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西太平洋海山区超微型浮游生物和浮游病毒的生态分布特点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热带西太平洋海山区(雅浦、马里亚纳、卡罗琳和麦哲伦海山)超微型浮游生物(超微型自养浮游生物:聚球藻、原绿球藻、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异养原核生物:低核酸和高核酸含量异养原核生物)和浮游病毒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影响其分布的可能因素。分别对冬季(雅浦海山)、春季(马里亚纳海山)、夏季(卡罗琳海山)、秋季(卡罗琳海山)超微型浮游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聚球藻的丰度范围在0-3.64×103 cells m L-1,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原绿球藻在四个季节均是丰度最高的超微型自养浮游生物,丰度范围在0.07-176.25×103 cells m L-1,季节变化为冬季>夏季>春季>秋季。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丰度范围在0-5.78×103 cells m L-1,季节变化与原绿球藻一致,冬季>夏季>春季>秋季。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丰度远低于其它超微型自养浮游生物,丰度范围在0-1.14×103cells m L-1,季节分布趋势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异养原核生物是丰度最高的超微型浮游生物,丰度范围在0.58-7.32×105 cells m L-1,季节变化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低核酸和高核酸含量异养原核生物的丰度范围分别在0.09-3.16×105cells m L-1和0.41-5.20×105 cells m L-1,二者的季节变化趋势与总异养原核生物一致。超微型浮游生物各类群的垂直分布模式都与叶绿素a荧光值有关。聚球藻丰度的高值出现在叶绿素最大值层(DCM层)以浅,冬季高值区最浅(100 m以浅),春、夏和秋季较深(130 m以浅)。原绿球藻和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高值区在DCM层附近,冬季最浅(30 m-130 m水层),秋季最深(100 m-150 m水层)。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和异养原核生物(低核酸和高核酸含量异养原核生物)分布范围较广,表层至DCM层丰度较高;冬季高值区最浅(均为100 m以浅),秋季最深(微型真核浮游生物:150 m以浅,异养原核生物:175 m以浅)。在超微型自养浮游生物中,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在DCM层以浅占优势;原绿球藻的生物量在DCM层附近占优势。在异养原核生物中,高核酸含量异养原核生物的生物量所占比例高于低核酸含量异养原核生物。超微型自养浮游生物分布没有明显的“海山效应”;低核酸含量异养原核生物所占比例在卡罗琳海山附近升高,意味着海山的存在可能会对异养原核生物亚群的比例产生影响。冗余分析发现超微型浮游生物(除原绿球藻和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与温度、盐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营养盐呈负相关关系,表明超微型浮游生物的季节变化与环境因子(温度、盐度和营养盐)的季节差异有关。对麦哲伦海山(17.2-17.6°N,152.5-155.5°E)和马里亚纳海山(11.1-11.5°N,139.1-139.6°E)超微型浮游生物的分布进行了调查。超微型自养浮游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在马里亚纳海山高于麦哲伦海山;而异养原核生物的分布正好相反。超微型浮游生物(除聚球藻外)的高值区在麦哲伦海山均深于马里亚纳海山。马里亚纳海山超微型自养浮游生物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是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和原绿球藻,而麦哲伦海山主要为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和原绿球藻。两座海山超微型浮游生物分布的差异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此外海山类型也会对超微型浮游生物的分布造成影响。将流式细胞仪405 nm紫色激光的侧向散射光代替传统使用的488 nm蓝色激光,极大提高了其检测浮游病毒的精确度和分辨率,并将此技术应用到海山区浮游病毒的检测。在热带西太平洋卡罗琳(浅海山)和麦哲伦(深海山)海山进行了浮游病毒研究。卡罗琳海山总浮游病毒的丰度范围在0.51-21.11×106个m L-1,平均值为5.37±3.75×106个m L-1;麦哲伦海山总浮游病毒的丰度范围在0.31-13.01×106个m L-1,平均值为4.99±3.26×106个m L-1。卡罗琳海山总浮游病毒丰度高于麦哲伦海山。垂直分布上,卡罗琳海山浮游病毒的高值区浅于麦哲伦海山。卡罗琳和麦哲伦海山都检测到3至4个具有相似的侧向散射光、不同荧光强度的病毒亚群。本研究发现浮游病毒的亚群在DCM层上下有明显的深度相关的分布模式。表层至DCM层,可观察到4个病毒亚群,分别为低荧光病毒(LFV)、2个中荧光病毒(MFV-a和MFV-b)、高荧光病毒(HFV);DCM层至底层,中荧光病毒仅观察到1个亚群,即只有3个病毒亚群。在整个水体中,两座海山均是低荧光病毒在总浮游病毒丰度最高,中荧光病毒次之,高荧光病毒丰度最低;但在卡罗琳海山75 m-150 m水层,中荧光病毒丰度高于低荧光病毒。两座海山浮游病毒与异养原核生物的比值(VPR)的垂直分布趋势一致,随水深增加,VPR值逐渐增大。海山的地形地貌对浮游病毒的分布有明显影响。在卡罗琳海山,海山站浮游病毒丰度较高,次表层最大值相对较浅,形成了浮游病毒分布的“海山效应”。浅海山与海流的相互作用将深层营养盐输送到真光层内,此外海山沉积物中的病毒也可以通过再悬浮进入水体,二者共同维持了海山站相对较高的浮游病毒丰度。麦哲伦海山浮游病毒的分布没有明显的“海山效应”,可能是由于深海山对环境因子的影响以及海山沉积物中病毒的再悬浮均未到达真光层内,没有对浮游病毒分布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剧毒卡尔藻(Karlodinium veneficum)是一种全球分布并产生毒素的有害藻华原因种,其有害藻华已经通过产生卡罗毒素在世界各地造成了很多鱼类的死亡。剧毒卡尔藻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突出的繁殖能力与其多样化的生存策略是紧密相关的。本论文利用多种方法研究了剧毒卡尔藻的三种具有重要意义的生存策略,即毒性(对动物而言)、化感作用(对共存浮游植物而言)、和混合营养(主要是吞噬营养),以研究它们的作用机
病毒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只能在生物的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的非细胞生物,可以感染地球上所有类型的细胞生物。在海洋生境中病毒普遍存在且丰度极高,绝大多数以原核生物为宿主。病毒是海洋微食物网中重要的一环,对地球碳、氮循环有着显著影响。通过裂解宿主,病毒可将原核生物量转化为可溶性有机质重新被原核生物利用,使其无法进入更高的营养级。这一由病毒诱导的有机质流的改变被称为“病毒回路”。此外,病毒对原核生物群落结构、
浮游动物是海洋浮游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生物量水平和类群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碳循环的输出效率。南海北部海域是中尺度涡的高发区域,中尺度涡对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围绕南海北部陆坡海域进行了春季、夏季和秋季3个季节航次的采样,通过浮游动物图像扫描ZooScan系统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水平、粒径和类群结构,结合物理水文、化学和生物参数讨论了影响南海北部陆坡浮游动物的因
天然产物因其新颖的化学结构和多样的生物活性在新药研发中被赋予独特的地位。深海(>1000 m)通常具有高压、无光等环境特点,局部具有冷泉、热液等极端环境,深海微生物具有与深海环境相适应的独特遗传背景和代谢途径,蕴含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资源,具有独特的生物功能。本论文从不同海域和水深的深海沉积物及动物样品中分离获得137株真菌,经小试培养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结合化学和生物学指标以及文献调研,最终选取4
海洋大型底栖动物(Marine Macrozoobenthos)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口邻近海域受到复杂的自然环境和剧烈的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属于生态敏感区域,研究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变化对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稳定均有重要意义。另外,长江口邻近海域时常发生季节性的氧亏损事件,但目前少有针对该海域轻度氧亏损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影响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以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为
平端深海偏顶蛤(Gigantidas platifrons曾用名:Bathymodiolus platifrons)是西北太平洋常见的深海大型化能营养生物,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贻贝科、深海偏顶蛤亚科。在冲绳海槽的多处热液区,日本相模湾的冷泉区,以及我国南海冷泉区等多个还原性生境中均有其广泛分布,是这些热液/冷泉生态系统中优势的大型生物。平端深海偏顶蛤的最显著特点是以体内共生菌化能合成的有机物
近二十年来,水母类在全球多个海域出现暴发现象,暴发的数量和频率都呈增加态势。由于水母种群数量增长迅速,并且对食物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水母对海洋食物网的影响非常大。其暴发危害着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母种类之一,在我国长江以北海域广泛分布,是我国近海经常暴发的灾害水母种类之一。为了调查沙海蜇在中国近海浮游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地位,了
真核微生物包括原生生物和单细胞真菌,有关其生物多样性和地理分布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并存在巨大争议。相较水体,海洋沉积物中孕育了更为丰富多样的真核微生物群落,然而由于方法学的局限,对海洋底栖真核微生物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的研究十分稀少,对其在海洋沉积物中的多样性分布格局尚缺乏认知。本论文针对如下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环境条件、纬度梯度和水深梯度等如何影响海洋沉积物中真核微生物多样性和分布。本文首先研究了
近年来水母暴发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对滨海旅游业、渔业、沿岸工业和海洋生态系统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引起广泛关注。水母暴发受到理化环境和生物环境的综合控制,前人对理化环境的研究较多,而对生物环境的研究相对较少。钵水母纲水母生活史比较复杂,具有典型的世代交替特性,包含有性的浮游型水母体阶段和无性的底栖水螅体阶段,碟状体是两种世代进行交替的转换环节,水螅体阶段和碟状体阶段统称为幼体阶段。水螅体的数量及
海草是一种在全球温带和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海洋被子植物,海草床与红树林、珊瑚礁生态系统并称为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川蔓草(Ruppia spp.)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滨海、瀉湖、盐沼地等浅水水域中的海草,承担着栖息地构建与水体-沉积物环境调节等重要生态功能。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加剧,包括川蔓草在内的众多海草在世界范围内正已惊人速度衰退。本研究调查了我国温带地区川蔓草属分布现状