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对话——黑塞与荣格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83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是一个将个体精神与世界紧密相连的诗人,他把解决西方文明没落的问题寄希望于完善“内在之路”(derWegnachInnen)。一般认为,黑塞“内在之路”思想的构成主要源自三个部分:欧洲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印度文化。欧洲文化中对其影响比较深刻的除了古代思想家之外,现代思想家中主要有歌德、尼采和荣格。中国文化中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更加显著。在这些人中,只有荣格与他分属不同的学术领域,但是黑塞与荣格的关系如此亲密,以至于有些荣格研究者认为黑塞中、后期作品完全源于荣格分析心理学思想。在黑塞研究者中,对此说法颇多争议。因此本文试图通过重构荣格进入文学家黑塞“内在之路”的真实情况,阐释黑塞与荣格两位学者之间的思想互动关系,由此探索黑塞思想发展脉络中荣格心理学的影响力度。  本论文主要从两个维度阐释黑塞与荣格心理学之关系:一方面,从荣格分析心理学角度阐释黑塞作品:另一方面,根据黑塞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基础,分析黑塞接受荣格思想的缘起和两者之间的思想互动情况。通过分析黑塞1916年以后的主要作品、信件,以及相关研究成果,探讨荣格分析心理学对黑塞创作的影响,继而挖掘黑塞接受荣格思想的缘起与背景,从而探讨黑塞与荣格的思想共通性。本论文除引言和结束语之外,主要通过三个章节展开黑塞与荣格关系研究。第一章阐释荣格思想与黑塞创作,其中通过分析黑塞针对心理学所持的观点及其中、后期主要作品:《德米安》、《克林索尔最后的夏天》、《纳尔齐斯和歌特德蒙》、《悉达多》、《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逐层阐释荣格分析心理学在黑塞创作中所起的作用,其中包括原型理论、自性化理论等在黑塞作品中的表现。由于释梦理论是荣格研究心灵世界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因此着重分析了黑塞作品中“梦”所表现出的分析心理学特征。第二章从黑塞所处时代背景、接受心理治疗经历等方面着手,证明黑塞所处的社会环境为他切身体验,并着手研究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提供了可能与条件。第三章主要研究黑塞本人的学术思想架构并浅析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的思想渊源。从浪漫主义思想,尼采理论和东方思想,尤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黑塞的影响等方面来看,黑塞与荣格的理论互动具备着坚实的思想基础。  本论文以这三方面的研究为基础,得出如下观点:黑塞与荣格并不是简单的接受与被接受、被影响与影响的关系。由于共同的时代背景,相同的事业目标——探索人类精神世界和谐发展之道,为现代人回归心灵家园寻找通途;近似的思想倾向——用东方思想帮助西方文明重生,黑塞与荣格分析心理学思想产生了共鸣。于是,黑塞中后期的创作引进了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荣格研究心理世界的方法和理论为黑塞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表现手法和视角。从思想范畴上来讲,荣格具有科学特质的心理学理论证明和丰富了黑塞“内在之路”的思想。所以黑塞与荣格是一种心灵对话的关系。
其他文献
韩少功作为当代富于理性思考的著名作家,从一九七四年开始文学创作,小说代表作有《月兰》、《西望茅草地》、《爸爸爸》、《马桥词典》等,作为当代活跃于文坛的具有独特风貌和创
毛远明先生编着的《汉魏六朝石刻校注》(10册)收录了已公布及部分已出土尚未公布的汉魏晋南北朝石刻材料1400余通。这部着作对该时期石刻文献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中国古代文化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全息化同构。中国古代不像西方有严格细密的行业、专业划分,各行业或专业少有壁垒门户之见。无论何行业,皆可谈为文之理,文学批评对其他行业、学问
隐逸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文化现象,隐逸诗则是抽映这种文化现象的一大载体.在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内涵.该文试从唐代隐逸诗所透露的信息中揣摸其深层的文化内涵
柳青很注重小说语言的提炼,他广泛吸收中外经典名著中熔铸的文学语言,并将其与经过加工提炼的民间语言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不失文雅的语言风格。柳青的小说是一
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语料库研究和词典编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料库从文本语料库逐步向语音语料库、多媒体语料库发展。词典也从传统的纸质词典向电子词典、网络
采用3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与不同氮肥基追比例对半冬性小麦叶蘖发育动态、产量形成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氮量180kg/hm2条件下,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
为提高优质油份组成品种的选择效率,根据目标性状有的放矢的选配杂交亲本是前提。对中国240份北方大豆种质资源的油份及5个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通过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和聚类
在词汇中,动词是性质最为活跃的词类。汉语动词的用法非常复杂,从上古、中古、近代直至现代汉语,动词的用法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古汉语专书动词研究又是动词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