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来江苏省人口空间格局与演化机理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ginJav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从人口密度空间格局、人口城市化空间格局、空间关联性分析、不均衡性和重心迁移分析以及人口偏移增长分析等角度,选取1990年、2000年和2010年3个时间断面,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分析了1990年以来江苏省人口空间格局的基本特征与演变趋势。基于研究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探讨了江苏省人口空间格局变动的演化机理和驱动机制,并对未来江苏人口格局的发展态势做一初步判断,并将江苏省未来人口格局划分为4个方阵。结果表明:江苏省人口密度有“南高北低”的空间特征,人口密度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基于江苏省现状人口城市化的四种类型,将人口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划分为南部区、中部区和北部区。江苏省的人口分布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关联,长江沿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环太湖地区形成空间人口密度高的集聚区;在苏北平原形成人口密度低的集聚区;随着时间的推移,集聚趋势在不断增强。苏北各市辖区因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苏北其他县域较高,使得人口不断向这里聚集,从而与周围地区形成高低集聚;处于高高区域和低低区域过渡地带的县域因受发达地区的辐射较小,与周围地区形成低高集聚。江苏省人口密度高值区呈现明显的沿江化、沿海化和环湖化。在总体格局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落入高高集聚区的县域单元数量先不变后减少,落入低低集聚区的县域单元数量不断增加。江苏省人口分布不均衡性显著,且不均衡趋势不断加强,江苏省人口重心逐渐向省域东南方向迁移。近20年来江苏省人口增长速度有所提升,苏南和苏北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加快,集聚人口能力增强,而苏中地区人口集聚能力减弱。影响江苏省人口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体现在5个方面:历史发展基础,社会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自然增长,区域发展政策。苏南和苏中地区的人口增长主要表现为机械增长而苏北地区则表现为人口的自然增长。基于上述研究结论,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成果为各级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介绍富士交流伺服电机在机械手上的应用,采用三菱FX3UPLC作为控制器,实现对伺服电机的位置控制。通过对机械手的硬件结构和控制软件的设计,说明关键元件的连接关系和运用细节
海岛是指四面环海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海岛包括有居民海岛和无居民海岛。海岛作为海上的陆地,其土地资源,不仅包括海岛岛陆部分,也包括潮间带部分。海岛及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发展的大事,粮食产量的变化关系到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因而在现今的形势下,粮食安全也越来越被专家所关注。而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一种是依靠扩大播种面
“铁道学会”就其分布来说,全国性学会有中国铁道学会,挂靠在铁道部;省级学会除西藏和台湾地区以外,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铁道学会,并且分别挂靠所在地区的铁路局或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新要求。坚持“三个代表” ,既是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和根本指导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把“三
学位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全党工作大局和市委工作中心,突出特色,注重质量,切实加强上报信息工作,主要做法是:一、认真落实信息报送责任1.领导高度重视。我市领导历来高度重视上
经过20年发展,尤其是在过去6年时间里,依托股权分置改革和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我国资本市场潜在功能加速释放,内在稳定机制、自我发展能力长足进步,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提高
江泽民同志指出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领导干部必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要形成 ,而且要牢固树立 ,做到能经得起任何困难、风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