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交换耦合作用对铁磁薄膜磁化翻转的影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a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铁磁(FM)与反铁磁(AF)存在交换偏置效应,FM/AF的界面交换耦合作用会使FM层中产生单向磁各向异性并诱导一个共线的单轴磁各向异性,这两种各向异性与磁晶各向异性叠加,决定了FM层的磁化翻转过程。FM与FM界面间存在交换弹簧作用,而交换弹簧作用对异质结构磁化翻转的研究还不多。因此,为了更好地将FM/AF与FM/FM异质结构应用到磁性器件,需要研究异质结的磁化翻转过程与磁化机制。多晶结构的Co Fe合金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低各向异性能常数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磁记录介质和无线通讯设备中。B2有序结构的Fe Rh薄膜在加热过程经历从AF到FM的一级相变,伴随着晶格膨胀。非晶结构的Co Fe B薄膜具有优良的软磁性能,可用于多层膜结构的自旋器件中。Ir Mn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是优良的反铁磁材料。基于此,本论文先研究单层FM薄膜的磁化机制,并将上述金属薄膜材料进行复合,组成FM/AF与FM/FM异质结构,研究界面耦合作用对磁化翻转和磁化机制的影响。本论文工作中,我们首先利用磁控溅射镀膜方法在Mg O(001)单晶衬底上制备了单层多晶Co Fe(10 nm)薄膜,和具有不同Fe Rh厚度的Co Fe(10 nm)/Fe Rh(20,30,50,70nm)异质结。根据实验得到的Hc、Mr/Ms与外磁场角度的依赖关系,以及用基于Stoner-Wohlfarth(SW)模型的计算结果,我们发现多晶Co Fe薄膜具有单轴磁各向异性,其面内的磁化机制以一致转动为主。我们分别研究了Co Fe薄膜和Co Fe/Fe Rh异质结构的磁各向异性和磁化机制。单层Co Fe表现出二重对称磁各向异性。对于Co Fe/Fe Rh异质结构,无论Fe Rh处于AF或FM磁性状态时,由于界面交换耦合作用,其中Co Fe层均表现出面内四重磁各向异性,Fe Rh相变后磁各向异性对称轴发生45°的相移。因此,Co Fe/Fe Rh异质结构的磁化机制是畴壁形核与位移为主,相比较于单层Co Fe发生很大改变。另外,我们发现,Fe Rh层有序度的增加是其相变温度提高的关键,也是铁磁态Fe Rh的磁化强度随厚度增加的原因。此外,我们还在Mg O(001)单晶衬底上制备了10 nm厚的非晶Co Fe B薄膜,并分别以Cr和Fe层作为缓冲层探索Co Fe B/Ir Mn/Cr与Co Fe B/Ir Mn/Fe异质结构的外延生长。发现以Cr作为缓冲层,未能实现Ir Mn的外延生长。以Fe作为缓冲层时,Fe与Ir Mn都得到很好的外延生长,后又与非晶Co Fe B薄膜复合,形成交换偏置多层膜结构。我们在非晶Co Fe B层发现了三种磁滞回线:带有偏置的矩形磁滞回线、带有偏置的两边两步磁滞回线、非偏置的一边两步磁滞回线。由于界面耦合作用,非晶Co Fe B层与单晶Fe层表现出相似的四重对称磁各向异性,Co Fe B层的磁化方式也可以用畴壁形核与位移机制解释。
其他文献
当今的社会处于高速的发展过程中,无数顺应时代发展的技术也随之出现,量子信息技术在目前发展阶段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因此吸引了不计其数研究人员的目光,量子信息领域内的成果也是频频出现。目前各行各业、各种领域的科学技术以及实验方法在不断地完善与进步,相应地验证与探测方法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探针技术也相应发展起来。能当作探针的物质有很多种,并且探针的种类也是十分丰富的。当然每
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是集自旋、电荷、轨道和晶格等多个自由度相互耦合的强关联体系,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特性,如:在外加磁场下呈现出很强的磁电阻效应,即庞磁电阻效应(CMR),随温度变化的铁磁(FM)-顺磁(PM)相变,金属-绝缘体(MI)转变,以及光致磁化等,在磁存储、探测及传感器件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锰氧化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以及较高的居里温度,在复合多铁体系的研究和应用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
强关联的量子多体系统中有着丰富复杂的物理现象,如高温超导、巨磁电阻等效应,对未来科技有重要意义,吸引着大量物理学家探索其中,但其在理论理解和实验验证上都是个重大挑战。超冷费米气体作为一种实验室可制备的多体强关联体系,在研究量子多体现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分辨率的超冷原子原位成像技术为超冷原子气体实验提供了更加精确直观的调控手段,可以对原子气体进行单格点探测和操控,使得直接观测原子气体空间结构和磁
随着第一张黑洞照片的问世,对黑洞阴影的相关理论研究变得非常重要。在广义相对论的理论框架下,对于史瓦西黑洞,Synge首先计算了阴影的角半径,而后,Bardeen又第一个理论分析了旋转黑洞阴影的相关特征。但所有这些研究都是基于一个简单假设:光线沿类光测地线传播,并且不与任何物质发生相互作用。Perlick等人将这一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考虑等离子体的折射效应,解析计算了在不考虑等离子体内部压强的条件下
窄线宽非经典关联光子对以其独特的性质在量子信息处理领域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在光子上加载的纠缠态可选择的自由度有多种,其中包括偏振、轨道角动量、时间-频率等。在本文中,我们利用二维磁光阱冷原子系统作为制备窄线宽光子对的实验系统,通过内嵌电磁诱导透明效应的四波混频过程产生关联光子对,斯托克斯和反斯托克斯光子。其中我们以光子对中的斯托克斯光子作为触发信号,利用平衡零拍探测对产生的反斯托克斯光子的量子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图像边缘提取是数字图像处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图像数据量急剧增加,如何进行快速实时提取图像边缘已经成为边缘提取算法发展的一个瓶颈。量子计算具有存储性能好、并行计算速度快等优点,使得量子图像识别在图像处理问题上展现出巨大的优势。本文将针对图像边缘提取问题,利用量子信息理论,研究量子图像边缘提取算法,并分析其抗噪特性。本文首先回顾了在进行量子计算时
近年来,微磁学模拟成为了探究磁性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研究磁性材料的宏观磁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上,以及探究材料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调制型纳米线在信息存储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以及磁偶极相互作用对于磁性材料实际应用的影响,本文利用OOMMF微磁学软件对于调制型纳米线以及钴基非晶丝阵列进行了仿真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对于具有一个调制结构和两个调制结构的纳米线的研究表明,通过改变纳米
我国是牛肉生产和消费大国,但肉牛不足的问题突出。牦牛、犏牛和奶公牛可以作为牛源补充,但是其生产性能、养分利用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等差异还未有研究。因此本研究结合体内外试验,考察麦洼牦牛、中国荷斯坦奶公牛、犏牛(藏黄牛×麦洼牦牛)瘤胃发酵特性、甲烷(CH4)产量及瘤胃细菌和产甲烷菌组成差异,为不同品种(系)肉用牛科学饲养提供试验依据。试验一,不同品种(系)肉用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和产CH4的差异试验选用健
在城乡一体化格局下,伴随着人们对自然生活的追求,回归乡野成为人们的内心归宿。田园综合体应社会的需求而发展起来。本文选取了成都市“幸福田园”田园综合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田园综合体的相关资料、实地调研、专家意见调查等方法选取并确定了评价因子,依照定量的评价方法,参考景观美感评价的相关理论,建立了田园综合体景观美感评价体系。进一步通过专家意见法确定田园综合体景观美感评价指标权重,最后将构建好的景观美
高次谐波是强场领域的重要课题,是重要的极深紫外光源,是探测原子分子动力学以及获取分子结构信息的重要工具。本论文研究了氧气分子的高次谐波谱,将计算原子高次谐波的Lewenstein理论,推广到计算分子的高次谐波,采用强场近似,解薛定谔方程,获得偶极矩,进而获得与之平方成正比的高次谐波的强度。在获得偶极矩的对动量的积分运算中,采用了鞍点方法,根据不同的鞍点,将偶极矩分成了四项,对应经典的高次谐波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