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匀介质人体通信信道建模与衰落特性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py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发展,与生物医疗相关的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人体区域通信作为一项新型的通信技术,是把人体本身作为信号传输的媒介,将植在人体体表或体内各种生物传感设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能够处理人体健康信息的体域网。人体通信信道建模是探索人体区域通信技术的前提,一个完善的人体信道模型对于研究信道传播特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非均匀介质模型的人体通信动态信道传播特性研究"(No.61403366),深圳市基础研究"用于穿戴式设备的人体通信动态信道传播机制的理论研究与建模分析"(No.JCYJ20140417113430695)相关课题,重点研究了多层非均匀介质人体信道建模及其衰落特性。全文内容安排如下:(1)基于时域有限差分的原理,建立包括皮肤、脂肪、肌肉、骨骼等多层非均匀介质人体计算模型,考虑人体组织复介电常数与频率的相关性,拟合了生物介质Debye模型。通过在人体体表、体内植入信号电极,研究1~100MHz频率范围体表—体表、体表—体内、体内—体表、体内—体内四种植入信道幅度传播特性,并设计了基于猪肉的信道衰减测量方案。最后,使用Balun隔离变换器探究了人体通信信道地电极的"共地"影响。(2)在头部植入发射信号电极,研究了脑机接口链路45MHz通信频率时人体体内、体表、周围附近相对电场强度分布,并分析激励源正弦波不同相位时刻体表电场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正弦波3MHz、45MHz、403.5MHz和2400MHz不同频率对人体电场分布影响。此外,还研究了头部—心脏、头部—手臂、头部—腿部脑机接口链路信道的幅度衰减和群延迟特性。(3)建立圆柱形人体手臂非均匀介质模型,包括前臂、关节及上臂部分,研究手臂弯曲0/180deg~150deg动态信道衰落,并设计基于人体的信道衰减测量方案,分析手臂弯曲角度,以及金属盒对信道传播信号遮挡影响。此外,在人体动态链路研究方面,本文建立了 32帧人体走路姿态模型,研究特定频率下,人体腹部—头部、腹部—手腕和腹部—脚踝的典型链路信道动态衰落特性。(4)研究实际人体通信系统性能相关的链路预算、通信距离、传输速率以及所需发射功率等问题。此外,介绍了实习单位参与研发的"人体通信图像传输系统"项目整体架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样机图像传输速率、信息误码率指标测试,人体通信系统实际图像传输效果比较理想。论文最后对全文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就以后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常见的、渐进性发展的、遗传性致盲眼病.发病率约1:4000.其病理结局是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变性、夜盲和进行性视野缺损而双眼盲.它呈高度遗传异质性,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电能生产和输配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网位于输电系统的终端,下接电力用户,是制约电力系统整体性能的重要环节。其中,10kV配电网由于线路长、覆盖广、设备数量庞大、环境因素多样等问题,智能化相对薄弱,其自动化建设无疑将成为智能电网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结合功能需求与行业标准,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内核的多功能分段开关控制
该实验由部分组成:1,采用携带质粒pDLBRBbarm的单一根癌农杆菌LBA4404和携带有质粒pCDMARGUS-NPT-Ⅱ的单一根癌农杆菌LBA4404分别转化模式植物烟草(NicotianatabacumL.)(Xanthi).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是两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它们通过严格控制代谢途径与运输过程,调节着其活性浓度、空间分布及两类激素的比例关系,它们与其它信号分子一起,通过
风力发电技术日益成熟,在我国风电呈现出大规模并网的形势,将众多风电机组汇集后分散接入电网。然而在风电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存在"弃风"现象,风电场满发时的发电量不能全部并入电网,即电网对风电场发电功率的接纳能力受限于联络线的传输容量,同时邻近的风电场出力之间表现出强相关性。若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将增加系统潮流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本文提出了一种计及风电出力相关性和电网接纳能力的概率潮流
杆状病毒作为环保型生物杀虫剂已经成功用于农、林、牧业害虫的防治,但对紫外线(Ultraviolet,UV)的敏感性严重制约了它们在更大规模的应用。杆状病毒的多角体膜是保持包涵体在
对银杏(Ginkgo bilobia L.)胚珠贮粉室的发育过程,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并对其间相关珠心细胞的生物化学、细胞化学和超微结构变化作了研究.在贮粉室的形态发生过程中
本文运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北方一季作农田非生长季土壤矿化氮的消长规律。本试验为中长期定位试验,试验地点在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旱地和水田各设三个不同的施肥处
该文介绍了诺卡氏菌型放线菌分类学研究进展,采用以分子分类、系统发育学分析、化学分类、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相结合的多相分类方法对8个放线菌保藏菌株和土壤新分离菌株
该研究采用纤毛虫的定性、定量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鲍鱼培育的三个阶段--育苗、稚鲍培育、养成及其取水海区(红海湾近岸)水环境的浮游和周丛纤毛虫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和密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