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维数据分析规范颈性眩晕的中医辨证规律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nwenjun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目前呈逐步升高的趋势,且发病年龄越来越低,覆盖职业越来越广。颈性眩晕是属于颈椎病的一个综合征。在颈椎病的患者群中,占有相当一部分的比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因其简便、快捷、效果确切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辨证的规范化是中医药治疗规范化的前提。但目前中医对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 CV)辨证的多样,分型的不一致和不规范,临床报导疗效未能得到认同,可重复性差,影响着临床应用推广和疗效的进一步提高。2研究目的通过统计学理论对颈性眩晕的中医辨证标准、证候分布规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聚类分析,旨在抛砖引玉,为确立统一的颈性眩晕中医辨证标准和中医诊治规范奠定基础。3研究方法严格按照颈性眩晕的诊断标准入选病例,在广东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部选定颈性眩晕患者300例。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患者进行横断面观察,采集证候信息,填写颈性眩晕临床病例观察表,运用数据库及数理统计方法,以聚类分析为核心统计方法,构建证候诊断标准,探讨颈性眩晕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4研究结果颈性眩晕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结果:经四诊指标聚类分析,颈性眩晕患者可分为肝阳上亢兼肝肾阴虚、痰湿阻络兼脾肾阳虚、气血两虚及气滞血瘀4型。并初步确定了各证型的主证、次证。其中痰湿阻络兼脾肾阳虚证型所占比例最高,占43.67%;其次为肝阳上亢兼肝肾阴虚型,占32%;气血两虚型,占16.67%;以及气滞血瘀型,占7.67%。5结论本次研究探讨了颈性眩晕中医辨证标准、证候分布规律及其可能影响因素。中医证候四诊指标聚类结果提示:颈性眩晕患者分为肝阳上亢兼肝肾阴虚型、痰湿阻络兼脾肾阳虚型、气血两虚型及气滞血瘀型等4型。研究结果还提示痰湿阻络兼脾肾阳虚型占多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南方的气候影响因素,南方人的体质因素以及部分本研究存在的缺陷。本研究基于临床信息的采集,避免了主观分类的不足,同时运用理数统计等客观化的手段来探索颈性眩晕中医辨证标准、证候分布规律及其可能影响因素,为颈性眩晕中医辨证规范化的进一步多中心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采用香草醛、水杨醛和对羟基苯甲醛,以无水甲醇为溶剂,分别与盐酸羟胺反应,合成羟胺类Schiff碱配体,并用3种配体与乙酸铜(Ⅱ)合成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紫
目的评价毫针配合铍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4组均采用TDP照
目前,党和政府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强化和完善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投入大量的涉农项目资金,改善民生,解决农民生产
目的观察隔姜灸配合八珍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隔姜灸配合八珍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结果经过
近年来,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中,重视生态效益的陆河县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招商引资跟踪服务工作制度,创造了多个“陆河速度”,奠定了陆河产业
目的腧穴热敏灸治疗Bell’S面瘫的有效性及腧穴热敏化的规律探讨方法共纳入符合本研究标准的Bell’S面瘫患者60例,全部来自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采用PEMS3.1 for Windows“完
目的本课题是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系统的临床试验,观察针刺患侧中平单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旨在为该病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方法,为患者减轻痛苦,恢复关
研究目的中医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近年来,许多学者依据中国的医学理论研究本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治疗上立足于辨证论治,具有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的特点,但如何更好的提
根据“冬病夏治”的原则,采用伏天在背部肺俞、膈俞、肾俞贴敷哮喘膏的方法治疗哮喘。临床分组治疗观察117例,结果,虚寒型有效率为96%,痰热型有效率为84%,统计学处理提示,虚寒型与痰热型两组
研究背景:肺癌胸腔积液是肺癌晚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且增长迅速,不易控制,大量恶性胸腔积液甚至压迫心、肺及纵膈,引起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是使病人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