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学是研究探讨人类发病病因、病理机制、治疗及预防等内容的专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具有不同体质的人。因此,研究人的体质是医学工作者不能忽视的问题。而重视和研究人的体质及其差异性,进而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更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它有利于丰富发展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以“辨体论治”带动中医诊疗体系的创新。体质学说经历代医家的不断阐发成为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辨别易感人群,调整改善体质状态,降低发病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是中医体质学说所要达到的“治未病”的最高境界。中医学认为,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是不同群体以及群体中的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等方面存在的人体个体性特征,这种个体性特征决定着人体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及其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不同个体在形态结构、脏腑功能以及神志活动方面之所以有差异,主要是由于精、气、血、津液的盛衰变化,因此精、气、血、津液可以作为评价体质的要素。阳虚体质就是人体阳气虚弱、失于温煦,以形寒肢冷等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体质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阳虚体质是最常见的体质类型之一,因此,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外对阳虚体质的研究较少,研究停留在文献整理和理论探讨上的较多,在实验研究及流行病学研究方面较少,原因可能是由于没有规范的判断标准。为此,为了改善其研究现状,推动阳虚体质研究的进程,当务之急是要制定规范的阳虚体质判断标准。我们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编号:2005CB523501)项目的研究思路和要求,采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在对中医体质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性地进行阳虚体质判断标准的研究,从而为阳虚体质判断标准的研究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同时研究了阳虚体质与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关系,目的在于了解阳虚体质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状况以及这些因素对阳虚体质形成的影响。论文内容包括中医体质的文献研究、中医体质分类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阳虚体质的相关研究三部分。文献研究:通过较为系统的文献整理,综述了古今医家对中医体质的概念、形成因素、分类及与病、证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医体质分类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通过对江苏、青海两地2532例中医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明确了两地人群的体质类型分布,调查结果显示9种体质类型中,平和质所占比例最大,江苏平和质占调查人群总数29.5%,青海占26.6%,江苏平和质所占百分比较青海大。而偏颇体质人群青海所占百分比较江苏大,比例分别达到了73.4%和70.5%。其中江苏地区阳虚质和气虚质分列第二、三位,湿热质、瘀血质、阴虚质分列第四、五、六位,气郁质、特禀质分列七、八位,痰湿质列第九位;青海地区阳虚质和气虚质分列第二、三位,阴虚质、瘀血质、痰湿质分列第四、五、六位,湿热质、气郁质、分列七、八位,特禀质列第九位。从两地体质类型的排列顺序看,阳虚质和气虚质都分列第二、三位;瘀血质都分列第五位;江苏的第四位是湿热质、青海的第四位是阴虚质;江苏的第六位是阴虚质、青海的第六位是痰湿质。在认识了两地排序在前5位的偏颇体质基础上,首次对偏颇体质形成的外在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不同的气候环境、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相关因素会影响或制约不同人群的体质。阳虚体质的相关研究:在论述了阳虚体质的概念、形成因素及与阳虚证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九种中医体质常见的128个特征表现、舌脉等信息进行了系统调查与统计分析,根据因子顺序和因子载荷系数的大小分主次,归纳出了阳虚体质类型的判断标准。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了阳虚质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之间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性别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女性阳虚质发生率高于男性,并就此结果探讨了其形成的原因。这一结论符合中医学对男女体质差异的认识,为阳虚质在不同性别发病趋向的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综上所述,阳虚体质是一种常见的体质类型,其形成受先天、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本课题进行的偏颇体质分布的流行病学调查,尤其是阳虚体质的对比研究及制定的阳虚体质判断标准,可为阳虚体质研究及其它体质类型的判断标准规范研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并对临床“辨体调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