的穿透深度。尽管目前NIR Ⅱ荧光探针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和传感等领域,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1000-1300 nm范围内生物组织自体荧光的存在降低了成像对比度。而且,荧光强度依赖于浓度、激发功率、组织穿透深度以及组织类型等外界条件,影响了生物传感的准确性。针对自体荧光干扰和生物传感不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利用微小的传感器节点监测复杂的物理世界。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军事监测、环境监测、交通监测、以及结构健康监测等等,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便利。调度问题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础问题之一,包括通信调度问题和计算调度问题。调度问题研究网络中信道资源和计算资源的分配,直接影响了网络的性能。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由配备电池能源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该节点称作有源传感器节
微结构表面因其辐射特性具有调控手段丰富、调控能力强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目标探测、航天器热控和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同时,基于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微结构表面因其辐射特性具有随温度可逆变化的特点,在上述各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尽管针对微结构表面辐射特性的研究已开展较多,但是对实际机加工产生的类光栅微结构表面辐射特性的研究还较少,尤其是加工后的基材形貌对金属表面辐射特性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同时,工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